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丰情惠韵 > 第46章 好大一个水漂(1)

第46章 好大一个水漂(1)

子康知道皎月正等待他的回信,早些告诉她来杭的日期,他也同样期待。可他不能贸然叫她来了,他已发觉到厂里的微妙变化,一种不祥的预兆正悄悄出现。他发现那些空降而来的领导很少出现了,渐渐地销声匿迹;他发现进出大门的汽车少了,有点“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他发现那些“长”们“家”们脸上都像结了一层冰,表情凝重;他觉察到全厂弥漫着黑云压城的压抑气氛,就像大暴雨来临前的天气。子康心里疑惑,难道他一直担心又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真会出现吗?

工人们还在照常上班,机修工们仍在车间里安装机器。工人们就像闷热天气里池塘里的鲤鱼,都感受到了厂里气氛不对,不时地冒出头来吹两个泡泡。大家无心­干­活,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众人也难辨是真是假,想找领导问问,他们能找到的最高长官还是李主任,可他也不掌握内幕,知道的不比别人多。李主任倒很有信心,他说:“不可能倒闭的。我还想再­干­几年顺利退休呢。国家下了血本,花了一百多万呐,怎能说下马就下马,工厂倒闭了国家的钱不就打了水漂?这个损失谁承担得起!”

子康听了李主任的话,还是将信将疑,惶惶不可终日。

是祸不是福,想躲躲不过。这一天,工人们正准备上班,突然接到通知,说不用上班了,全体到办公楼前面集合开会。

子康和大柱急匆匆最先赶到。三层高的办公大楼内空无一人,­干­部们早作鸟兽散,他们有办法进来自然也有办法出去,本来门庭若市的办公室都铁将军把门。整幢大楼因静默而平添几分肃穆,也隐含一股萧瑟的气氛。地面的垃圾几天没人打扫,到处是树叶和碎纸屑。墙上张贴的标语、报表已被雨淋得褪­色­脱胶,秋风一吹,就如清明时分坟头上的纸幡哗啦啦飘舞。

工人们陆续从工棚里出来,住在厂外的也汇集到一起,大家站在楼前的空地上,很快聚集起四五百名工人。大家神­色­不安,表情严峻。

这时一辆吉普车从外面开来,走下三个­干­部模样的人,大家以前都没看见过。三位领导匆匆从人群中穿过,径直走到办公楼二楼的走廊里,其中一位手里还提着一只喇叭。他们面对职工站定,中间一位举起喇叭居高临下开始讲话:“工人同志们,请肃静,我们是省纺织厅的,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有一件事情宣布: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杭州人造丝厂即日起全线下马,全体工人,包括车间领导,一律遣返原籍。”

工人们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证实,虽然有所预料,还是如遭了雷击,都快晕过去了。短暂的静默过后,人群炸开了锅,骂娘的骂娘,跺脚的跺脚,有几个女工当场哭出声来。一个女工高声哭喊道:“我不回去!我妈病了,就靠我的工资维持生命,我不能没工作,不然我妈就没命了。妈妈哎,妈妈呀,我怎么办啊,我们怎么活啊?呜呜呜……”

女工的哭声刺到了各人的痛处。有人愤怒地冲着二楼喊:“为什么?为什么要我们回去?给个理由!”

“当初招我们进来,说这是国营企业,工人终身有保障。现在怎么说让走就走,怎么可以这样?我们是人不是货物!”

“对,政府不能说话不算数!”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

喇叭里传来语重心长的声音:“工人同志们,咱们厂的人造丝生产遇到了困难,严重亏损啊。大家知道吗?厂里每生产一斤人造丝,亏损的钱就可以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或者一块上海牌手表。不得不停工啊,生产越多亏损越大,这样的傻事我们不能再­干­啊。”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那时的“三大件”,许多人以拥有它们为荣,而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拥有哪怕其中之一。越­干­越亏损,且亏损这么多,工人们以前的确不知。

人群中又有人喊:“我们只管­干­活,亏损不是我们的错,是头儿们的事。当初怎么没想到,现在为什么要我们承担责任?”

另一人也说:“对,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想靠劳动混口饭吃。”

一个女工说:“我在棉纺厂实习了半年,会做挡车工,请求去棉纺厂做工。”

大柱也喊道:“我们要求去麻纺厂做机修工。”

喇叭的声音又起:“我知道大家为工厂的建设尽了心出了力,要求工作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连年减产,有些地方甚至绝收,国家面临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将要崩溃,城镇养活不了许多人。所以党中央作出了‘­精­兵简政’的英明决策,将在全国范围内­精­简机构、下放人员。我们厂只是第一批,以后别的厂,别的单位都将­精­简,所以去别的单位是不可能的。不要留恋城镇,都到农村去,土地是我们生存之本,那里才能养活大家。”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喊:“不是天灾,是人祸。”

“骗谁呀?农村里也没粮食,回去照样饿死。”

“我们不回去!要死也死在这里。”

“不回去,坚决不回去!”

. txt . tx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