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31 远征!武士公爵的呐喊

31 远征!武士公爵的呐喊

【大公之死】

972年的一天,一名罗斯人打扮的贵族带着一小队扈从乘船沿第聂伯河北上,他们从巴尔­干­而来,去的地方是基辅。他们这是要回家,回到乌克兰广袤草原上的家乡。

为首的罗斯贵族身材魁梧,三缕胡须洒于胸前,头发向后梳在一起。他们弃舟登岸,骑上战马,一路向基辅前进。

突然,一队骑兵呼啸而来,冲向这队罗斯人。贵族举目观瞧,来者不是佩切涅格人,又是何人。佩切涅格人是他们的宿敌,贵族知道这次不是偶然遭遇,而是中了敌人的埋伏。

罗斯武士立刻拔出腰间马刀,一边喊着“保护大公”,一边簇拥在贵族坐骑周围,将其紧紧保护起来。佩切涅格人纵马疾驰,霎时间冲到眼前。

马刀撞击之声不绝于耳,私心裂肺地喊杀声此起彼伏,第聂伯河水也被嗒嗒乱蹚的马蹄震得泛起道道涟漪。

那名被称作大公的贵族将手中马刀舞动如飞,“咔嚓”砍倒数名敌兵。罗斯武士越战越勇,和佩切涅格人纠缠在一起。

他们毕竟寡不敌众,大公身边的扈从一个个栽落马下。最后,大公也身负重伤,滚鞍落马。佩切涅格人看准时机,冲上前来,将他一刀砍死。大公口吐鲜血,瞪着俩大眼,气绝身亡。

一名佩切涅格人跳下马来,面带喜悦之­色­,一手抓住大公的发髻,一手举起马刀,将首级砍下来。

他高高举起人头,其他佩切涅格人仰天大笑,笑声穿过九霄,直达天堂。

上帝拨开云雾向下看了看,捋着胡子微微一笑,点点头说道,这就是异教徒的下场啊。

不久,佩切涅格首领的餐桌上多了一个­阴­森恐怖的酒杯,它是用那名大公的骷髅头骨作成的。

这位惨死的大公名叫斯维亚托斯拉夫(Sviatosl*,962—972年在位),他是基辅罗斯大公,伊戈尔之子。伊戈尔就是那位两次进攻君士坦丁堡,怒目而来、笑呵呵拿着钱而去的基辅罗斯大公。

【罗斯人】

罗斯人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瓦良格人,也包括以瑞典人为主的维京人。其中的瓦良格人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的人种五花八门。

反正大家记住罗斯人是很多种族的通称,后来发展成为现代的俄罗斯人就可以了。

【基辅罗斯的起源】

在历史学家眼里,基辅罗斯(Kievan Rus',880s—1240年)的历史就是俄罗斯的早期历史,所以你在翻看任何一本介绍俄罗斯通史的书里都会在前面见到介绍基辅罗斯的章节。

公元7至8世纪,东斯拉夫人定居在以诺夫哥罗德(Novgorod)为中心的斯拉维亚,和以基辅(Kiev)为中心的库雅巴。斯拉维亚各部落内战不休,相持不下,为了解决纠纷, 各部准备寻找一位大公来当他们的领导。

他们认为罗斯人聪明能­干­,便对罗斯人说:“我们的国土广袤无垠,物产丰富,但毫无秩序,来统治我们吧。”

于是,罗斯人选了三兄弟做他们的领导。三兄弟带着家眷和所有罗斯人不远千里,来到这片土地。

老大留里克(Rurik)在诺夫哥罗德定居,老二西纽斯在贝耶卢热罗住下来,老三特鲁沃尔住进了伊兹波尔斯克。

上面这段罗斯人定居乌克兰一带的说法取自《编年纪要》,但是这种说法遭到史学界的质疑,此学说看上去总有点儿为入侵者涂脂抹粉的嫌疑。另有一种说法,留里克率领军队攻陷诺夫哥罗德,强行占领了这块土地。

不管哪种说法正确,总之,留里克入主诺夫哥罗德,建立俄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Rurik Dynasty,862—1598年)。

留里克死后,继任者奥列格(Oleg)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处偏隅,不利发展,便起兵南下,横扫斯摩棱斯克、柳别奇和基辅,收服了属于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拉迪米奇人、谢维利安人、德列弗利安人,和非斯拉夫部落的楚德人、麦里亚人和维西人。

约880年,奥列格定都基辅,建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奥列格死后,留里克之子伊戈尔继任基辅大公,他被认为是留里克王朝的第一位实际统治者。(伊戈尔和留里克的关系记于《编年纪要》,但古代文献中关于伊戈尔的记载却很少)

奥列格和伊戈尔都是扩张主义者,他们把势力伸向拜占庭,并双双和拜占庭签署过条约。

在伊戈尔与拜占庭签订的和约中,他­精­心草拟的条款涉及罗斯人在君士坦丁堡的旅居,与君士坦丁堡居民的贸易以及两国的总体关系。另外,条约还规定在君士坦丁堡的罗斯人不受当地法庭管辖,并有权出任拜占庭的公职。

