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新宋燕云2 > 第31章 一夜大雪风喧豗(4)

第31章 一夜大雪风喧豗(4)

“请太后放心,天明之前,罪臣必能平定叛乱!”高太后既然已来到福宁殿,便证明她并非幕后主谋,这已令石越放了一半的心;她说出“失去两个儿子”的话,便是说明她已经猜到谁是幕后主谋,亦是向石越与向皇后表明她不会袒护雍王。

有了高太后这番表态,己方胜算大增。这禁中在高太后未来之前,与一个大陷阱无异,除了少数班直与内侍,人人都可能是敌人。但现在却不大相同,除了叛逆的皇城司外,其余的班直与内侍,即使一时弄不清形势而心存观望,但至少已经不再是敌人,甚至一变成为可以倚赖的力量。

他正在心里重新盘算着哪些班直侍卫可以调动平叛,却见李向安急急忙忙走进来,禀道:“守义侯叫奴才来禀报太后、圣人、石相公,叛兵已至垂拱殿,贼人势大,乞太后下旨,保慈宫班直、内侍,亦一体归守义侯指挥。”

石越心头一震,怎的来得这么快?!如此一来,派遣使者召集班直侍卫的打算却只能做罢了。有无援兵,只能全靠那些班直侍卫头领的判断。

“只须能平乱,一切依他。”高太后那里已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又道:“李舜举是带兵的老将,亦可去助守义侯一臂之力。”

3.

雍王府。

时间刚过三更,这夜的风雪越来越大,几欲有将天地填埋之势。悬挂在雍王府外着的几盏孤灯,不是已在风中湮灭,便是摇摇欲灭,黯淡无光。三重台阶上的朱红大门紧紧关闭着,唯有府中不知何处的院落之中,还有隐隐的笑语声伴着管弦乐声传出,让人恍惚觉得,这朱红大门隔绝的世界之中,还有着与凄凉风雪绝然无关的旖旎风光。

一骑快马风驰而至。一个内侍几乎是跌跌撞撞的滚下马来,还不及爬起身,却又被台阶边的另一个庞然巨物绊倒,大概是为了明日的灯节所搭建的灯架,还未及完成便因这越来越大的风雪而提前停止,下面大半部份都已为风雪掩埋,连大体形状都已经看不出来。

但那个内侍似亦无心去查看那是什么东西,便连滚带爬的奔近大门,一把勾住门环,不顾一切的“呯呯”敲起来。仿佛雍王府内,早有人在等待他的到来,在这么大风雪中,他才敲得两三下,门“呀”的一声,打开一条缝来。那内侍低声说了句什么,便被人引进王府,大门随即便又被匆匆关上,竟连那内侍的坐骑,亦无人去照管。

“大王,官家……已经大行了!”

内侍带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消息。也不知是寒冷还是紧张,在禀报这个消息时,内侍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么大的风雪夜里,冒雪赶至雍王府,他的嘴­唇­都已冻得发白。

然而他抬起头来,却看到雍王竟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是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一般。他心下更加焦急,伏在地上,又催促道:“押……班差小人来,……请大王火速进宫,以定人心。”

但赵颢依然没有说话,竟似出了神一般。

这当然不是因为感到震惊,此事本是预料中事,赵颢甚至一直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他也早已做了周密的准备。这些个晚上,他几乎没有召唤任何一个宠姬侍寝,甚至在就寝时都是和衣而睡,为的便是在急变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他以为早已准备万全,但没料到,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居然觉得拿不定主意了。

这也并非他的心里还顾念着手足之情,对那个一贯友爱的兄长的逝去感到悲痛,而是莫名其妙的就觉得准备不足:一个汴京罕见的风雪夜,灯节即将开始的前夕,一场足以改变他整个家族与人生的大变故就如此到来了!虽说是应约而至,但对于即将面临剧变的人而言,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被那种世事无常的命运感所震动。

“大王!”赵颢的沉默让这个心急如焚的内侍,越发的激切,“大王要火速进宫!”他恨不能爬起来,拉着赵颢的袖子就走。他是石得一的心腹,知道今晚的事情,关系着他的身家­性­命。但是,他也知道面前这个雍王,不日之后,便将是他的新主子。无论如何,他都不敢无礼。

赵颢终于警醒过来,他连忙以镇定的声音安抚这个忧心仲仲的内侍,心里却依然拿不定主意,此时进宫,是否最适当的时机?进宫会不会有危险?他环视左右,却发觉李昌济未至,没住在王府的吕渊更不可能这么快赶来。

“怎的这么慢?”他烦躁的催问着心腹僮仆,在房子里反反复复的走来走去。角落里的座钟每一根指针的走动,都显得那么的缓慢。“快,再派人去请!”

