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蛟龙传奇 >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节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节

焦玮打开车门四下看看吩咐车队继续前进。

“长公主的问题要放到六年后去看。”焦玮示意筱岚坐到自己的对面脸上的兴奋之情已经荡然无存转而代之以满脸的忧郁和不安。

“在天子没有主政之前由长公主主政这是孝献皇帝驾崩后朝廷的一致决定不会更改其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大将军独揽权柄重演董卓乱国之祸而大将军也极力赞同。大将军和我们的看法一样任何人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间的流逝和权势的增长生变化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在几十年的岁月里始终如一所以保持朝堂上的权力平衡一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当年的晋阳危机今天的长安危机无不是因为朝堂上的权力失去了平衡而导致。每当危机解决了朝堂上的权力平衡了朝廷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如此周而复始虽然纷争不止流血不止但至今为止朝廷还没有出现后宫、外戚和权臣乱国之祸这也是中兴大业能稳步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所以长公主也罢大将军也罢外朝大臣们也罢都把制造朝堂危机当作了维持权力平衡的唯一工具。”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维持朝堂上的权力平衡非要冒着倾覆社稷的危险制造一场又一场的危机吗?不是用制造危机的方法维持权力平衡只是一种非常手段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正确的办法应该是用《大汉律》来维持。大汉的天子大汉的臣子大汉的后宫大汉的外戚甚至大汉后宫里的宦官只要遵从于《大汉律》则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然而纵观历朝历代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人视律法为最高权威。从皇帝到奴隶只要抓到一丝一毫的机会他们就肆意践踏律法。结果王国有兴衰朝代有更替除了不变的江山其它的时时刻刻都在变。”

“今天的《大汉律》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威严其原因非常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皇权的衰落。要想中兴大汉要之务是重振皇权皇权威仪四海则《大汉律》就能恢复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从目前的天下形势来看重振皇权的难度非常大。”

“如何才能重振皇权?朝堂上的争论非常大。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皇统的选择。如果皇统出了问题大汉即使中兴了国力强悍了威震宇内了也不过昙花一现。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重振律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大臣认为重振皇权的要之务是社稷的稳定是国力的重建而其基础就是强悍的无坚不摧的武力。”

“今天的朝廷没有一个强势的皇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因此导致朝中各方在中兴大业策略上的分歧越来越严重。随着中兴大业的不断推进这种分歧将越来越大矛盾也将越来越激烈。”

“这就是长安危机的根源。朝堂上频繁的危机虽然维持了权力的平衡但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兴大业的推进这种局面如果不能迅得到改善社稷终究有一天会在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崩溃。”

“侥幸的是我们距离解决这个危机根源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按周制男子二十行冠礼但天子为了早日执掌国政一般都提前行冠礼。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本朝自孝和皇帝以来除了未及冠年就夭折者之外都在十三岁或十六岁举行冠礼。孝灵皇帝是十六岁加元服(元服即冠礼)孝献皇帝是十三岁加冠礼当今天子如果也是十三岁行冠礼那么还剩下六年时间。”

“这六年时间对于朝堂各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确保小天子主政把危及小天子主政的所有可能存在的障碍彻底铲除。”

“在丞相大人和朝中部分大臣看来将来小天子主政的最大障碍是长公主、大将军和北疆武人所以他们要设法削减和限制长公主的权柄要尽快夺取大将军手中的兵权要竭尽全力阻止武人入朝­干­政。”

“在长公主看来将来小天子主政的最大障碍是外朝对皇权的制约是大将军和北疆武人对社稷安全的威胁所以她要设法巩固皇权最大程度地夺取相权不惜一切代价削减大将军的兵权。”

“在大将军看来长公主持久把持权柄外朝大臣在中兴策略上和北疆人的目标背道而驰等等这些都是小天子主政的阻碍所以他要尽快制约长公主手中的权柄把所有危害到中兴策略的外朝势力统统赶出朝堂以便给小天子主政铺平道路。”

“我算是北疆人……”焦玮指指自己又指指筱岚“你也是我们追随大将军十几年最早的中兴策略就是由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所以我们和大将军和北疆武人在中兴策略上是一致的。大将军一直希望我们北疆人控制朝政控制内外两朝但由于年年征战大将军并没有完成这个设想。”

“现在距离小天子主政只有六年时间了如果再不让北疆人完全控制朝政危机会越来越大。正好长公主、丞相大人和朝中一帮大臣们也有同样的想法。大将军被激怒了忍无可忍了于是策划和动了此次长安危机。”

“从目前形势的展来看我们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但问题是六年时间我们能完成所有的目标吗?”

