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这里应为“雲”,象形字,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
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说文》中说:“云,山川气也”,《诗注》上也说:“云生于石,故名曰云根。” 所以古人经常把山石称为“云根”,如贾岛在《题李凝幽居》中说:“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很多名山大川也有以此命名的石头,像安徽宣州城北敬亭山的山顶有怪石,上面就刻着“云根”二字,据说是李白所题;黄山渔梁坝景区白云禅院西首山壁的摩岩石上也刻着“一带云根”四个大字,为明代末年名士孙子贞所书;湖南邵阳城南桃花洞外的巨石上刻着“古云根”三个字,是宋代邵州郡守麋登干的好事。后来“云根”也用来指寺院或云游僧人休息的地方。
雨,正规的解释是指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腾,在这里指升入空中。《礼记·月令》中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致,造成,导致。
这句话说的是一种我们极为熟悉的自然现象,不用多解释了。
云雨巫山枉断肠
云雨本来是常见自然现象,但是如果说“巫山云雨”,说的则是另一种“自然”现象了。具体指什么,你知,我知,大家都知。
为什么“云雨”到了“巫山”意思就全变了呢?我们不得不请出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就是前面小露了一把脸的那位对邻家美女熟视无睹的才子,唯楚有才啊。
那位完美的邻家女孩是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为了衬托自己的高尚正直、不好色而写的,至于宋玉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芳邻,谁也不知道,或许他是在吹牛皮,反正也不用上税。
可能宋玉是个完美主义者,在塑造了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完美的凡间芳邻之后,又塑造了一个大家闺秀型的、更加完美的巫山神女,只是,宋玉笔下这两位美女都够主动的。如果据此进行心理分析,宋玉可能是个很自恋的人。
宋玉写巫山神女,用了两篇辞赋:《高唐赋》和《神女赋》。这两篇辞赋是姊妹篇,相当于一部电影的上下集。上集主要是铺垫,神女在开头露了个脸,然后放在一边不管了,任凭你急着想看仔细神女的细部特征,宋玉就是不提这个茬儿,吊着你的胃口。文章开始改道了,大篇幅地描写景色,用华丽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描写巫山地区的山水风物,展示了一幅美丽壮观、原生态健康品的自然画卷。
到了下集,神女再次出现了,看点又回来了!这回不玩虚招子了,宋玉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神女的细部特征,展示了神女的容貌情态、装束身段,真是没法再美了!而神女那神采焕发、摄人魂魄的精神气质更是美到了极至,反正我是想不到词儿、找不着调儿、跟不上流儿、走不上道儿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神女有多美,只好麻烦各位去看宋玉的原创。总之,神女那个美啊,足以让天下男人集体口水狂流、鼻血狂喷。
这两篇辞赋并不是简单描写美景和美女的,如果那样就成旅游宣传片了,实际上人家是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还是有故事情节的。
上集《高唐赋》中说宋玉曾经陪楚襄王到云梦公费旅游,看见高处云气变化无穷。楚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东东啊?”宋玉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朝云。” 楚襄王又问:“朝云又是什么东东?”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