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叔说得不错。”李希眯上眼睛,“这倒是我忽略了。今上一直想要摆脱黄老之学,所以我认为儒学很可能会重新成为今后的显学,儒生们会成为朝中除功臣、外戚之外的一股为皇帝所用的新势力。却忽略了今上的另一项大志,就是边战啊,那些参与的将领,若能获胜归来,一雪百年之耻,其功可谓不小啊。”
顿时,书房中的三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潜弟,你认为朝中有何人可担此重任?”陈伏先开了口。
“我朝名将中韩安国、程不识、李广均成名已久,但是他三人已老迈,李广虽老当益壮,奈何不为今上所喜,将来建功立业的机会恐怕不大。”陈潜将自己的看法道出。
“潜叔的意思是说,对匈奴的战争中能够出位的,会是新一辈的将领?”李希问道。
“不错。而且,从公孙弘的例子上就可以看出,他绝对不介意赐厚恩于一个人,哪怕有人因此而忽然成为当朝显贵,恐怕也不是不可能。”
“那么,潜叔觉得,新一辈的人中,谁会比较有可能?”
“卫青!”陈潜很肯定地说出答案。
“卫青?”这次连陈伏都要觉得吃惊了。
“只因为他是卫子夫的兄弟吗?”李希不可思议地问。
“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不过更主要的是,我认为他是个人才。”陈潜笑道,“当年,卫子夫初入宫时,馆陶公主和陈皇后曾经为了对付她而将卫青擒到府中,老夫当时曾经悄悄去看过。此人性格坚毅,极为机智,而且是马奴出身,骑术精湛。我以为对匈奴的战争,骑兵是极为重要的。卫青现在是期门军的一员,朝夕在今上面前出现,这样合手的人才,如果今上放过,那也称不得明君了。”
“不错。的确如此。”李希和陈伏对视一眼,均同意这种说法。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