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八,宜嫁娶。
别院中,所有人都没怎么睡好,天不亮便纷纷起来忙碌。
红嫁衣,金凤冠,点红妆。
每一道程序,细致,精细,有条不紊。
离梓茹任由她的侍女摆布,离母在一旁帮忙打点,而离父已早早被接入宫中听封去了。
她一边为女儿妆点打扮,一边泪眼婆娑,看着眼前装扮一新的可人儿,似喜若悲的赞道,“我儿真是漂亮。”
离梓茹伸出笼在大红嫁衣袖中的芊芊玉手,安慰的拍了拍她的手,“娘,女儿一定好好的,你请安心。”
离母含泪点点头,强忍着将女儿搂入怀中痛苦的情绪,替她扶了扶凤冠上的珠钗,理了理衣襟,轻轻回拍着他的手说,“你只要好好的,娘就安心了。”
不待多说,喜娘的叫喊声已从院中传来,“迎亲的仪仗来了,新娘子准备好没,不要误了吉时,快。”掀起帘子闯了进来,瞧见装扮一新的离梓茹坐在铜镜前,“盖头呢?快快带上,可耽误不得。”
杜芫拿着龙凤呈祥的红盖头,打算为主子带上,却被离母伸手接过,“我来吧。”
她低头再次审视女儿的妆容,在她的一再要求下,让她去掉了易容,她的女儿走到哪都应该是瞩目的焦点,无需遮遮掩掩。此时,映在她的眼中,便是女儿的眉眼如画,丹唇皓齿,可比画中仙子。只愿上苍能佑我娇儿,展开的红盖头轻轻罩在凤冠之上,遮掩住那一貌倾城。
离梓冉尚且年幼,离梓茹不愿累他,让乔二背其上轿,离梓冉乘马相随,离母先行去往王府。
八抬大轿、仪仗开道、花轿送亲、鼓乐前导、铜乐齐鸣,极为隆重nAd1(
那蜿蜒数里、浩浩荡荡的嫁妆队伍,吸引、刺激着城中百姓,纷纷前来围观,争相瞭望,被维持秩序的护卫拦在外围。
入冬的寒风穿过轿帘,惹得盖头摇曳。
离梓茹沉浸在一片喧嚣中,前世今生,整整四十八年,死生之间,从未细想过出嫁时情景。而今,坐在这雕工绝伦、美轮美奂的檀木大花轿上,听着路人的惊呼赞美,没有喜悦,没有惶恐,没有憧憬,冥冥之间,似乎一切已经注定,她只是在注定的命运中,切切实实的留下自己的足迹。
“快快,王妃到了,快去通知里面做好准备。”不远处,传来喧哗之声。
队伍慢慢停了下来,喜娘牵引着离梓茹下轿,在炮竹震天中,跨进王府大门。
一系列的仪式完成,一行人方才入了王府大殿明德殿,此时,大殿之上已是高朋满座,钟鼓和鸣。
吴王,一身大红喜服,头戴簪上花和胜的幞头,其下是棱角分明的脸庞,透着冷俊,笔挺的脊背有着几分孤清,却又盛气凌人,乌黑深邃透着锐利的黑眸,凝视着那被人拥簇着缓缓走来的玲珑身姿,面无表情的接过花绳,由喜人引进殿中。
在喜人一声声唱和下,吴王和离梓茹完成了从陌生人到夫妻的转变,再被喜人送入了新房。
离梓茹安坐在床沿边,两对龙凤呈祥的红烛正燃烧着,静谧的房中,身旁是陌生男子缓缓的呼气声。
皆是沉默。
一阵窸窸窣窣的衣物摩擦,开门关门的声,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离梓茹稍稍松了口气,看来,无论经历过多少,无论对这场婚姻是多么的不在意,第一次成婚,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紧张nAd2(
吱呀~
房门被推开,有人走了进来,张口就解释道,“小姐,吴王去招待客人了。听说太子和六王爷都来了,正在前殿贺喜在。我就拉着杜若过来,看看小姐你有什么需要不?”来人正是知风杜若她们俩。
离梓茹抬手掀开盖头,晶莹剔透的脸在烛光映衬下,泛着光,惹得两人瞬间失神。
回神之时,离梓茹已坐于桌前,吃起来糕点,被折腾了一天,饿的够呛,圣人都受不了。知风却是惊呼道,“小姐,你怎么能自己摘下盖头。”
一旁杜若已经将盖头拿了过来,“主子,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就忍忍,不然会不吉利的。”说着就要替她重新盖上。
看着她们如此紧张,笑着摆摆手,“吴王来了,再戴不迟,今天真的有点饿,体谅一下你们主子吧。”
两人只能无奈同意,想着今天到现在主子的确滴水未进,知风提议道,“主子,那我给你望风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