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殿山的屠杀尤为惨烈,一具具尸体倒在十字军脚下,死尸分成两种类型:少部分闭着眼的,大部分死不瞑目的。
城里的犹太人成了池中之鱼,惨遭殃及,他们逃到犹太教堂避难。十字军哪会放过他们,教堂燃起熊熊烈火,里面传出犹太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伴随着惨叫之声,十字军士兵围成一圈,站在燃烧的教堂周围,大声唱起圣歌:“耶稣基督,我们敬慕你!”(原文为:Christ, We Adore Thee!)
大肆洗劫七天,包含老幼妇孺在内的四万多人惨遭杀戮,十字军在血泊中收复沦陷四个多世纪的耶路撒冷。圣地变成地狱,这不是讽刺又是什么!
屠城以后,该讨论圣地归谁了。博希蒙德在安条克享清福,老雷又被阿尔努夫搞得不得人心,最先攻入城里的戈弗雷成了最佳人选。他的部下让他称王,戈弗雷说在耶稣受难的地方当国王是对上帝不敬,他死活不干。戈弗雷说,这样吧,勉为其难,我就以“圣墓保护者”的身份管理圣地吧。不管什么称号,反正戈弗雷在圣地的地位俨然和国王一样,戈弗雷你也太鬼啦。
事到如今,老雷还沉浸在宗教狂热之中,他拒绝接受任何称号,迫不及待地前去朝圣。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曾经质疑过他领导地位的阿尔努夫被推选为耶路撒冷主教。由此可见,阿尔努夫是戈弗雷的“自己人”,受主子指使出来炮轰老雷的。
在当地幸存者指引下,阿尔努夫找到圣十字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收复耶路撒冷为标志,取得圆满胜利。
然而,收复圣地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结束,恰恰相反,战争才刚刚开始。
【阿斯卡隆战役】
听说圣地丢失,法蒂玛王朝再次派出使者,要求十字军退出耶路撒冷,否则就不客气。十字军现在士气大振,毅然烧烤了和平鸽。
法蒂玛王朝的援军从南方向耶路撒冷挺进,指挥官是沙罕沙(Shahanshah),他带了五万人马,其中包括塞尔柱土耳其人、*人、波斯人、亚美米亚人、库尔德人以及埃塞俄比亚人,是一支混编部队。
沙罕沙在耶路撒冷南部的阿斯卡隆(Ascalon)附近山谷外的平坦地带扎营,准备把十字军包围在耶路撒冷,一支法蒂玛舰队停靠在阿斯卡隆的港口,为其提供补给。
沙罕沙还不知道,十字军已经在戈弗雷带领下,高举着圣十字架和圣枪,离开圣地正向他这边运动。与此同时,彼大忽悠带着天主教和东正教牧师,从圣墓一路高诵圣经*至圣殿,祈祷胜利。
十字军人马不多,只有一万人左右,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十字军硕果仅存的有生力量。
十字军在前进途中突然发现大群牛羊和骆驼,坦克雷德的手下活捉几个法蒂玛俘虏,从他们嘴里得知,这些牲口是用来引诱十字军的。
原来,十字军贪得无厌的恶名已经漂洋过海,传到北非。沙罕沙圈了很多牲口准备打仗时放出去,在十字军争抢牛羊的时候,法蒂玛军发起冲锋,打纪律涣散的十字军个措手不及。这的确是条妙计,可是沙罕沙对十字军的动向一无所知,措手不及的应该是他。
1099年8月12日清晨,探马向带头大哥们报告法蒂玛军驻扎的确切位置。
第一次东征的最后一战,或者更应该说是收复圣地后的第一战——“阿斯卡隆战役”(Battle of Ascalon)在十字军和法蒂玛王朝之间展开。
沙罕沙未料到十字军突然出现在面前,他仓促布阵,迎击敌军。双方首先用弓箭对射,随后展开肉搏。
沙罕沙把法蒂玛重骑兵留作预备队,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给敌人来个坦克大冲锋。尽管法蒂玛军人数众多,但是混编军队在士气如虹的十字军面前不堪一击,没等坦克上阵,战斗就已经接近尾声。
