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居积的陶朱公,人人羡慕,但是看他变姓名游江湖,其心理恐怕有几分像是挟巨资逃往国外作寓公,离乡背井的,多少有一点不自在。所以一个人尽管贪财,不可无履。无冻馁之忧,有安全之感,能罢手时且罢手,大可不必“人为财死”而后已,陶朱公还算是聪明的。
钱,要花出去,才发生作用。穷人手头不裕,为了住顾不得衣,为了衣顾不得食,为了食谈不到娱乐,有时候几个孩子同时需要买新鞋,会把父母急得冒冷汗!贫穷到这个地步,一个钱也不能妄用,只有牛衣对位的分。小康之家用钱大有伸缩余地,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有人爱买书,有人爱买衣裳,有人爱度周末,各随所好。把钱集中用在一点上,便可比较容易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至于豪富之家,挥金如土,未必是福,穷奢极欲,乐极生悲,如果我们举例说明,则近似幸灾乐祸,不提也罢。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泰蒙,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也吃尽了世态炎凉的苦头,他最了解金钱的性质,他认识了金钱的本来面目,钱是人类的公娼!与其像泰蒙那样疯狂而死,不如早些疏散资财,做些有益之事,清清白白,赤祼祼来去无牵挂。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文学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祖籍浙江,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研究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任大学教授。曾主编过《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等刊物。1949年6月赴台。著作甚丰,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槐园梦忆》等,并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心香一瓣】
金钱是什么?人应该如何看待物质财富?梁实秋先生在文中给我们作了精辟而又生动的阐述。
钱是身外之物,本无善恶,应该成为人类的奴隶而非主人。但很多人却视钱如命,聚财无度,不择手段,甚至上演了一幕幕悲剧。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只有用之有道,才能实现钱的真正价值。财富,应该被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应被捧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成为欺压、剥削别人的工具。
..。 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