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嫁做商人妇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祸起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祸起

原致亭额头上的伤虽不重,可也要养几天才能好,在他养伤期间,原牧青没上门,也没打发人过来看望一下受伤的老父亲,这让原致亭有些难过。

原牧白、程心妍和原牧红比起原牧青来,就孝顺的多了。原牧白早晚两次去请安,程心妍和原牧红早中晚过去问候,两人的区别在于呆的时间长短不同,程心妍呆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告辞,原牧红一般是半个时辰。

原致亭记挂着店里的生意,伤刚一好,就出门去店子里。

店门紧闭!

已是辰时三刻,为什么还不开店?伙计去哪里了?牧青去哪里了?出什么事了?

原致亭急忙向隔壁的老板打听,这一打听,差点气得昏厥过去。原牧青在四天前把店子转让,玉器贱卖给了别人,伙计师傅全部遣散。

原致亭怒气冲冲地去找原牧青算帐,从皮氏口里知道原牧青从前天出去就没回来,脸­色­变得更难看了,瞪着皮氏,嘴角颤抖的厉害。

“老太爷,您呀,先别生气。牧青他不是出去惹是生非,他是出门去外地跟人谈生意去了,过几天就回。”皮氏笑盈盈地上前扶原致亭坐下,“老太爷,牧青如今长进了,他现在在跟蒋家的五少爷一起做生意,是笔大买卖。”

“蒋家?哪个蒋家?”原致亭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哎哟,老太爷,这临安城还能有那个蒋家有这能力做这么大的生意,就是蒋满福家呀!。”皮氏回身接过婢女送上来的热茶,奉给原致亭。

“牧青是什么时候跟蒋家老五搅在一起的?”原致亭脸­色­本来就不好,这下更加­阴­沉。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意?”原致亭脸上忧­色­无法掩饰,这蒋家是城中最大的粮商,在全国各地皆有店铺,是个财大气粗的主。只是蒋满福是个笑面虎,当面称兄道弟,背后落井下石,做生意的手段­阴­毒,无所不用其极的铲除了许多想和他抢生意的商家,没有人愿意与蒋家做生意,怕被他算计,落得血本无归,就连官府轻易也不敢招惹他。

“具体做什么牧青没告诉我,只说是大生意,一定赚钱。”皮氏对原牧青信心十足,洋洋得意地道。

原致亭看了皮氏一眼,问道:“店子转让的事,你可知道?”

“知道,牧青跟我说过,他说店子没生意,一直在亏钱,还如转出去,把银子收回来,另找赚钱门路。”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商量?你们是不是全当我死了?”原致亭把茶杯往桌上重重地一放,愤怒地问道。

“老太爷,您怎么说这样晦气的话,我们怎么会这么想呢,牧青对老太爷可是很孝顺的。他这么做,也是不想老太爷您­操­心。”皮氏陪笑道。

原致亭冷哼一声,起身边往外走,边道:“那个孽障回来,叫他马上来见我。”

“老太爷,就快午时了,您留在这里吃了午饭再走吧!”皮氏跟在他身后道。

原致亭不理会她,头也不回的出了门。回到东篱居,午饭都没用,就打发人去叫程心妍。

程心妍刚给小原祯洗完澡,还没吃饭,就径直去见他,欠身行礼,“爹。”

“牧青把店子转让的事,你知不知道?”原致亭直截了当地问道。

“二老爷把店子转让了?”程心妍惊讶地问道。

“你真的不知道?”原致亭盯着程心妍,想从她脸上看出异样来。

“爹,媳­妇­这些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在家带祯儿,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原牧青转让店子的事,程心妍一开始是不知道,后来知道了,有些幸灾乐祸,原致亭为了帮衬原牧青,又是借银子,又是找路子,还常出言贬低原牧白,说原牧白愚笨,现在他寄予厚望的原牧青才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枉费他费了那么大的劲。

“牧白回来就没跟你提过?”原致亭还是不信,继续问道。

“相公很少跟我说外面的事。”程心妍撒谎撒到底。

原致亭冷笑道:“牧白事事都跟你商量,他不会不告诉你这件事的,是你教他瞒着我的,不让我知道的对不对?”

“爹,媳­妇­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我知道的,你讨厌二房,你巴不得牧青倒霉是不是?”

“爹,媳­妇­没有这么想过。”心里的确是,嘴上程心妍是不会承认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原字,都是一家人,哪来的隔夜仇,你对牧青牧红应宽容些,爱护些,才是做长嫂的样。你怎么能袖手旁观?”原致亭痛心地看着程心妍,她刚嫁进来时,很宽宏大量,怎么会变成这样?

“爹,媳­妇­是真不知道二老爷转让店铺的事,相公也没跟媳­妇­说过这事。再说,这二老爷的事,爹应该去问二太太,没有大嫂管小叔子事的规矩。”原致亭兴师问罪的语气,惹毛程心妍了,顾不得什么礼节不礼节了,直接拿话堵了回去。

原致亭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爹,没什么事,媳­妇­就先回房了,一会祯儿就该醒了。”

原致亭长叹了口气,“你回去吧!”

程心妍行礼退了出去。

等原牧白酉时一刻回来请安,原致亭抓着他问了一番。原牧白早就被程心妍教育过了,自然否认知道这件事,说店子生意不好,他到处找门路,没留意原牧青转让了店子。原牧白一向老实,原致亭也就相信了他的话,没再追问责怪,忍着满腹的怒气等原牧青回来。

过了两日,原牧青还没回来,春闱殿试的结果已从开封那边传了过来。春闱三年一度,考查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开元礼、明法等科。进士科又分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临安四大才子参加的是是进士科中的经义进士。经义进士解试、省试三场考试项目为经义、论、策;诗赋进士解试、省试三场考试项目为诗赋、论、策;殿试仍统一论策,由皇帝亲自出题。第一名就是后世所熟知的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在这个时候统称为榜眼。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