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62 第四次东征!一次串门引发的血案

62 第四次东征!一次串门引发的血案

【条顿骑士团】

1198年,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Teutonic Knights, 1198年活跃至今)成立了。

同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一样,条顿骑士团只是个简称,它的全名老长了,叫“耶路撒冷德意志圣玛丽医院骑士团”(Order of the House of St. Mary of the Germans in Jerusalem)。

众所周知,条顿骑士团是由德国人组建的军事修士会,但是德国人不这么叫它,而是称之为“德意志骑士团”(German Order)。

条顿骑士团的前身是一些来自德国吕贝克(Lübeck)和不来梅(Bremen)的商人于1190年组建的医疗组织,目的是为旷日持久的阿克之围提供医疗保障。两年后,教皇认可这个医疗组织,并授权修道士奥古斯丁•鲁尔管理。

1198年,按照圣殿骑士团的模式,军事修士会摇身一变,成为条顿骑士团,其带头大哥也称为大团长。它的使命是保护朝圣者,帮助伤患,保护圣地,在全宇宙范围内捉拿异教徒。口号是“帮助,守卫,救治”(Help, Defend, Heal),总部设在阿克。

条顿骑士的着装与其他两大骑士团不同,也是别具特­色­:身穿白­色­战袍,胸前绘有黑­色­十字架。条顿骑士团的纹章是一个扁形十字架(cross pattée),这种十字架后来作为一种装饰图案演化成德国的铁十字(Iron Cross)。

【热闹的1202年】

1202年,地球上格外热闹,有几个关键词特别引人注目:地震、宝剑骑士团、数学、小丑、铁木真……

一、叙利亚又发生大地震,这倒霉地方;

二、宝剑骑士团(Livonian Brothers of the Sword)成立;

三、意大利数学大师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1170—1250年),学数学和计算机的朋友对这位大神肯定不会陌生,就是发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那位,他在这一年出版著作《计算之书》(Book of Calculation),把“零”这个神奇的*数字(*人对世界的一项伟大贡献)介绍到欧洲;

四、扑克牌里有大王和小王,其实那不是“王”,是在宫廷里给王室贵族表演杂耍的职业演员——小丑(jester)。小丑也是在这一年第一次出现在欧洲宫廷里的,给死气沉沉的王宫大内带来些许活跃气氛。

五、蒙古大草原上,铁木真(Temüjin)联合王罕(Wang Khan)于前一年大败札木合(Jamuka)的联军后,又带领部众在这一年全歼塔塔尔人(Tartars)。若­干­年后,欧洲将为蒙古大军的到来感到震撼。

在这一年,最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Fourth Crusade,1202—1204年)。阿弥陀佛,又要东征?-_-!,第三次东征刚结束十年,第四次又开始啦。

【国际形势】

上次东征失败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一些变化:

西欧对派遣十字军到东方的热情再次跌到谷底。

十字军国家手里只剩下几个地中海沿岸的城堡,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转移到阿克,在穆斯林势力包围中苦苦挣扎;前任国王盖伊在塞浦路斯岛——自己的小王国里享受着海风,但他的心在流血。

除此之外,叙利亚和埃及全部掌握在阿尤布王朝手中。老萨的弟弟萨夫丁(作为代表和狮心王谈判的那位老兄)力挽狂澜,打败自相残杀的侄子们,结束内乱,成为阿尤布王朝的一把手。

【教皇的私心】

德国皇帝亨利六世趁西西里国王新丧,轻易攻入西西里岛。亨利六世的媳­妇­是西西里开国国王罗杰二世的女儿——康斯坦斯(Constance of Sicily),因此他名正言顺地成为西西里国王,实现对西西里岛和南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教皇国变成处于德国霍亨斯陶芬王朝南北夹击之下的孤岛,自卡诺莎雪地求饶事件以来,神权从来没这么疲软过。

富饶的意大利充实了德国国库,可是过分膨胀带来的恶果是,亨利六世要想同时统治德、意两个国家绝非易事,考验他执政能力的还是那个古老问题:如何压制各地野心勃勃的爵爷们。

可惜,亨利六世没能尽展才华,三十二岁就英年早逝,留下幼子腓特烈二世。对霍亨斯陶芬王室来说,问题变得尤为严重,爵爷们趁机大脑特闹,皇权遭到削弱,这就给教皇提供了可乘之机。

英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是最著名的法学家出身的教皇,而且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他深受教皇统治理论的鼓舞,采用各种极端方式对付“不归王化”之人。