法蒂玛军四散逃窜,沙罕沙带着惊慌失措的军队一路逃回阿斯卡隆城内。一些法蒂玛士兵像没头的苍蝇找不着东西南北,老雷追在他们ρi股后面一直往大海里赶;另有一些法蒂玛士兵施展灵长类动物的本能,像猴子一样爬到树上,被十字军弓箭手一顿乱箭射成刺猬;还有一些在逃到阿斯卡隆城门口的时候,就成了刀下之鬼,死尸堆满城门外。不出几个小时,法蒂玛军就损失一万两千人。
大获全胜的十字军在法蒂玛军放弃的营寨里过夜,他们如鱼得水,在附近大肆洗劫一番,所获颇丰。
次日清晨,十字军得到消息,沙罕沙已经带着援军趁夜坐船逃回埃及。阿斯卡隆守军表示愿意投降。盛大的庆功仪式过后,戈弗雷和老雷又吵起来,争吵的原因还是为了那个老套的问题“阿斯卡隆到底归谁”。
阿斯卡隆守军听说十字军的带头大哥们大争大吵,觉得这群家伙入城以后也没自己好果子吃,便拒绝投降。带头大哥们一看敌人不愿投降,除了感觉沮丧之外,也没再攻城。他们的目的是收复耶路撒冷,现在目的达到了,在不起眼的阿斯卡隆浪费时间、牺牲士兵不值得。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十字军撤回耶路撒冷。事实证明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滴,阿斯卡隆很快便得到兵力补充,它离耶路撒冷仅一天路程,成为此后法蒂玛王朝每年向耶路撒冷进攻的前哨基地。在随后的几年里,大战小战无数战役在阿斯卡隆附近爆发,一直持续到1153年。
【十字军国家】
大部分骑士认为他们已经光荣履行完收复圣地的誓言,带着抢来的财物返回欧洲,只有一百多名骑士留在耶路撒冷。
十字军随即建立耶路撒冷王国(Kingdom of Jerusalem,1099—1291年),领导当然是那个不肯称王的圣墓保护者戈弗雷。按照欧洲国家的模式,十字军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若干封建国家:
伊德萨伯国(County of Edessa,1098—1149年),建立者鲍德温;
安条克公国(Principality of Antioch,1098—1268年),建立者博希蒙德;
的黎波里伯国(County of Tripoli,1102—1289年,老雷后来终于攻陷的黎波里),建立者老雷。
这三个公国、伯国名义上都是耶路撒冷王国的附庸,所有这些国家统称为十字军国家(Crusader states)。十字军国家还有一个统称叫“海外”(Outremer),有时候这个词也被用来称呼黎凡特(Levant)、叙利亚或巴勒斯坦。
戈弗雷担任圣墓保护者一直到1100年,他兄弟、伊德萨伯爵鲍德温在老哥死后迫不及待地冲到圣地,他凭生跑得从来没这么快过。鲍德温以接收大员身份接管耶路撒冷王国,成为第一任耶路撒冷国王,是为鲍德温一世。鲍德温成为两个十字军国家的缔造者,这次东征最大的赢家。
十字军占领的很多地方没再回到拜占庭手里,阿历克塞也不算吃亏,穆斯林和十字军打得一塌糊涂,他混水摸鱼,乘机夺回不少土地。
其实,在这次东征中,真正得到实惠的不是建立国家的十字军,也不是捞回领土的拜占庭,而是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人。他们不动刀兵就打通了东西方商路,东方的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商人们大发洋财。
这些商品极大影响了西欧的文化和经济,随着东征的继续,西欧在各方面逐渐缩短与东方的距离。
第一次东征以十字军的前面胜利而告终,但是尘埃并未落定。穆斯林的战车岂会就此停住,阿斯卡隆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冤冤相报永不了,自此,一段人类历史上的大浩劫在地球上演了近二百年之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