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了黛玉这话,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知道黛玉是因为怜悯她,才这么说的。只是自己现在的处境,实在是要不了强,也说不出一句拒绝的话。这话又说回来,黛玉说的话也有道理。若是贾府再不提自己和宝玉的事儿,她和母亲如今的身份也不敢提,到时候还真就成了笑话。黛玉这么一说,自己和宝玉的亲事说不定就真成了。宝玉喜不喜难自己那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还能做贾府的媳妇,以后薛家的事贾府也不能不照管着,母亲和哥哥也就不愁没着落了。事到如今,她薛宝钗也没有更高的要求了,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不错了。
王熙凤却犯了嘀咕,道:“林妹妹,你这主意很好。你要和宝妹妹效那娥皇女英的故事,这也是一段佳话了。只是这主意,我还不敢应承下来,还得回去回老太太和太太去,让她们作决断。”
元春笑道:“林妹妹这么好的主意,老太太和太太没有不同意的。凤姐姐,你就赶紧地回去跟她们说吧。然后回个话,让我们大家都放心。”
王熙凤哎一声,道:“大妹妹,你现在就想赶人家走,人家来回地跑,一口水还没喝上,就又要去跑腿了。”
元春笑道:“你少抱怨了。这么大喜事,你不赶紧地回话去,还在这贫嘴。赶明儿,办喜事的时候让你多喝一杯酒就成了呗。去去去,赶紧地走了吧。”说完便推了王熙凤走。
屋里就只剩下薛宝钗和林黛玉。
薛宝钗百感交集,半晌才道:“妹妹,你这是何苦呢?你喜欢宝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在中间Сhā上一脚,又算什么呢?”
林黛玉道:“宝姐姐,难道你就不喜欢宝玉了?正因为我喜欢他,才知道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了。我就想着,宝姐姐也是一样的。满足了我一个人的心愿,却损了宝姐姐的心愿,那不是折我的福吗?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何不就学了那娥皇女英,成了一家人,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薛宝钗摇摇头,道:“妹妹,你心太好了。只是老太太和太太她们只怕不会同意的。我现在是罪臣家眷,说出去面上会很不好看的。”
林黛玉想了想,道:“宝姐姐放心。我去求大姐姐,让大姐姐出面,去劝说老太太她们。我想大姐姐一定会答应的,也一定会说服老太太她们的。刚才大姐姐不是也说了是好事吗?大姐姐心肠最侠义了,她不会眼看着宝姐姐伤心的。她能把我们都救活,也会想办法满足我们的心愿的。”
元春送过王熙凤回来,刚一进屋子,林黛玉便给她跪下了。倒把元春吓一大跳。元春忙扶起黛玉,道;“林妹妹有什么事,尽管开口,何必行此大礼。”
“宝姐姐担心老太太和太太她们会顾虑她现在罪臣家眷的身份,不会同意这个主意。妹子想求大姐姐帮帮我们,劝一劝老太太她们。别让宝姐姐一个人孤零零。”
元春笑道:“这个顾虑,我早想到了。我已经跟凤姐姐说了,让她回去跟老太太她们说,说这也是我的主意。这样对大家都好。”
其实元春在送出王熙凤时,也想到这个问题,便对王熙凤说:“林妹妹这主意很不错。宝玉和林妹妹都是只知道吟风弄月,卿卿我我,哪里会想着要振兴家业。若是单只他们两个成亲了,只怕这贾家也是无人能撑起来。而宝钗就不同了。宝钗很识大体,也很能干,又很有些心计,若她跟宝玉成亲,必然万事以家业为重,这贾府要想再兴旺发达,只怕还就得靠宝钗了。凤姐姐,你就把我这话说给老太太和太太听。这事就成了。”
但元春也知道王熙凤其实并不希望宝钗嫁到贾府,因为宝钗一来,她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就会发生变化。宝钗很能干,又很会抚上安下,很得上下各种人的爱戴,比之王熙凤又不知厉害到哪里去了。贾府里有了她,王熙凤这当家奶奶的位置就得让出了。但元春也并不担心王熙凤会从中作梗,因为王熙凤再怎么不愿,只要元春开口了,她就不可能隐匿不报,因为若是以后元春和老太太她们直接对质,说穿了,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元春便也对王熙凤道;“凤姐姐,宝钗进了府,你的担子就轻了。这些年,你当家作主,也得罪了不少人,自己也累出了一些病,何必趁此机会,退下来好好休养休养?”
王熙凤也无法,只得道:“大妹妹说得很是。经过这些事,我也算是看穿了,人这一辈子,也不用想太多,只要人好好的,就好了。再加上家里出了这么大事,府里的饥荒越闹越大了,我这成天想着怎么支应这一大家子人的开销,心都操碎了,却没人知道。老太太和太太那里还不好多说,怕她们知道了着急。宝钗来了,她心里很有些经纬,说不定就能把我们府里重新恢复起来了。我这担子交给她,也能放心。”
元春又道:“不过,因为宝钗毕竟是罪臣家眷,也不能以正妻名分娶回去,不然影响也不好。想来宝钗也应该知道这个规矩,不会有委屈的。”
王熙凤笑道:“大妹妹,这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最重要的一个理由你没说出来,但我却是明白的。”
“咦,凤姐姐,你是我肚里的蛔虫儿吗?你说我还有什么理由,你倒是说说看。”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