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没有月亮的中秋
---
今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月亮非常好,又大又亮,几乎就挂在窗前。我心想,坏了,今晚月亮这么好,明天正宗日子可能反而不妙了。如此煞风景地预测是怪不得我的,成都这么多年来,中秋那天晚上几乎都没有月亮,而圆满的月亮总是在十四或者十六那天登场。错位,总是错位。
第二天,八月十五,果然。虽然十五的白天阳光灿烂,但晴朗只到月亮升起之前,晚上,没有月亮,夜空里只有厚厚的云。倒是不失望,因为没抱希望。惆怅还是有一点的。
惆怅的分量不重,不重的分量里还分了一部分给了时间。在我的感觉里,一年里,一到中秋,这一年就开始接近尾声了,接踵而至的冬天除了挺过去,再没有更多的盼头,看花看树看空气,都冷下去了。时间真是太快了,有速度带来的嗖嗖凉意裹住了全身。夏多布里昂说,岁月是越来越冷了。他是这样说的:“谁延长了自己的生涯,谁就感到自己的岁月渐渐变冷;第二天他就找不到前一天所感到的兴趣了。我在我的思想中挖掘,有一些名字,有一些人物,我已回忆不起,然而,他们可能曾经使我心跳:健忘的人和被遗忘的人的虚荣啊!对梦幻和爱情说:‘再生吧!’这不足以使之再生;人们只能用金枝打开影子国的大门,而要折到金枝,非一只年轻的手不可。”
一直是喜欢夏多布里昂的,喜欢他那种天风海雨般的辉煌的文字。有人说,夏多布里昂也许是能在浪漫主义的激|情中保持冷静的唯一的作家。他有着古典主义的均衡感。说得很是。这个初秋,我在重读他的《墓中回忆录》。
准确地说,在我身上,更多的是开始体会岁月的凉意。是凉意,还不是寒冷的感觉。凉意是很舒服的,如同现在秋天这个时令。想,哀乐中年的含义就是,不热情但同时很惬意地迎接虚无的降临。这是一个好的中年的开头。
八月十四那晚,我和儿子拉开窗帘,一起躺在床上看挂在窗前的月亮。儿子翘着脚,手枕在头下,很思考的样子。他可能又在想他最近一直思虑的那个问题:什么时候才长大啊?他刚又掉了一颗门牙,嘴里的感觉怪怪的,有点郁闷。时间对于他来说是太慢了,蜗牛爬似的,好不容易才爬到二年级,连|乳牙都才只掉了三颗。我问过儿子,如果妈妈会魔法,就可以把你重新放回妈妈肚子里去,你愿意吗?他叹口气,算了吧,好不容易长这么大了,重新再来好麻烦哦。我很理解儿子。我在他这个年龄,漫长的时间漫长的童年,的确是一个很难受的问题,而且,无法解决。
没有月亮的中秋之夜,我写了一些字在笔记本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