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就像一个微型社会,每天都有俗世的悲欢美丑在上演。
门诊病人来源多而杂,唐晓风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社会层次的病人。
上午十一点半,看病的人已寥寥无几,停歇下来的医护们聚集在诊室外的回廊上闲聊。
秋阳自玻璃屋顶照进候诊大厅及回廊上,暖阳下的医护像涂了一层金粉的蜡人,迎着光亮的眼睛像两颗剔透的褐琥珀。
大半天的劳碌早已令人饥肠辘辘,饥劳交加的医护们都失去了玩笑的兴致,慵懒地伏在栏杆上感受暖阳的温煦。
正当大家沉浸在暖阳的温煦中的时候,一名妇女牵着一周身烫伤得一塌糊涂的小女孩从长廊那端疾步走来。
小女孩的上身一丝不挂,瘦弱的身躯在秋凉里瑟瑟发抖。陪孩子就诊的妇人可能不是孩子的母亲。所以,孩子也不敢放声哭泣,只是瘪着嘴怯怯生生地低声抽泣。
小病人的整个躯干及双上肢都被烫得水泡潦潦,有些地方的皮肤已大片脱落,淡黄|色的渗出液顺着体位往下滴淌。
原来,小女孩在幼儿园吃午饭时不慎打翻盛满热汤水的锑桶,整一桶热汤自孩子头上倾倒而下。
由于带班老师缺乏急救常识,孩子被烫后不是立即予大量冷水降温,而是直接将孩子的衣服生生扒下。使得烫伤的部位被连皮带衣的拔扯下来,以至孩子的整个躯干已无巴掌大的完整肌肤了。被撕脱皮肤的患处露出一片片生生地红嫩肉。
这幅惨烈,让唐晓风的心一阵阵挛缩。
“唐晓风,你到药房借支湿润烧伤膏给她先涂上!”外科医生容曼莉看了小病人一眼,便嘱唐晓风到药房借药给小孩涂上。
唐晓风带孩子及其老师到换药室上药。
唐晓风一边给小孩上药一边与老师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
得知孩子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孩子的父母均为进城的农民,靠贩些蔬菜为生。
不过还好,孩子入园的时候父母为她交了医疗保险。
唐晓风心想“孩子的烫伤面积大,程度深,治疗时间相对长。孩子在校意外遭难受苦,家长定对学校定有微词。倘孩子带药回家自用,家里的卫生条件差,感染起来不仅是孩子受折磨,而且医院也被扯进这无谓的纠纷之中。况且孩子已经买了保险,理应享受住院险。所以,住院治疗于孩子,于学校,于医院都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为了使孩能子接受更好地治疗,也为了避免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唐晓风建议老师让孩子住院治疗。
老师思疑一会儿,便接受唐晓风的建议。
唐晓风来到外科诊室向容曼丽反映了病人的情况,容曼莉已经为小病人开好门诊注射的静脉点滴药,听唐晓风这么一说非常不悦,将手里的处方重重地压在办公桌上:“想住就住呗!”
唐晓风将小病人送入烧伤外科住院治疗。
一路上,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唐晓风怀里。
来到病房,当班护士已为病人准备好床单位。
安置好小病人,唐晓风要走了,小女孩紧紧抓住她的手不肯放:“姐姐,不要走!姐姐,抱我!不要走!”看着孩子伤心可怜的样子,唐晓风的喉头不由哽咽起来。
今天,烧伤病人还真多。
下午,刚上班,换药室里就传来容曼莉尖厉的喊声:“唐晓风,快拿杯开水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