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蛟龙传奇 > 第章

第章

大将军的病好了又要迎娶长公主接下来会生什么?

小天子当着大臣们的面很是忿忿不平。“姑姑当初和朕说好的说举行迎亲大礼的时候一定要朕参加。朕只有一个姑姑她出嫁的时候朕怎能不参加?现在距离大礼的日期只有十几天了朕又不能离开南阳这怎么办?怎么办?”

他看看大臣们眼珠子转了一下马上换上了一副讨好的笑脸。“朕能不能去晋阳?”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给了他一个白眼。这时候丢下战场不管去晋阳参加大将军的迎亲大礼亏他想得出来。

“朕日夜兼程来回最多不过二十多天不会耽误什么大事。”小天子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可怜兮兮地哀求道“诸位爱卿都是国之柱石天下贤良南阳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大臣们各有心思一个都不理他。小天子左看看右看看小嘴一撇哭了哭得很伤心“朕要去晋阳……朕一定要去……朕想姑姑……”

贾诩一看不好转身就跑了。傅­干­把脑袋一抱“臣头痛先告辞了……”也跑了。玉石拱手正想说话小天子一把抓住了他的袍袖哭得更加凄惨“爱卿你陪朕一起去吧……”玉石不知如何是好求助地望向王凌、杨修等人。杨修一声不吭一溜小跑逃出了大帐。王凌、蒋济很同情地冲着玉石苦笑了一下也走了。

钟繇犹豫了半天低声劝道:“陛下如果你想参加长公主的大礼可以下旨给大将军请他延期迎娶待南阳大战结束后……”

“哇……”小天子号淘大哭“姑姑为了朕头都白了朕怎能不仁不孝让她伤心……”

钟繇惭愧不已告罪离去。大帐内转眼空荡荡的大臣们都走了。

“好了好了……”玉石轻轻拍了拍怀内的小天子“人都走了你就不要哭了……”

小天子偷偷从玉石的肋下瞄了一眼大帐马上止住了哭声嘿嘿笑了起来“爱卿朕的姑姑好厉害这种事她都能猜中。”

玉石叹了口气语调悲凉“当今天下除了陛下还有谁愿意把长公主嫁给大将军?”

“有啊……”小天子拍了拍玉石的胸脯“还有爱卿你啊。”

“臣……”玉石欲言又止嘴­唇­动了两下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己又何尝愿意让大将军迎娶长公主?有婚约是一回事娶回家做妻子又是一回事。大将军和长公主结为夫­妇­后到底是福是祸谁能预测得到?兄弟啊希望你还能像过去一样运筹帷幄战无不胜千万不要因为一念之差葬送了大汉啊。

小天子擦了把眼泪笑嘻嘻地站起来“姑姑去晋阳前嘱咐朕说大臣们会阻止她出嫁所以特意告诉朕一个应付的办法。不过这办法让朕太丢脸了堂堂一个大汉的天子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号淘大哭。哎……”小天子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过朕确实很伤心很想哭。姑姑只有我一个亲人她出嫁的时候朕竟然不在她身边……”突然他想起什么坐到玉石的对面“爱卿姑姑是不是担心朕哭不出来所以故意不让朕参加她的大礼让朕伤心欲绝……”

“陛下很想去晋阳吗?”玉石拉住小天子的手爱怜地问道。

“你也想去吧?”小天子说道“你和大将军亲如兄弟一定很想去晋阳看看他。不过大将军的病肯定好了否则他不会这么急着娶姑姑。”

玉石知道小天子在安慰自己心里蓦然酸楚泪水霎时润湿了眼眶。兄弟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天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大汉即使没有你我小天子也一样能把它治理好。

****

十二月下长安。

天子和行台大臣倾向于官制修改这个消息一度让长安很兴奋而丞相焦玮也收敛了锋芒专心于“上计”和朝中诸府紧密配合想方设法给南阳战场筹措钱粮朝堂上出现了罕见的“稳定”。但随着晋阳传来大将军即将迎娶长公主的消息这种“稳定”的假象立即被打破。

