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韩馥因献帝被董卓挟持,便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刘虞却不肯被袁绍利用。董卓趁机封同在幽州的公孙瓒为前将军,公孙瓒起兵攻打刘虞,刘虞不是公孙瓒的对手,逃往居庸关。公孙瓒紧追不舍,攻下了居庸关,将刘虞给拘押起来,董卓派亲信段训前去调停,实际上想让公孙瓒杀了刘虞。果然,段训一到幽州,公孙瓒就动手杀了刘虞。
朱铉不清楚公孙瓒、刘虞之事,孙坚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当年公孙瓒*辽西乌丸丘力居,渔阳郡人张纯煽动附近的乌丸、鲜卑部族支持丘力居作乱。公孙瓒虽屡次获胜,还俘虏了乌丸贪至王,但最终还是不能抵挡张纯、丘力居的进攻,青州、徐州、幽州、冀州都被劫掠。
朝廷没有办法,请出了刘虞来做幽州牧。因为刘虞以前做过幽州刺史,乌丸、鲜卑各部都很信服他。果然,刘虞一到幽州,丘力居等人就派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归降,刘虞要丘力居将张范的首级献来,并礼送丘力居的使者返回。公孙瓒害怕刘虞立下大功,自己以后无法在幽州立足,就派骑兵在路上暗杀丘力居的使者,被察觉了,丘力居的使者乘隙从小道返回刘虞处,刘虞上表朝廷免除幽州各地的驻军,只保留了公孙瓒的步骑兵一万人。
后来,汉献帝被迫去了长安,一直想回到洛阳,当时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长安任侍中,就让刘和偷跑出武关去找刘虞来救驾。没成想,刘和跑到半路,遇到了袁术,袁术也想利用刘虞来帮自己成大事,就骗刘和写信告诉刘虞营救天子的事情,刘虞派了数千骑兵去袁术处听刘和调遣,同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孙瓒,公孙瓒也派堂弟公孙越率领一千多骑兵去帮忙。但是,公孙越到了袁术处,表示公孙瓒愿与袁术结盟,并叫袁术秘密扣押刘和,控制了刘虞派来的几千人。刘虞的部队见不到刘和,只得听命于袁术,后来打听到是公孙瓒暗中叫袁术将刘和藏起来了,便派人回去禀告刘虞,二人之间的仇恨越来越深。
刘和后来从袁术处逃出,一路北上,又被袁绍给扣留了。这兄弟两个是同样的心思,就是要控制刘虞。当然,袁绍的做法比袁术高明多了,他表面上与刘和称兄道弟,视为知己,却一再找各种理由阻止刘和离开。
朱铉也甚是关心北边的事情,追问朱隽:“刘虞死后,幽州的情况怎么样了?乌丸、鲜卑各部是否有异动?”
朱隽面色凝重,叹道:“刘虞死后,公孙瓒一强独大,骄纵自矜,对人只记得罪之处而忘却他人的善行,被他陷害致死的人很多。刘虞从事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起兵为刘虞复仇,鲜卑、乌丸各部纷纷派出兵马相助又推举燕国的阎柔为乌丸司马,斩杀了公孙瓒设立的渔阳太守邹丹。公孙瓒率军*,阎柔等人退败到幽州与冀州交界处,刘和向韩馥、袁绍借了些兵马,与阎柔等人会合。阎柔、鲜于辅一致推举刘和为幽州刺史,鲜卑、乌丸各部纷纷承认刘和的地位,举兵袭杀了段训。公孙瓒不得已,留下田楷继续与刘和、阎柔作战,自己向西征讨乌丸、鲜卑各部。”
孙坚愤然起身:“公孙瓒为一己之私乱了北方,现在我们应该支持刘和重掌幽州,刘虞的恩威犹在,刘和必能稳定住幽州的局势。”朱隽遂说:“我也正是如此想的。公孙瓒作乱后,辽东的公孙度自立为王,公然割据一方不受朝廷节制。虽然高句丽等番邦仍然臣服于公孙度,但长此以往,我大汉不但会失去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更有可能会被高句丽、鲜卑、乌丸蚕食我东北各州郡。”
朱铉急道:“这么说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铲除公孙瓒,而后稳定幽州、辽东局势,否则将会被胡人和异族乱我中华!”朱隽点点头,哀叹:“何尝不是如此!可是刘和根本没有能力对抗公孙瓒,现在北方唯一能打败公孙瓒的就是韩馥和袁绍。但这两人正在冀州明争暗斗,无暇北顾!”
说到这里,三人都陷入长长地深思,朱铉就扶着朱隽和孙坚一起来到帐外。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再有晚风吹拂,朱铉登时觉得清醒了不少,转头对朱隽、孙坚说:“现在是天下大乱、刀兵四起,我们只有尽快打败董卓,迎接献帝返回洛阳,这样才能稳住局势,那时各方诸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为所欲为了,边患自然消除!”朱铉第一次感觉到大汉皇帝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也许自己当初真的错了,是否应该采取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消除朝政的弊端。
天下大乱后,看到的是更多的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是整个社会的更加动荡,是更多的无辜百姓死于非命,是更多的良田变成荒野,还有那些原本臣服的异族频频妄动,这难道就是自己与陈平期盼已久的乱世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个英雄到底在哪里?如果没有英雄出世,何不再把汉献帝推上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呢!
想到此,朱铉不禁长啸一声:“苍天在上,我朱铉定要恢复汉室江山,还我大汉太平盛世!”朱隽、孙坚皆大惊,以为朱铉喝醉了,怎么突然如此激动。不过朱隽倒是很高兴,一直以来他甚是怀疑朱铉的忠心,现在朱铉竟然能如此说,总算是放心了。
孙坚从旁劝道:“我等已经夺取洛阳,现在就召集各地诸侯前来会合。长安虽有关山之险,只要万众一心,必然可以收复。”朱隽摇头:“恐怕没有这么容易,该来的都来了,不愿意来的多求无意!曹操若能跨过虎牢,也许大事能成。”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