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穿着一袭青色的粗布长袍,头上戴着一顶褐色的道冠,束着发髻,正是太乙门的掌教真人张云瑞,今年已有一千三百五十余岁。
当林致远的目光盯着张云瑞的道冠,额头处便发热得厉害,目光移往其它地方,额头处便没热得那么厉害了。
张云瑞似乎感应到林致远的目光,朝他点头微微一笑,笑容很温和,眼神温润如玉。
林致远一惊,忙低下头,不敢再看。他惊的不是张云瑞发现他的目光,他惊的是额头又发热了。
林致远回忆了一下,他的额头处有过三次发热很厉害的现象,第一次是盯着镇脉鼎时,第二次是盯着经阁守门老者的发簪时,第三次就是盯着张云瑞的道冠时。也就是说,他额头里的东西对这三件东西都有感应。
可是,镇脉鼎,发簪,还有道冠,这三种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镇脉鼎镇压着整个星球的地脉灵气,可以说是太乙门的至宝。而那发簪,听那看门老者的语气,似乎也是什么了不得的宝贝。至于张云瑞头上的道冠,更是了不得,据说是太乙门每一代掌门人都戴过的,可以说是掌门之位传承的信物。
这三件东西都是很厉害的宝物,额头处的东西对它们有感应,是不是说,额头里藏着的东西,对所有宝物都有感应呢?
林致远砰然心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可就发了。利用这奇特的探宝能力,说不定他就可以在某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找出一些尘封已久,不见天日的宝物。
想着,便要去做试验,不过此时长老正讲道,如果冒然离开,得罪人不说,还错失了一次闻道的机缘。
林致远调匀体内气息,定下心来,专心将长老所说的东西记下。
过了许久,长老讲完,又道:“此次讲道已毕,筑基期以下的弟子,可速速离开,勿作逗留。筑基期以上的弟子,若有疑问,可留下,吾为尔等一一解答。”
筑基期以下的弟子,境界没到,冒然听筑基期以后的法理,很容易影响心境,对修行很是不利。林致远知道其中道理,便起身离开了。
他先是回居住处打坐,将长老所说的内容回忆一遍,确认没有忘记了,这才出门,循着太乙门的九座主峰行走,就像游人逛景点似的,希望能找出一些宝物。
倒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些好东西,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宝物,只是这些非常难取到罢了。
第一件,是三清大殿太上老君像下的盗版太极图,当林致远盯着那太极图看,额头就热的厉害。
第二件却在太乙门九大主峰的北面山峰,峰顶上有一个禁止门人出入的园子,园子里长有一棵百丈高的巨松树,树上隐约藏有什么东西,林致远在远处盯着那树看,额头也热得厉害。
第三件就更厉害了,那是在一府很偏僻的侧峰发现的,那侧峰上有云,建有一座飘在云上的府邸,林致远不知那是谁的洞府,但盯着那里看,额头热得最厉害。
一连逛了大半个月,林致远将周围能逛的地方都逛了个遍,跟踩地盘似的,却没再发现能让额头发热的宝物。显然是额头里的东西眼界太高了,看不起别的好东西。
至于那三件奇宝,林致远有自知之明,却是没敢打主意。
于是,又回到自己居住修炼。过得几天,觉得此地实在不方便,便搬离外门弟子聚居之处,到稍远的地方,找了座无人的山头,自行伐木搭庐独居。
他现在是“引气期”的修真者,建一木舍是轻而易举,不过半天功夫就搞定。
此后,他就在这里定居,每日引气修炼,每隔十天半月,就去找些吃的东西回来堆放。毕竟他还没能辟谷。
如此,便是半年时间过去了。林致远全身上下的毛孔,基本上都能吸收天地灵气了。却有一件令他尴尬不已的事,便是那百会|茓,至今仍未贯通。因为他每次向百会|茓输入的先天真气一旦过多,那神秘的力量就会出现,自行护住百会|茓,将他的先天真气给赶出来。
双方交锋了数次,每次都是林致远的先天真气败退。而且更令他郁闷的是,从前两个月开始,那神秘力量似乎被他惹烦了,干脆耍赖,一直就蹲在百会|茓里,团团护住,至今也不肯离去。
整整两个月时间,林致远的先天真气都无法进出百会|茓了,而且看情形,那神似力量似乎还赖上瘾了,颇有点在那里安居乐业的打算,也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肯离开百会|茓,更不知要到什么时侯,他才有机会打通那|茓位。
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起码林致远发现,他的百会|茓现在每天都在变强,他对天地灵气的感应,随着百会|茓的强大,也渐渐地增强。
所以,他无心再去突破百会|茓,每天除了修炼五系基础法术,便只有小心翼翼地引来极少量的天地灵气,慢慢拓宽自己体内的经脉。
拓宽经脉的方式与拓宽丹田的方法相差无几。如果把人体比作大山,把经脉比作隧道,把丹田比作洞窟,那天地灵气就是开山zha药。把zha药引入山中,然后引爆,就能拓宽隧道和洞窟了。
“引气期”的修真者,经脉和丹田的坚韧度已达到一个极致,使用先天真气无法再拓宽经脉丹田,而天地灵气又太爆烈,每次拓宽丹田和经脉,总会产生一定的内伤,往往耗费不少时日,用先天真气温养修复经脉和丹田,并不断加固,然后才能再次拓宽。
所以每次开拓经脉丹田,总须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能保证不留下隐患,免得对日后修行不利。
由于花费时间太多,所以大多数修真者是不去拓宽经脉的,只开拓丹田。省下时间去熟悉天地灵气,当修为从“引气初期”晋入“引气后期”,丹田也基本开拓得差不多了。
但林致远的丹田已没有继续开拓的必要,而且他发现,经脉越宽,先天真气运行得越快,也越容易吸收天地灵气。
按理来说,此时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加快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等到“粹灵期”,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越快,粹炼本命灵气的速度岂不是更快?以他那变态的丹田,到时侯将能容纳何等庞大的“本命灵气”?
于是,他每天都坚持引来天地灵气煅炼强化经脉,然后才找时间去修炼法术。
这天,林致远站在一座无人山峰顶上,四周林木青葱,雾气环绕,水属性灵气极为丰沛。
“聚!”
林致远轻喝一声,方圆百丈内的雾气和天地灵气迅速朝他掌心聚去,周围形成了一股狂烈的罡风。
眨眼间,他掌心浮起一团拳头大的水球,球中波光粼粼,映出异样的淡蓝色光彩。
林致远握住水球,手一抖,挥出一道拳头粗的水柱,水柱长达百丈,如同一条长鞭,狂烈地抖动着。
只轻轻一挥,百丈水鞭横扫,周围的几人合抱粗巨树就被拦腰打断。轰隆隆声中,水鞭如狂蛇翻转,一圈圈地旋着,将一棵棵大树扫下。
片晌,方圆百丈便是一片空旷,地面倒满了树干枝叶。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