与文化先进的拜占庭发展关系扩大了罗斯人的声望和利益。

伊戈尔还是第一个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生联系的罗斯王公,他与佩切涅格人发生冲突,后与之缔结和约。

【巡行征赋】

基辅罗斯是中世纪实行巡行征赋(Poliudie)的国家,也就是王公到各地巡游收税。说好听点是收税,其实就是明抢明夺。

当时俄罗斯地面上文化经济很不发达,为了维持国家运转,王公们就想出了这种收税方式。

每年冬初,俄罗斯大雪盖地,正是王公到处搜刮的时候,在亲兵卫队的前呼后拥下,王公在辖区内连征带抢,到处索取贡物。所到之处,就像蝗虫过境,十室九空,百姓苦不堪言。

王公在外洗劫一冬,迨至来年春季,把抢来的部分物资财宝和奴隶装上独木舟,由武装商队押运,沿第聂伯河南下,到君士坦丁堡的集贸市场变卖。

这种方式是基辅罗斯初期的主要经济来源,后来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和百姓的不断抗争,巡行征赋逐渐被实物地租和税收所取代。

伊戈尔就是死在巡行征赋上,他比以往的王公更加贪婪。当他在德利弗利安人的土地上收取贡金,并想拿到双倍贡奉时,被愤怒的德利弗利安人杀死。

伊戈尔死后,他妻子奥莉加(Olga)执政。奥莉加为了替夫报仇,严惩德列弗利安人,并加强了基辅在其他东斯拉夫部落中的权威。

因此,奥莉加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杰出女­性­。不仅如此,她还是俄罗斯历史上东正教的一位圣徒,被尊称为圣奥莉加。

她于954或955年皈依东正教,还去了趟君士坦丁堡,会见当时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我们的大文豪君士坦丁七世津津有味地把这次会晤的盛况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不过,奥莉加的皈依并不代表其臣民的皈依,也不代表她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的皈依。

【武士公爵】

斯维亚托斯拉夫以典型的“武士公爵”形象名载史册,他为人朴实、严厉、勇敢、不屈不挠,不但身经百战,而且和部下同甘共苦。他的长相、衣着以及生活方式无不散发着一股草原气息,使人一看到他就能想到草原是什么样子。

在他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体制和在东欧平原的地位被确定下来,标志着基辅罗斯历史的第一个高峰期。

斯维亚托斯拉夫靠着数次远征确立了基辅罗斯的历史地位,他就像一个赌徒,率领军队进行一次次冒险,他执政的十年被­精­辟地称为“大冒险”时期。

下面就让我们体验一下“大冒险”吧。

964年,斯维亚托斯拉夫率领军队进行了一次伟大的远征,矛头直指维亚吉奇部落。因为他们只向可萨汗国进贡,却不向基辅罗斯进贡。

一路上,斯维亚托斯拉夫不乘车、不带炊具、不炖­肉­,饿了就割下一条条马­肉­、猎物的­肉­或牛­肉­,在炭火上烤一下就吃。他也不带帐篷,把马鞍垫布摊在身子底下作毯子,马鞍作枕头,真可谓风餐露宿。

首领如此,何况兵哉。维亚吉奇部落很快便被征服,斯维亚托斯拉夫又率军下至奥卡河口,把一些­操­芬兰语的部落纳入麾下。

紧接着,他挥军从奥卡河口出发,袭击伏尔加河流域的伏尔加-保加利亚王国,洗劫了其首都大保加尔城。

翌年,斯维亚托斯拉夫矛锋突转,直捣可萨汗国,沿途又征服了另一些­操­芬兰语和突厥语的部落。

可萨汗国是哈扎尔人建立在北高加索草原、伏尔加河中下游的强大而文明的国家,是丝绸之路北道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版图以达吉斯坦为中心,东至花剌子模,西至多瑙河,和拜占庭、*帝国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着密切联系。

可萨汗国不怎么招惹附近的邻国,当基辅罗斯早期受马扎尔人袭击,后又受佩切涅格人­骚­扰的时候,可萨汗国始终保持中立,没有落井下石。

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你不招惹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找你麻烦。可萨军在势如破竹的基辅罗斯军面前显得外强中­干­、不堪一击,首都伊蒂尔惨遭洗劫。

斯维亚托斯拉夫又指挥军队抵达里海,沿西海岸前进,夺取了可萨汗国的重要堡垒——萨曼尔。

不依不饶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向西击败阿兰人和其他一些北高加索民族,随后又攻至顿河河口,哈扎尔人在这一地区的中心——萨尔克尔在基辅罗斯军的猛攻下失守。

可萨汗国从此一厥不振,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从这令人胆寒的打击中缓过来。

这次远征使基辅罗斯控制了整条伏尔加河。南北交通大动脉,即伏尔加河—里海这条贸易路线,完全掌握在基辅罗斯手中。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