“在未来六年里中兴策略要不断调整要始终保证它的正确­性­。同时《大汉律》要重建威严国力要迅恢复新政要更加深入地推进。另外大将军还要锻造一个强势皇帝他将带着小天子四处征战在小天子的心里牢牢铸下以武立国以武治国的坚固理念。”

“但是这一切难题都不算什么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对于中兴大业来说对于整个社稷来说最大的难题还是无法解除可能危及小天子主政的两个最难以逾越的障碍也就是长公主和大将军。”

“此次危机解除后朝政虽然由北疆人控制但北疆人已经分裂朝堂上会形成新的争斗而且争斗的势力更多争斗的手段更加惨烈。”焦玮叹了一口气“大将军应该有所预料但他没有办法为了确保中兴策略符合北疆人的利益他只能求同存异保大弃小走一步算一步了。”

“北疆士人中我算是一系以崔琰为的冀州门阀世族算是一系以晋阳王家为的北疆门阀世族算是一系田畴、傅­干­算是一系如果加上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未来朝堂上的权势斗争远比现在要激烈。”

“北疆武人也已经分裂以张燕、杨凤为的黄巾系以徐荣、麴义、贾诩为的西疆系以鲜于辅、玉石为的北疆系以颜良、赵云为的冀州系如果大将军为了制衡军中势力把吕布将军保下来那么还要算上吕布一系。这么多势力同时涌进朝堂并占据重要位置参与国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不得而知。”

“北疆武人早在孝献皇帝到了晋阳重建朝廷后已经逐步进入朝堂但此后他们进入朝堂的阻力非常大。此次大将军利用长安兵变的机会让北疆武人们之间的矛盾全部爆武人们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北疆武人的分裂让朝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他们的抵制和恐惧。大将军为武人们成功打开了武人进入朝堂的大门。”

“武人的分裂对军队的影响很大但大将军把他们全部推进了朝堂以最快的度消除了因为武人分裂而给军队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军们入朝了军中各势力之间的争斗随即减少军中更多的校尉、中郎将们得到了立功和升迁的机会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迅得到提高而大将军也乘机牢牢控制了军队。只要军队在手他还怕朝廷夺走他的兵权吗?”

“这些年随着军队的增多将军们的增多军中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越来越激烈大将军对军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这也是大将军自冀州大战后三年不愿回朝的最重要原因。他必须牢牢控制军队军队一乱什么都完了。他不是不愿回朝他是不敢回朝啊。”

“现在你再回头想想是不是能理解大将军为什么要策划和动长安危机了?”焦玮冲着筱岚笑道“我说这场危机是大将军背后指使的你刚才或许还有几分怀疑现在你还怀疑吗?”

“此次长安危机大将军打开了武人入朝的大门给他们的将来铺平了道路。武人入朝了将军们对社稷的威胁也就减少了同时军队内部的斗争也减少了而大将军也能更加牢固地控制军队了。军队内部团结了稳定了战斗力也就提高了胜仗也就越打越多而新一代的武人也将大量涌现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进入朝堂。这样一来大将军对军队的控制力会越来越牢固对朝政的控制力也会越来越牢固其权势会越来越大对社稷的威慑力也会越来越强悍越来越具有倾覆­性­。”

“在这种情况下长公主和朝廷还敢夺取大将军的兵权吗?就算长公主和朝廷拿回了大将军的兵权那又有什么意义?只要大将军不死他就是兵权。如果大将军象董卓一样被刺杀了社稷也就完了。那时朝堂上的武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奋起还击而军中那些由大将军亲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武人他们会把社稷撕成碎片。”

“这些年大将军对长公主和朝廷的进逼一退再退但你看到他的权势和实力有什么损失吗?没有相反所有试图对付他的人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大将军就象一尊战神无人可以击败。”

“大将军把朝堂当作战场每打一仗都要达到数个目的他绝不会为了一个目的而去动一场战争。这次也是一样。你看丞相大人倒了青兖士人倒了长公主的权柄削弱了北疆武人分裂后入朝了招抚襄阳失败了。北疆人控制了朝政军队牢牢控制在手中兴策略也将按着北疆人的意愿推进。等到这场危机平静下来估计再也有没人愿意和他正面对抗了。”

“大将军达到了他的目的他变得更加强悍。但问题是六年后当天子主政的时候他逼迫长公主还政于小天子的时候他该怎么办?”

“大将军显然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带着小天子征战天下不遗余力地给小天子培养实力。但六年后大将军从军时间达到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的戎马岁月二十五年的沙场征战二十五年的功勋将军在人们的心中象神一样存在。其威信之大岂是小天子所能代替?试想军中有多少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将士?试想大漠上有多少愿意为他粉身碎骨的勇士?”

“如果大将军继续留在朝堂那他就是权臣对社稷对小天子对他自己都没有好处。这不仅仅是功高震主的事而是因为整个社稷都感受到了他的威胁没有人愿意让他继续留在朝堂上。但更严重的问题是他走得掉吗?谁敢让他离开朝堂?谁放心他离开朝堂?”

“他不走长公主就不会还政于天子。虽然天子十三岁了主政了但按本朝传统在天子没有完成学业(《礼记内则》中规定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成*人后有更高层次的学习即使是天子也要遵从此礼)也就是没到二十岁之前长公主都可以继续主政辅佐天子。如此一来冲突就爆了。”

“六年后的这场危机非常可怕没有人可以置身于外稍有不慎就是玉石俱焚之祸。”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