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血迹斑斑、蓬头垢面的俘虏来到老萨营帐,老萨慷慨大方,看在盖伊是国王的份上,赏了一杯冰水。
盖伊把高脚杯递给身边的雷纳德,年已六旬的雷纳德舔了舔起皮的嘴唇,一饮而尽。老萨突然变了脸色,指着雷纳德说,寡人没给你水,你怎么敢喝,这是对穆斯林好客的侮辱。
老萨是在找借口,因为雷纳德这老家伙践踏了和平协议。面对死亡,雷纳德只说了一句:“国王们就是这么干的。”(原文为:kings h*e always acted thus.)言下之意是,践踏和平协议对国王们来说可是家常便饭。
愤怒的老萨亲手砍掉这个惯犯的脑袋,盖伊吓得瘫软在雷纳德尸体旁,不住地摇尾乞怜。
老萨不是刽子手,他让盖伊起来,说:“真的国王绝不互相残杀。”(原文为:Real kings do not kill each other.)这一段和《天国王朝》里演得完全一样。
翌日,伯爵夫人献出太巴列内城,老萨没为难这个妇道人家,允许她带着家人和所有财产返回的黎波里。
战役后的第二天,当被俘的圣殿骑士和医院骑士被问及是否愿意加盟*教时,一小撮人还真的愿意,他们以后也真的成了虔诚的穆斯林。对他们来说,能活命信啥都行。另外一些十字军表现得相当勇敢,纷纷要求速死。
老萨把圣十字架修好,护送到大马士革摆起来,宣扬自己的战功。被俘的贵族们在大马士革的监牢里享受着异教徒提供的牢饭。后来,很多贵族被赎出,这才摆脱牢狱之灾。
【备战】
哈丁惨败之后的十字军国家像撒气的皮球,阿克、纳布卢斯、阿斯卡隆等要地全被老萨包圆儿。
耶路撒冷陷入阿尤布王朝的封锁圈。
巴里安和雷蒙德三世都是负责任的男人,但是方式不同。雷蒙德三世顾不得圣地安危,跑回的黎波里,照顾自己的领地去也。巴里安为了救出还在耶路撒冷的老婆孩子,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找老萨疏通一下。
在阿斯卡隆,巴里安见到老萨,老萨同意巴里安的请求,允许他进入耶路撒冷,也同意他护送老婆孩子前往的黎波里,还发誓绝不袭击他们。
令老萨想不到的是,他的慷慨给自己制造一个大麻烦,征服圣地的最后旅程走得无比艰辛。
巴里安进入耶路撒冷,王后茜贝拉、耶路撒冷主教希拉克略,以及全城百姓都把他当成救世主,恳请他留下来保护圣地。
好男人巴里安怎么会拒绝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他放弃了和老萨达成的协议。
这时候,老萨派来的劝降使团抵达耶路撒冷。巴里安让使团转告老萨,自己将肩负起保护圣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话间颇有些难为情。老萨叹口气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有意思的是,老萨依然保持绅士风度,派专人把巴里安的老婆孩子安全送到的黎波里,让巴里安了无牵挂地和自己对阵,仁义啊!
