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浴火重生西路军 > 第六十章 延安会议

第六十章 延安会议

各位,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历史背景,冰雪在本章引用了一千八百字的数据资料,所以,本章是五千字左右有兴趣的就看看,没兴趣直接跳过』谢!

下午五点多钟,延安凤凰山西北四公里外的王家坪,北院司令部宽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人声鼎沸

陈昌奉带着警卫员们在坐了半屋子领导将领的缝隙里穿梭着给大家添水倒茶

初到延安的中国**此时条件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中央领导大多分散居住在凤凰山麓的周围院落里,有事临时召集人员

只有需要隐蔽保密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搬到这个离城市比较远的山沟里办公,这里原来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东北军撤出延安时跟着去了西安

今天在延安的**六届五次全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聚集在一起商讨根据地面临的新形势会议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人们仍然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河西的最新消息

在这里请允许冰雪占一些篇幅介绍一下六大因为六大的展脉络对我们了解这个时期党内形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中可以叹一叹战争环境的残酷幼年时期党的幼稚无奈,看一看革命热情下的鱼龙混杂风云激荡后的大浪淘沙,数一数逝去的英烈离去的萧索幸存的­精­华

六大历时16年零1o个月,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诞生后,任职时间最长的一届中央委员会年6月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有142人代表着全国4万多名党员参加≡产生起因战事频繁长征抗日的影响,中间只召开过七次全会,产生了几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有的牺牲了有的犯错误了有的被肃反了有的悄悄离去,有的叛变投敌……领导层变化频繁,人员进进出出,到了延安后才相对稳定下来

抗战爆以后,高级­干­部分散在全国各地,加之斗争形势复杂多变,中央更是没有­精­力组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一直到1945年4月日军败局已定,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基本形成以后才召开了七大

六届一中全会在共产国际主导下选举产生的领导层: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向忠苏兆征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

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

中央委员会委员23名:杨福涛顾顺章向忠彭湃徐锡根卢福坦李涤生张金保苏兆征关向应罗登贤**杨殷周恩来李源蔡和森项英任弼时余茂怀瞿秋白李立三张国焘王藻文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3名:徐兰芝王风飞王灼刘坚予唐宏经史文彬李子芬周秀珠甘卓棠邓中夏夏文法罗章龙王仲一

1928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增补徐兰芝王风飞王灼唐宏经为中央委员

1929年6月25日~3o日在上嘿开六届二中全会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开除王藻文中央委员和开除王仲一候补中央委员的决定补选恽代英等为中央委员

193o年9月24日~28日在上嘿开六届三中全会(扩大)全会增补温裕成李维汉邓陈郁徐炳根贺昌文治等7人为中央委员,增补朱德陈云陈潭秋林育英(张浩)袁炳辉王克全黄平恽代英等8人为中央候补委员

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为向忠周恩来瞿秋白,政治局委员为向忠周恩来瞿秋白项英张国焘关向应李立三,政治局候补委员为李维汉徐锡根卢福坦罗登贤温裕成**顾顺章

193o年1o月3日政治局二次会议在上嘿开,决定瞿秋白不再担任政治局常委,增补徐锡根为政治局常委

1931年1月7日在上嘿开六届四中全会(扩大)全会撤销了李维汉贺昌2人的中央委员职务;增选王明博古(秦邦宪)**陈云王克全韩连会沈先定徐畏三黄甦等9人为中央委员,增补沈泽民夏曦曾炳春王荩仁等4人为中央候补委员

决定设立**中央总书记,由向忠担任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为向忠周恩来张国焘王明(2月补入),政治局委员为向忠周恩来张国焘王明项英卢福坦徐锡根任弼时陈郁蔡和森(2月恢复),政治局候补委员为关向应罗登贤**温裕成顾顺章**王克全

不久,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把反对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克全,中央委员王风飞徐兰芝张金保唐宏经韩连会,中央候补委员史文彬,开除中央并把中央候补委员罗章龙开除出党

1931年6月,王克全因分裂顾顺章因叛变温裕成因贪污向忠因叛变被开除中央委员会,共产国际的中国事务负责人米夫指定**中央由王明代理总书记,政治局常委为卢福坦王明周恩来**张闻天

1931年9月,王明随米夫赴苏联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为博古(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博古(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并指定负责人为博古(秦邦宪),秘书长为柯庆施,组织部长为康生,宣传部长为张闻天;增补张闻天康生为中央委员,李竹声为中央候补委员

1934年1月15日-1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决定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周恩来项英为常委,秦邦宪为总书记,秘书长邓颖,组织部长李维汉,宣传部长张闻天,军委主席朱德

政治局委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项英王明陈云康生任弼时张国焘朱德**顾作霖,政治局候补委员有**朱德关向应邓何克全(凯丰)

全会补选王稼祥何克全朱德顾作霖方志敏为中央委员,增选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李维汉孔原为中央候补委员

1934年1o月,中央红军撤离瑞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17日遵义会议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增补李维汉为中央委员会后,2月5日,由张闻天替换秦邦宪总负责中央工作

1936年1o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汇集到了陕北,在保安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总书记为张闻天,政治局常委为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秦邦宪,政治局委员为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朱德任弼时张国焘**王稼祥何克全邓,增补彭德怀为中央委员

12月,成立了23人组成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刘伯承为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总参谋长,王稼祥为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副主任

此刻在延安的政治局委员张闻天**朱德王稼祥**张国焘任弼时何克全军委委员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邓老贺龙关向应萧克郭洪涛王维舟张云逸徐海东等人正在研究西安与河西的局势

会议一开始,王稼祥就通报了周恩来从西安来的密电

西安事变后群龙无的东北军终于酿成惨祸,1937年2月2日,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斤孙鸣九等人杀死了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

血案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o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旅长高福源,东北军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

中央获知消息后,立即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再度赶往西安进行调解

周恩来等一到西安立即走访双方主要人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了大量劝解说服工作∨学良指定的总指挥杨虎城也出面调解,经过多方做工作,流血冲突已被制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