英诺森三世在亨利六世驾崩不久后上台,时代给了他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恢复神权成为他奋斗的终极目标,教皇的权威也将在他统治时期达到巅峰。

那么如何抬高教皇地位呢?当然是再次组织十字军东征,夺回圣地。如果说前几次东征还带有那么点儿“大公无私”­精­神的话,那么这一次完全出于教皇的私心。

和前几位忽悠东征的教皇不同的是,英诺森三世不仅是个搞宗法研究的,对军事也颇有心得,他亲自制订出一套作战计划:首先攻占埃及,再以埃及为前哨,进攻圣地。

这个计划看上去还不错,不是不错,而是相当不错。请大家展开地图或者打开Google Earth,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到底不错在哪里。

首先,只要走地中海就可以方便地到达开罗附近,那里离耶路撒冷不远。因此,走海路比走陆路快捷,还不用招惹不着西欧人待见的拜占庭。

其次,埃及是个粮仓,有了它,不愁军队没饭吃,温饱可是远征的最大问题。

再者,开罗是阿尤布王朝的龙兴之地,攻占那里可以在政治上和­精­神上对敌人进行双重打击,到时候萨夫丁就得去­精­神科挂号了。

最后,如果十字军国家愿意配合的话,必能令阿尤布王朝首尾不得相顾。(萨夫丁统治时期,阿尤布王朝和十字军国家挺和谐)

怎么样,不错吧。在理论上的确不错,这一作战计划也将成为以后数次东征的指导思想。但请各位注意,这只是理论上的!

英诺森三世想到做到,他发出教令,号召各国组织十字军东征。君主们让教皇很受伤,大家都在自扫门前雪,没闲工夫理他:

在德国,巴巴罗萨的小儿子、士瓦本公爵菲利普把侄子腓特烈二世和嫂子踢下王位,自己在几位亲王拥立上出任德国国王,英诺森三世兴风作浪,推举狮子亨利之子奥托四世(Otto IV)当国王,如此一来,正如老家伙预料的那样,德国乱上加乱;在英法,残暴的无地王约翰令金雀花王朝的贵族忍无可忍,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又因利益问题与无地王约翰闹翻,致使英、法战火不断。

这三个最有实力的国家都不参与,东征还怎么搞。

每次东征都是大忽悠上班的时候,这次也不例外,西欧总有那么几个人愿意充当这个角­色­,已经是第四次东征了,他们还是那么有市场。

有个叫富尔克(Fulk of Neuilly)的修道士肩负重担,在各地大肆吹风。在富尔克的“敦敦教导”下,香槟伯爵提伯(Thibaut)组织起一支十字军。不巧,提伯没等出发就死了,东征还得继续,统帅换成意大利人、蒙费拉侯爵博尼费斯(Boniface of Montferrat)。

英诺森三世笑了,自己的老脸终于有了光,有人挑头东征,不愁没有后来者。

【一分钱憋倒英雄汉】

进攻埃及,走海路最方便。英诺森三世的书信像雪片一样飞到威尼斯、热那亚,还有其他一些城市国家,协商搞一支舰队。热那亚对东征不感冒,经过长时间磋商,威尼斯终于同意派舰队运送十字军。

英诺森三世又笑了,威尼斯舰队是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海上力量,有他们帮忙,哼哼!英诺森三世笑得太早了,很快你老脸上就会再添几道皱纹,挨几个大嘴巴子。

十字军里有四千五百名骑士,九千扈从,和两万步兵,士兵、战马着实不少。威尼斯总督扳脚趾头数了数,自己手头的战船和水手根本不够用,怎么办,现场DIY战船、临时招募水手吧。

花了很长时间,战船和水手全部到位。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东征就要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博尼费斯兴致勃勃地准备出海,设想着到埃及以后金怎么淘,美女怎么抢。这时候,威尼斯总督来了,搅乱博尼费斯的白日梦。

威尼斯总督说,我们造了这么多船,招了这么多水手,可是花了不少钱,不好意思,这笔费用得你们出,一共八万五千银币,拿钱来吧。

博尼费斯攒­鸡­毛、凑掸子,还欠人家五万一千银币,差老鼻子了。

威尼斯总督不­干­了,你不给钱就别想出海。

也难怪他上火,威尼斯的钱都花在战船和水手身上,财政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当时威尼斯包括老幼­妇­孺在内才六万人口,充当水手的竟然有两至三万人。这么多人随军出征,威尼斯的经济那就更吃紧啦。出征的都是年富力强的大老爷们和大小伙子,这可是出去玩命,弄不好威尼斯将会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博尼费斯眉头一皱、两手一摊,我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看怎么办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