丞相焦玮迅赶到尚书台拜会了骠骑大将军赵云、太傅刘和、尚书令田畴要求告假离京。他接到了大将军和长公主的邀请北上晋阳参加大将军的迎亲大礼。

丞相离京可是国之大事没有天子的钦批万万不行。但现在情况特殊一则天子远在南阳战场信使往返需要时间而大将军正月初七就要迎娶长公主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二则焦玮得到了大将军和长公主的共同邀请而且大将军有意请焦玮担任男方的迎亲使者朝廷无论如何也不敢延误焦玮北上的时间。所以赵云、刘和、田畴稍稍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焦玮离京同时书奏天子请天子下旨批准。

焦玮离京了长安也热闹了在新年即将到来的爆竹声里长安的门阀世家、官僚士人、商贾富豪借着各种各样的机会聚在一起商讨应对来自晋阳的“狂风暴雨”。

十二月二十四礼官大夫崔均、廷尉左监崔林突然登门拜访太仆卿崔琰。

崔均是崔烈之子冀州安平国的安平人。安平崔家声势显赫从孝昭皇帝时开始迹至今已经三百年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崔、崔瑗、崔和崔烈。(安平距离博陵只有几十里路所以也叫博陵安平崔家博陵崔家和清河崔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门阀第一姓。如果从唐中期门阀衰落算起崔家在历史上整整风光了八百多年。)

崔琰、崔林是堂兄弟冀州清河国的东武城人。清河崔家和博陵崔家是一个祖宗但博陵崔家历来以正嫡自诩而清河崔家也承认这一点一般都说自己出自博陵。

三人一个辈份崔琰年纪居长仪表堂堂才学惊人名震天下如今是新经学的泰斗在朝堂上也算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崔均、崔林和他比起来那就差远了。所以当初崔烈大力栽培崔琰力挺清河崔家把自己儿子和博陵崔家丢一边了。

崔琰把两人迎进书房还没说上几句崔均就直接说明了来意。“季兄最近长安关于你的风言风语很多你是不是应该避一避不要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以免祸及宗族。”

崔均这句话是笑着说的但话里的意思就很尖刻了。崔琰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他盯着崔均冷声问道:“你难道不知道大祸已经临头?”

崔均和崔林互相看看不以为然。

“长公主和大将军的事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他们迟早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崔均说道“长公主为大汉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牺牲了太多太多。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应该有点良心让她了了心愿。如今她都快三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孤苦凄凉你看得下去吗?难道非要等到大将军死了或者等她一头白了我们才放过她?”

“陛下今年整整十岁只要再等三年或者再等六年长公主就能得偿心愿。她既然已经等了十几年为什么就不能再等个三年五载?”崔琰厉声说道“你们不要自欺欺人了大将军想­干­什么难道你们不清楚?”

“大将军想­干­什么?”崔均猛地一拍案几瞪着眼睛叫道“他难道还想篡夺社稷?他如果要篡夺社稷他有的是机会。当年十万大军陈兵黄河威胁洛阳就是机会当年勤王成功后机会更好孝献皇帝驾崩那等好机会到哪找去?现在小天子长大了羽翼渐丰了他反而要逆天而行要篡夺社稷这可能吗?小天子刚刚五岁他就带在身边征伐天下他想尽一切办法让天子长大让小天子掌控军队让小天子建功立业他为什么要这么­干­?难道就是为了让小天子羽翼丰满然后和小天子逐鹿天下?是你没脑子还是大将军没脑子?我父亲真是老糊涂了他怎么会看中你?你哪一点像个中兴名臣?”