摆在巴里安面前的是乱糟糟的圣地,每天都有大量难民涌入,总数已达两万人。
老萨正从叙利亚和埃及调集重兵,耶路撒冷被围攻是迟早的事。巴里安命人储存尽可能多的食物和资金,做困兽之斗。
骑士是中世纪战争的中坚力量,巴里安手下只有不到十四名,为了增加士气,他让六十名正在受训的骑士“提前毕业”。
巴里安现在是耶路撒冷城里爵位最高的领主,在穆斯林的史书里,把他看成是国王,这场耶路撒冷保卫战是两位君主之间的较量。在我看来,它更是一场君子之战。
【耶路撒冷保卫战】
老萨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他终于来了,这个早就应该完成的心愿却一直拖了十几年,老萨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老萨并不想动武,他看中的是圣地,对杀人没兴趣。老萨许诺只要巴里安让出圣地,他决不搞流血事件,俺和你们十字军不是一路人。
狂热的耶路撒冷人不愿把圣地交给穆斯林,他们发誓要和穆斯林决一死战,即使捣毁圣地,也不让穆斯林“糟蹋”。另一个促使他们坚持这种信念的理由是,基督徒收复圣地已近百年,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耶路撒冷人,他们不愿背井离乡。
抛出的最后橄榄枝被折断了,老萨很遗憾地摇摇头,到时候玉石俱焚就别怪寡人啦。
1187年9月20日,《天国王朝》里的“耶路撒冷之围”上演了。
耶路撒冷城有两个战术重点,一个是著名的大卫塔(Tower of D*id),另一个是大马士革门(Damascus Gate)。
阿尤布军向这两处发起猛烈进攻,弓箭手不断向守军倾泻羽箭。阿尤布士兵抬着云梯,蚁附登城。高大的攻城塔轰隆隆推进到城墙下,但是每次都被守军击退。阿尤布士兵坠城如猬毛,守军将热油倾盆倒下,一支火把随后甩出,“噗”一声,城下一片火海,叽哩哇啦惨叫之声响彻四野。
六天过去了,耶路撒冷仍在基督徒手里。
老萨本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巴里安竟然挡住了自己的狂攻。他有些着急,再次审视这座城堡,终于发现一处突破口。他把营地转移到橄榄山,这里的城墙比较单薄。
攻城锤、石弩、投石机、弓箭弩箭,品种繁多的中世纪远程武器连绵不断地射向城墙和城头,三天后,一段城墙坍塌了。
阿尤布军潮水般涌向缺口,在这块不大的空间里,双方展开肉搏,战斧起舞,血肉横飞,死尸在缺口处堆成小山,阿尤布军始终无法踏入城里半步。
阿尤布军毕竟人马众多,巴里安高价悬赏,希望有人加入守城队伍,可是能拿起刀枪的人屈指可数,现生孩子肯定来不及。
城里百姓那股誓死守城的劲头已经荡然无存,绝望飘游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牧师们赤着双脚,围在城墙附近不住地祈祷,就像当初攻占圣地时那样。在加尔雅略山(Mount Calvary),妇女们把孩子深深浸在冷水里,然后剪短他们的头发,希望用这种传统方式平息上帝的怒火,让圣地逃脱一劫。
这些什么用都没有,耶路撒冷迟早会陷落。
【谈判】
9月末,绝望的巴里安出城投降,希望老萨别因为自己背约而进城屠杀。
就在这时,阿尤布王朝的黄旗Сhā上耶路撒冷的城头。老萨欣喜若狂,心想你来得也太晚点儿了。
正在老萨得意的时候,黄旗飘飘荡荡落到城下,守军将攻上城头的敌人赶了下去。
老萨郁闷地接受巴里安的投降,两人约定和平移交圣地,老萨绝不像过去十字军那样搞大屠杀。
但是老萨提出条件:城里百姓的命可以留下,不过要破点财,用钱赎命,交不起钱的,对不起,都去给老子当奴隶。
经过讨价还价,老萨把价格一降再降,给巴里安打个八折,说你就一次给十万金币,全城人可以自由离开。
十万?金库里根本没那么多钱。金雀花亨利捐的款大部分都在哈丁战役里花在雇佣军身上。巴里安又据理力争,用仅剩的三万金币救了七千人。
【收复圣地】
10月2日,围攻十三天后,老萨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霄。
巴里安把大卫塔的钥匙交给老萨,老萨的绅士风度始终不减,饶了一些交不起赎金的人,还允许主教希拉克略转移圣徒遗骨。
老萨进入耶路撒冷没杀一人,没烧一房,这与当初十字军大开杀戒形成鲜明对比,也算是对十字军的一种讽刺吧。
老萨的弟弟向哥哥要了一万名奴隶,随即把他们释放。最后,老萨慷慨陈词,宣布释放所有老百姓,没要一分钱。
在巴里安、医院骑士和圣殿骑士率领下,老百姓分成三路失魂落魄地走出圣地,离开家园。巴里安来到的黎波里,和妻儿团圆。
在东方,耶路撒冷王国手里只剩下泰尔(Tyre)一个地方,其他的全被阿尤布王朝攻占。
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成了圣殿骑士团总部,磐石清真寺成了基督大教堂。
老萨拆除磐石清真寺金顶上的十字架,有人建议拆毁圣墓大教堂,老萨没同意,反而允许基督徒管理圣墓大教堂。
老萨宣布大家都可以到圣地朝拜,耶路撒冷成了各派教徒的主题乐园。
可是,丢了圣地,基督徒们会善罢甘休吗……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