2003年7月,微软2004财年开始时,微软(中国)公司升格为Top Seven,即微软全球最受重视、最有优先权的七家子公司之一,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可以越级向总部直接汇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骏对微软的感情与日俱增。这种感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他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写到:"微软是一家全球最好的公司,以后也一定还是最好的公司,我们都应该庆幸我们是其中的一员。即使哪天也还会离开,但我们都曾经拥有过,这就够了。"
微软10年,唐骏的业绩和收获与日俱增,但是,另一种烦恼也在与日俱增地袭扰着他。唐骏发现,对于总部来说,他永远是公司战略的执行者,而无法成为制定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不过,这是一层玻璃做的天花板,看似没有隔阂,其实咫尺天涯。
而直接向总部汇报,势必造成他和微软大中华区的摩擦。任何时候,"公司政治"里,放权与收权都是很难处理的管理矛盾。当公司需要你没有顾虑地开拓市场的时候,会很信任你,在很多问题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豁达地放权。但是,局面基本稳定后,公司就会将你狂飙突进中遗留的问题当作把柄,顺势收权。
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在立下赫赫战功后都面临两种选择:在巅峰状态功成身退,还是褪色后被渐渐遗忘? 狂飙突进的猛将在和平时期往往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看清楚了市场,却忽略了总部对区域的控制欲望。区域市场做大做强,是一把双刃剑:占有市场的同时,总部也希望派人,通过"削藩"实现对区域的控制。但这不是唐骏所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帅们喜欢的游戏。 然而,总部如果不玩这样的游戏,还叫总部吗?
6月初,微软全球组织架构开始调整。自上而下的调整,将微软新政的力量,由微软总部一波一波地传递到亚太区、大中华区,最后到中国区。
7月初,微软亚太区总裁罗迈克调离微软亚太区。微软韩国公司总裁、日本公司总裁阿多亲市正式离职,罗迈克出任微软日本公司总裁。
虽然唐骏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在此次调整之列,但是,无风不起浪,已经有媒体发出这样的声音。
"某一天,如果一定要我离开微软(中国)去微软的其他地方,我宁愿辞职。"这是唐骏在2003年初说过的一句话,没想到一语成谶。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