便在赵颢心麻如乱的时候,李昌济终于匆匆忙忙赶来。他跨进屋中的第一句话,便是:“请大王速速进宫。”

但赵颢依然有些迟疑:“然吕……”

他才说了两个字,李昌济已察觉到他心中的迟疑,立刻顿足打断了他,“吕公子那厢,贫道自会派人知会,此刻时机宝贵,不能有顷刻耽误,请大王速率王府亲从入宫,早一刻见到太后,便能早一刻到福宁殿,以定大局,免生变数。”他看到赵颢的表情依然没有下定决心,不等他说话,便又断然道:“大王,今夜之事,惟有令太后亲眼见着大王,才会顾念呣子之情。更何况,若是众将士迟迟见不着大王,只恐人心涣散,后果将不堪设想!贫道来之前已经龟卜,封象大吉,大王不可再有迟疑。”

“大王不至,人心难安!请大王随小人进宫。”那报信的内侍,这一次终于连贯顺畅的讲出话来,跟李昌济一起催促着这个突然间变得优柔寡断的雍王。

李昌济最了解赵颢的心思,又道:“大王一去,贫道立时亲自去找吕公子,与他一道率宫外归附的班直侍卫,自东华门进宫与大王会合,如此可保万无一失。大王,切不再犹豫,否则违逆天意,祸不旋踵。”

到了这时,赵颢才咬咬牙,下定决心,不再犹豫,向李昌济拱手一礼,带着托付意味的郑重说道:“孤便马上进宫。其余之事,便拜托仙长!”

三更二点左右,雍王府的大门忽然再度打开,二十多名白袍男子牵着马鱼贯而出,在门外上马,由一个内侍引着,冒着风雪,朝皇宫方向急驰而去。

三更刚过,开封府。

“爹爹节哀,请速更衣,赶紧进宫罢!”

“进宫?”韩忠彦望了一眼门外,中使已经回宫缴旨去了。他这时候才觉得胸口一阵阵闷痛,他想起皇帝对韩家的恩德,眼睛不由得又湿润了。还不到举哀之时!韩忠彦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他起身抬起手来,用衣袖抹了抹眼泪,望着儿子韩治,反问道:“我此时进宫何为?”

韩治一时愣住了,他明明刚刚听到他父亲口里说“遵旨”的,而皇后的口谕,亦是召韩忠彦即刻进宫。

“禁中自有相公们主持。”韩忠彦轻描淡写的说道,但却已令韩治惊讶得将口张得老大——这言外之意,不是要违旨么?!其实倘是别人抗旨不遵,倒也不值得韩治多惊讶,但说出这句话的,却是他父亲!

一贯被人讥为除了长相类他祖父韩琦以外,实则样样不如祖父的父亲!在韩治的记忆中,从未有过父亲违逆上意的记忆。父亲该不是悲痛过甚,迷了心智罢?韩治狐疑地望了韩忠彦一眼。这个时候,任何举措失当,连累的将是整个家族……

韩忠彦却没有去留意儿子的神态,又对一个亲信家人吩咐道:“韩平,你去从家人中挑出四十名壮勇习武之士,全部要河北乡人,换了素衣,备好佩刀、弓箭、马匹,休要耽搁!”

“是。”韩平欠身答应了,亦不多问,便转身离去。

韩治却听得更加胆颤心惊,但韩家乃是世家大族,家中规矩甚严,他有再多的疑问,亦不敢多问;然若不问,却终不心安。眼见着父亲便要进去换衣服,韩治急中生智,鼓起勇气,大声道:“爹爹,让孩儿也一道去罢!”

韩忠彦似有点诧异的回头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只默默点了点头,便朝里间走去。

天-堂t!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