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向陈永正交了底。陈永正不可能没有察觉到唐骏的退意,上任后他和唐骏谈过几次,提出各种方式挽留唐骏,但是局面不是陈永正和唐骏能够改变的,甚至也不是微软总部能够改变的。
微软变革的战车一旦驱动,就只能往前,不达目的不罢休,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让它停下来。而唐骏也是这样一个人,一旦决心已定,四头牛都拉不回来。
很多真正熟悉唐骏的人都说:"唐骏是很单纯的人,像个大孩子。"也许唐骏有些理想化。但正是这种理想化,让他愿意放弃很多常人不舍得放弃的东西,走到今天。
陈永正非常理解唐骏的心情。他找到唐骏谈了两次,第一次是挽留唐骏:"唐,留下来,我们一起把它做大。"唐骏微笑着推辞了。看得出来,微笑的后面是难言的苦涩。
第二次,他找到唐骏,开始考虑如何给唐骏一次完美的谢幕。
唐骏想起了大学时代看过两遍的卓别林的《舞台生涯》,他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就是这么奇怪,仿佛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
"即使你觉得你的戏还没有演完,新的演员已经代替你成为主角了,这里的忧郁就象卓别林所演的《舞台生涯》中那些老演员的心情:苦涩而又不无欣慰,黯然而又稍觉轻松;另一方面,我们又感到高贵,因为我们可以体面、庄严地退场,因为我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给新来者腾出了地方"。何怀宏先生在他翻译的马可o奥勒留《沉思录》序言里,曾经谈到这种谢幕。
但是,唐骏永远相信,过去不可得,来日尚可追。这就是深深隐藏在唐骏内心的动力和成功的密码。他相信未来的命运在自己手中。他相信,有的时候,我们遇见了红灯,只是需要暂时的停顿,或绕道而行。
现在,唐骏要做的,是把告别过去的舞台,当作未来的序幕。 唐骏虽抱憾离去,但对于唐骏的业绩,微软内部仍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对唐骏离开的"善后"工作,微软可谓颇费心机。毕竟,唐骏不是因业绩不佳,也不是因管理不力而离开微软。微软绝对不希望被人理解为"卸磨杀驴"。
刀枪入库,闲置的将帅反而成为一道难题。
微软终于找到一个恰当的方法,给了唐骏一个至高无上的名分。这让唐骏非常惊讶,也彻底治愈了他的伤感。
2004年2月3日下午,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在给全体员工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无论是在产品开发和产品服务支持方面,还是在努力扩大微软在中国的业务方面,骏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鉴于他的成功业绩,公司决定授予唐骏"微软(中国)公司荣誉总裁"称号。请大家和我一起恭喜他获得了如此高的肯定,并祝愿他在新的领域里取得成功。"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