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魏晋风流 > 2007-1-4下午

2007-1-4下午

王戎:那李子是苦的(1)

面对面

姓名:王戎,字浚冲

生卒: (234─305)

籍贯: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职务:司徒。

家庭主要成员:

父亲:王浑;母亲:未知;配偶:未知;儿子:王万

特长或贡献:钻李核。打算盘。算命(曾预测钟会叛乱并最终失败。也曾认定其族兄王敦叛乱);与老婆通力合作贡献一个成语:卿卿我我。

­操­行评语:吝啬是吝啬者的通行证。

王戎:那李子是苦的

在竹林七贤中,王戎最小,属于年轻有为的后备­干­部,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与另外六人在嵇康的山阳寓所开“派对”的资格,估计是因为他太聪慧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神童。

王戎三岁那年的元宵节晚上,家人带着王戎去看花灯。大街小巷,到处挂着式样­精­巧的花灯。但看灯的人太多,王戎竟然与家人走丢了,有一个陌生人把他背了起来,若换别的孩子,早吓得又哭又叫了,只见王戎把自己小辫上的红头绳解下来,悄悄系在人贩子的帽子上,到了另一条街上,王戎大喊起来,快捉住坏蛋,那人贩子吓坏了,扔了王戎就没命地往人群里跑了。王戎对闻迅赶来的110巡警说:贼的帽子上有根红头绳。

王戎被送回家时,那个人贩子也被捉住了。

在王戎六七岁时,魏明帝把去了牙的老虎放在一开阔地,让众人观看,众皆大惊失­色­,只有王戎面不改­色­心不跳。

还有一次,他与一群小孩在路边嬉戏,见一棵李树结有很多果子,别的小孩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呢,他嘿嘿一笑说,摘什么摘呀,李树在路边,果实却很多,那李子肯定是苦的。那人不信,摘了一个尝尝,果然苦得能把舌头吐出来。

王戎还有一个让人“啧啧”称奇之处,那就是双目可以放电,我怀疑他晚上看书都不用点灯,如果哪个姑娘见了他,怕也走不了三步。最奇怪的是他的双眼可以与太阳对视,仿佛那太阳原本就是他的亲戚,早就认识,且有血缘关系。

还有一次,王戎和裴楷一起拜访钟会,和钟会打了个照面就走了。有人就问钟会:这两个小娃娃怎么样?钟会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20年后,这两个青年应该成为吏部尚书。”这话不会不传到王戎的耳朵里吧,恐怕从小他就立下了要当吏部尚书的志愿。结果也真如钟会所言,他和裴楷一起成为西晋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首都洛阳任尚书郎,与阮籍玩得不错,但两人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幸好王戎与阮籍相谈甚欢,以至于老阮对王浑不无幽默地说,与你聊还不如与你儿子聊。

说这话的时候,王戎才15岁,若搁现在,也就是初中生。倘或那时再有QQ或MSN什么的,估计王戎坐于斗室之中,就能把阮大爷给聊晕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王戎加入七人集团,阮籍应该是他的入团介绍人。

王戎很有胆量,这从他小时候不惧虎就看出来了,后来在征战东吴的战争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他,屡立战功,官至尚书令,获得大量财产。

但,王戎仍不满足,每天晚上还和老婆一起用自制的牙筹(一种古老算盘)在灯下算来算去,挖空心思地盘算着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发麻,现代人所追求的这种境界,人家王戎早就体验了。

王戎与老婆越数越高兴,不知发了哪根神经,他媳­妇­就发嗲,忍不住对王戎叫起“卿”来。诸位,古时候这“卿”可不是随便叫的,只有长辈对晚辈才可以用这种略显亲昵的称呼。还有一回,也不知是数钱数高兴还是Zuo爱来Gao潮了,王戎老婆——姑且叫她张小菊吧——又对王戎发起嗲来,张口“卿”,闭口“卿”,“卿”得王戎的脸再也绷不住了。

王戎不得不很认真地说:“小菊同志,请严肃一点,你不能叫我为卿,差了辈份的事咱可不能做。”

王戎:那李子是苦的(2)

嗨,兴头上的张小菊哪吃这一套,索兴抱住王戎的脖子,并用樱桃般的小嘴,“啪啪啪啪”地在王戎腮帮子上盖了几个印章:“小样,正因为我亲卿爱卿,所以才称卿为卿。我不对称卿,谁该对卿称卿”!王戎一想,说得有理。从此就听任小菊对他“卿”来“卿”去了。现在有个成语“卿卿我我”也正是滥觞于此。

王戎在家里奈何张小菊不得,在外面可是风光无限。

别看他身材短小,不注重外表威仪。但因为特别善于清谈,在名士聚会时,王戎常常能发起最有意思的话题,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有一回,朝中名士到洛水开个笔会,会议结束后,有人问当时与会的帅哥王济,那天有什么重要话题,王济激动地说:“张华同志纵论《史记》《汉书》,裴楷评论前贤的言行,都很有意思。但王戎谈论张良和季札的往事,超然玄着,最吸引人了。”

名士们之间,也经常打趣斗嘴,这就需要敏捷的思维和口才。有一次,阮籍等人在竹林聚会,王戎迟到了,阮籍就挖苦道:“你这个俗物,又来扫我们的兴了!”

王戎也不省油的灯,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反击道:“你们这帮家伙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吧。”

从这两句对白可以看出,王戎在“竹林七贤”中有点“另类”,其实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王戎祖籍山东,王氏一族在当地是有名望的大家族,王戎的祖父在曹魏时期就被封为贞陵亭侯。王戎的族辈中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人称“八王”,掌控着西晋、东晋的政坛。“八王”与同为山西名族的裴氏“八裴”并称,两家还结上了亲家,王戎的女儿就嫁到了裴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的王戎,当然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不是一直混迹于竹林中喝得烂醉如泥。

父亲死后,王戎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当上了相国掾(宰相的秘书)。此后,王戎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后来他因为挪用公款修建自家的宅院,按照当时的法律应当免官,最后他花钱买平安,总算摆平了此事。

不久,晋武帝就把王戎调任豫州刺史,并加建威将军,带兵伐吴。西晋伐吴,是一次筹备、策划已久的成功战争,王戎躬逢其盛,便也尽心尽力。他派部下罗尚、刘乔为前锋,进攻武昌,吴国的将官们闻风而降。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王戎运气只能这样好了。他大摇大摆地进军到长江边,又有一支吴军投降。王戎未费吹灰之力,就拿了两枚沉甸甸的军功章。

战争结束后,受封为安丰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