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太玄仙道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论

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论

……

另一边,林立可听得智觉言语,微微点头。

道佛相论,历来已久,通常来说,若是道门修士主办,最后则由道家总辩,反之亦然,两家对辩则另寻特定时机。

虽以往无此惯例,然智觉前来主动邀战,也无拒绝必要。

智觉见林立可认肯,道声佛号谢过,足下陡生一朵巨莲,姿姿挺展,日­色­且鲜,见风而长,不过瞬息便与巨树平齐。

于莲花之上端然稳坐,智觉面带笑意:“适才听施主所言,心有存疑,不知得解否?”

唐易哑然,未曾想放着一众绝顶宗师不问,却把话头抛给了自己,但他也不慌张。

虽不知其人具体来历,然深信自身不会逊­色­。

怡然回礼而道:“大师请讲。”

智觉诘问:”初初有物混然,为一成混?为歧成混?一成混时,自成一矣,然一则非由道成,歧成混时,未成成二,则二非一成,不知施主由何释义?”

“道,修体天而得,非自名而。名尚不可,何以一论长短?汝道无体之时,外唤如何,汝即唤如何?不做知解之徒,大师以然否?”

唐易、智觉二人互往之辩,初始便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初谈为一点,延伸为一线,再成为一面,两家宏论二人随手拈来。

总而之言,佛道两家自有不同,道家重自然,重天道,佛家重因果,重循环,两家皆以­性­情为根本。

佛家论­性­情,却异于道家之顺其自然,主张克制人欲,讲究隐忍。

曾有佛语而言:“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每逢道佛之辩,佛家妙言无穷,其因果报应之说结构严密,颇为完善。于­性­情之论,提倡灭自情,空自­性­。

若论疏漏,两家皆是寥寥,很难从根本上找出舛误。

只是道家以往占了下风,正因相互之间不甚统一之故。

昔日纵然有多次佛道之争,却多以智念或智清为主。

智觉一脉乃是佛门之砥柱,却从未如此言辩,更无甚赫赫战绩,但在场宗师谁也不敢小觑。

智觉以“­性­情为天地万物皆存”作论,灭­性­情,而能近天道。情为外在,有善恶,天道为本,­性­情乃外物,唯有铲除诸般杂念,才能去伪存真,得见源泉。

此种言论先前也得一些道门修士认同,只是并无那般极端。

佛家认为人­性­苦难之源便是因情因欲,铲除方能解脱。

如这般灭尽人情,若以浮表论之,与道门“太上忘情”似有些许共通之处,难从根本觉之不当,很难辩驳。

无论­性­善­性­恶,情多则易忧扰,亦为正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