崔琰大怒刚想反驳崔林站了起来。“两位兄长不要生气一家人好好说话不要吵越吵越坏事。”

崔琰冷哼一声强自忍着怒气缓缓说道:“如今形势明摆着大将军在身体尚未恢复的情况下急于迎娶长公主目的是为了镇制长安而镇制长安的目的是为了支持焦玮支持朝廷的改制。也就是说他默许焦玮的改制想让改制者牢牢控制朝政。他认为只有焦玮的改制才能保证大汉中兴。这些年他之所以带着小天子征伐天下其根本目的是想把以民为本的观念深深种植在小天子的心里从而确保天下百姓的利益确保改制之策的长久实施确保中兴大业按照以民为本的思路持续推进。但事实上焦玮的改制正在偏离这个思路盐铁官营农商并重计口授田等等新制并没有让‘民’受益相反他严重损害了‘民’的利益。”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这些年我们崔家在新政中得到了什么实际利益?没有我们崔家的财富没有任何增加相反我们占有的田地少了我们的荫户没有了我们的门生子弟很难进入朝堂了甚至连我们赊借给朝廷的钱粮也被侵吞了。你再看看普通百姓他们的日子可有改善?没有沉重的租赋和徭役让他们举步维艰生活艰难。”

“相反你看看焦玮看看军功阶层看看过去没有地位的商贾看看过去没有权势的富豪看看他们的财富是不是正在增加他们占有的田地是不是正在增多他们的权势是不是正在增大?更可笑的是那些粗通经文的寒士无耻的商贾粗鄙的富豪竟然也敢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和我们同殿为臣。如此下去大汉还能中兴吗?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吗?汉祚还能延续千秋万代吗?”

崔均沉默不语。

“大将军迎娶长公主并不是为了篡夺社稷这一点朝堂上下都有共识我们也祝福他们。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将军选择这个时候迎娶长公主等于公开支持焦玮支持改制这样一来小天子还敢和我们站在一边吗?”

“修改官制的目的先是重新分配权力削弱改制派的实力然后再利用行台和晋阳之间的权力争斗把小天子争取过来继而一步步地修正改制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中兴策略真正按照以民为本的思路持续推进。”

崔均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郑重说道:“今日朝堂上真正掌权的是大将军你这么做肯定会激怒他。这次大将军以迎娶长公主的名义把焦玮请到晋阳显然是警告长安。以我看你还是适可而止不要再和焦玮针锋相对了。”

“是啊兄长你要好好想想要慎重。”崔林也劝道“丞相大人离京后长安的门阀世家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和宗室大臣联手竭尽全力扶持小天子先让小天子主掌权柄然后再想办法把持朝政重修律法。虽然这办法时间长但稳妥有效比如许靖、荀攸、张范、袁耀等诸位大人就是持这种态度。”

“还有一些人打算在南阳大战结束小天子回京后联合小天子修改官制以此激化晋阳和长安之间的矛盾然后利用长公主和小天子的关系逼迫大将军做出让步从而削弱焦玮的权柄为下一步重修律法做好准备。陈群、董昭、袁涣、司马朗、卫觊等大臣就是持这种意见。”

“总之在小天子没有真正控制权柄之前我们不宜和晋阳决裂免得激怒大将军祸乱社稷。”崔林言辞恳切地说道“季兄有些人的话你不要听免得上了他们的当给他们利用了。”

崔琰苦叹:“我的苦你们哪里知道?许劭、王剪、张燕、襄楷、王真等人最近在晋阳悬瓮山谈经论道大谈援道入擂、道儒相融之事和晋阳的儒生们通宵达旦地辩论。张燕说要道儒互融而襄楷提出了以道代儒许劭更是惊人竟然说要弃儒入道。”

崔均和崔林闻言大惊。“这是真的?”崔均失声问道。

“大将军和长公主结为夫­妇­后权势太大如果他们被张燕、许劭、襄楷等人说服把道家黄老之学引入国策不但中兴大业受到影响就连新经的官学地位都要受到挑战。”崔琰愤怒地说道“张燕、杨凤和很多黄巾系文武大臣当年都曾从事张角学习《太平经》都是道家子弟。这些年他们隐忍不就是在等待机会。现在他们看到新经和今古文经学斗得两败俱伤随即准备东山再起而襄楷的突然出现必定和此事有莫大关系。”

“张燕学的是《太平经》他现在敢提吗?”崔均问道“他不怕长公主砍了他脑袋?”

本文由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阅读。!^!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