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见朱隽如此问,笑曰:“一道函谷关,便将战国诸侯挡在了三秦之外数百年。当年六国联军数度败于函谷关下,倚仗的正是函谷关和崤山天险。函谷关内秦中平原,经商鞅变法和郑国修渠,乃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董卓内有挟天子号令天下之威,更兼粮草充足,奇关险隘相阻。莫说我们这几万人,就是几十万人也不见得能势如破竹般攻入长安去。董卓的亲信大将,率领他麾下的精锐军队在河内等地驻防,一旦情势有变,便可东西夹击,将我等碾为粉末。再看看关外的这些所谓‘英雄们’,心不同力不协,只顾争抢地盘扩充实力,就靠他们根本成不了大事。”
朱铉忙说:“先生忘了吗?还有曹操的十万大军在虎牢关外呢!他虽工于心计,但也有几分大丈夫的气概,只要我们合兵一处,也未必不能成就大事。”
刘晔一听,不禁大笑起来:“我说两位朱大人,曹操那也叫十万雄兵?为何在进攻荥阳前没有这么多人,一旦拿下敖仓就有如此多的人踊跃参军,那不过是些来讨饭吃的普通百姓而已!”
朱铉低头想想,刘晔说的甚有道理,但仍不甘心:“不管怎么说,这是十万人,再者许褚、典韦等人确是勇冠三军,荀彧、程昱更是难得一觅的谋才,曹操拿下虎牢关应该不成问题。”刘晔见朱铉如此夸奖荀彧、程昱等人,脸色微微一变,朱铉没有仔细留意到刘晔脸色的变化,只顾追问:“先生看曹操还要几天能到洛阳?”
刘晔孑然一笑,揶揄朱铉:“那么将军又打算用多少天来筹集这十数万大军的粮草呢?”这一问,把朱铉和朱隽都给问倒了。是啊,洛阳地区百里无人烟,都是在靠鲁阳的袁术接济。若曹操再到,拿什么来供应如此许多人,更别说要与董卓对峙了。
刘晔继续取笑道:“将军别着急,只要给曹公准备万余人的粮草就够了。”朱铉更加不解,遂问:“怎么说?”刘晔冷哼一声:“其他的自然是死的死、逃的逃了呗!”朱隽、朱铉面面相觑,真被刘晔给说蒙了。
朱铉有些不高兴的对刘晔说:“先生此言,在下实在不能苟同。徐荣、李儒虽然非泛泛之辈,但后无援军又无粮草为继,再者曹公风骨极硬,是位难得一见的英雄,我们再出兵相助,绝对可以击溃徐荣、李儒。”
刘晔还是摇头:“怕就怕曹操性情决绝一意孤行,必然会轻军冒进。徐荣、李儒处境艰难,部下属众定会决死一战,那时就大难临头了。”
朱隽百战之将,心中将刘晔之言反复思谋,一拍大腿:“吾儿速速前去接应曹操,迟则生变!”朱铉见朱隽都如此说,心知大事不好,赶紧起身去命张逸、马文成整军,随时待命出发。
临行时,朱隽又嘱咐朱铉:“若能击破徐荣,便叫曹操精简部众,有三万人足矣!”朱铉也请朱隽向孙坚言明,自己接应了曹操便还。
当下马文成率领探马营在前,朱铉、张逸、刘晔、驺俊与鲲鹏骑在后,带足了干粮,昼夜兼程驰往虎牢关。不料在半道上,便听探马营回报,曹操大军崩溃,横尸遍地血流成河。朱铉大惊,命马文成探查清楚再来回报。
过了一日,马文成又报,徐荣、李儒假意撤退,曹操遂领军冲关,然后只留下蔡阳、史涣率领少量兵士守关,自己带大队人马追赶徐荣。不成想在大坯山遇到埋伏,曹操抵挡不住,只得领军回撤,到得虎牢关前,才发觉李儒早已又重夺了虎牢。
原来,李儒与徐荣计议,董卓西逃长安,徐荣、李儒前后受敌,没有援军、粮草,只有速战方能全身而退。李儒知道曹操现今必然轻敌,此时若退出虎牢关,曹操肯定会全力来追,便与徐荣兵分两路。徐荣在大坯山设伏,李儒等曹操过去后,便率军攻城。二人撤走时早已在关内暗埋伏兵,见李儒攻城,都从秘道中钻出,打开城门放李儒军进关。蔡阳、史涣事发突然,根本约束不住手下的乱兵,便被李儒重夺虎牢关,蔡阳力战而死,史涣多处负伤,仓皇逃出去追赶曹操。
曹操手下的部众,正如刘晔所言,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任何战力可言,值此大败更是雪上加霜,被徐荣军杀散大半,斩首三万有余,另有万余人投降,亦被徐荣活埋,曹操只带了几千人,在许褚、典韦保护下拼死抵抗。
马文成正是碰上了一路狂奔的史涣,才知道了这个消息。史涣逃出虎牢关后,本是要去找曹操,但曹操已然被围,只得从小路奔往洛阳,来找孙坚、朱铉求救。
朱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便催促全军即刻驰援曹操。刘晔上前拉住朱铉:“将军此刻不能去救曹操!”朱铉急的两眼冒火:“先生料事如神在下知道了,但你我不可意气用事,坏了大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刘晔赶紧说:“我非是不愿意救曹操,只是现在咱们兵少,徐荣军新胜,即使与曹公合兵一处也不是对手!”朱铉没了脾气,问道:“那依先生的意思该怎么办?”
刘晔眼望虎牢方向言道:“‘围魏救赵’,直奔虎牢!”朱铉立时明白了刘晔的意思,先夺下虎牢关,徐荣军必然要回援,那时再派人通知曹操,自己带人埋伏于徐荣的归途,两相夹击便可大败徐荣,再不济也可退守虎牢,使徐荣军无处所依,那时徐荣只有投降了。
朱铉就命马文成率人先行叩关,自己带领鲲鹏骑随后跟进,史涣亦随在马文成军中。到得虎牢关前,马文成派人乔装西凉军诈开城门,探马营随后杀入关内。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