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80 重生!拜占庭复国

80 重生!拜占庭复国

“拜”字似乎受到真主和上帝两位大神的祝福,继黑炭头拜巴尔在1260年成为苏丹后,拜占庭在1261年又夺回君士坦丁堡,成功复国。

【想当初】

第四次东征结束后,君士坦丁堡变成拉丁帝国的首都,成为十字军的乐园。

不管当初西欧各阶层对血洗君士坦丁堡事件抱有怎样的想法,事实证明,拉丁帝国的建立无疑给西欧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

拉丁帝国获得拜占庭四分之一的领土;威尼斯控制爱琴海诸岛,掌握海上霸权,在君士坦丁堡的贸易特权也在拉丁帝国延续下来;曾怒斥十字军血洗君士坦丁堡的教皇脑筋急转弯,十字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堂而皇之地得到罗马教会的认可,教皇们现在的想法是:基督教大分裂终于有了结果,天主教战胜东正教。

就连听到十字军血洗首都消息的拜占庭农民也各个鼓掌相庆,他们认为十字军是在伸张正义,谁让住在城里的官儿老爷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呢,活该!

十字军本来应该利用这种情绪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可是他们除了对打劫颇有心得外,在治国方面毫无经验。

笑容很快便从“沦陷区”拜占庭农民的脸蛋上飞走,在十字军眼里,他们就是一群亡国奴,毫无人格可言。拜占庭人对拉丁帝国的仇恨与日俱增,和定居那里的西欧人冲突不断。

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十字军又犯了低级错误,他们走极端路线,把“沦陷区”拜占庭人的土地统统收归中央,这更激化了拜占庭人和西欧人之间的矛盾,拉丁帝国管理层更是被拜占庭人形容成“奴隶成­性­”。

所有这些都证明拉丁帝国打一开始就注定是个失败的国家,拜占庭政府的遗老遗少们借机成立三个拜占庭国家: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君主专制国、特拉勃森帝国。

【一大堆“罗马帝国”】

说来挺搞笑,此刻世界上竟然有一大堆自称是罗马帝国的国家: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拉丁帝国、拜占庭国家。

德国为啥自称是罗马帝国,咱们前文讲过,在此不再赘述;拉丁帝国皇帝认为自己攻占东罗马帝国(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有充足的理由这么称呼;虽说是流亡政府吧,但拜占庭国家的君主们认为自己才是正统,这也是秉承了拜占庭世代相传的观点。呵呵,这都是罗马文明的魅力惹的祸!

一大堆“罗马帝国”自吹自擂还不是最搞笑的是,让人笑到极点的是,它们的版图里没有一个包含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

坐镇罗马城的教皇国恰恰是最不能自称罗马帝国的,因为罗马帝国是个世俗国家,如果教皇国这么称呼自己,无疑是在否认统治的神圣­性­,这和自己猛抽自己嘴巴子没什么区别。

【米海尔八世】

自血洗君士坦丁堡之日起,拉丁帝国及几个附庸、三个拜占庭国家、保加利亚、罗姆苏丹国就把近东搞得乌烟瘴气,战火连绵不断。

拜占庭国家里,尼西亚帝国是最有生命力的一个。在建立者狄奥多西•拉斯卡里斯(Theodore Lascaris,1205—1222年在位,即狄奥多西一世,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三世的女婿)、二代皇帝约翰三世(John III,1222—1254年在位,狄奥多西一世的女婿)努力下,尼西亚帝国逐渐形成对拉丁帝国的合围之势。

三代皇帝狄奥多西二世(Theodore II,1254—1258年在位,约翰三世之子)受过良好教育,毕生专注于科学和艺术。

狄奥多西二世是个短命皇帝,只当了四年皇帝就病倒在床,奄奄一息。其子约翰四世(John IV,1258—1261年在位)只是个八岁的小娃娃。

按照历史惯例,下面是摄政大臣出场时间。狄奥多西二世给小儿子安排了两位摄政:宠臣乔治•墨匝隆(George Mouzalon)、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尔塞尼乌斯•奥托里安(Arsenius Autorianus)。

乔治是狄奥多西二世跟前的大红人,以第一宇宙速度爬升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墨匝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转瞬间变成尼西亚帝国的大宅门。

乔治沐猴而冠彻底惹怒了反对派,他们认为正是狄奥多西二世那些“惹人反感”的政策制造出乔治这样的暴发户。

乔治对自己四面楚歌的处境十分清楚,为了自己能突出重围,他在狄奥多西二世咽气前,要求反对派发誓——亲密团结在以乔治为核心的墨匝隆家族周围。

西欧的这一套对怒火中烧的反对派毫无作用,狄奥多西二世死后第三天,乔治和他俩兄弟就被反对派暗杀,上天继续陪王伴架去也。

几个月后的元旦,即1259年1月1日,拉丁雇佣军统帅米海尔•巴列奥略(Michael Palaeologus)——反对派的带头大哥,在同盟热那亚帮助下成为约翰四世的共治皇帝,是为米海尔八世(Michael VIII, 1259—1282年,又译作迈克尔八世)。

米海尔八世雄才大略,立誓完成历代尼西亚皇帝的夙愿——杀回老家去,让拜占庭这个名词再次出现在历史课本里。

【佩拉岗尼亚战役】

同年,阿凯亚侯国(Principality of Achaea,1205—1432年,拉丁帝国的附庸)的领导威廉二世(William II)娶伊庇鲁斯君主米海尔二世(Michael II,又译作迈克尔二世)之女为妻。

通过联姻,阿凯亚和伊庇鲁斯结盟。不久,西西里王国也加入进来,形成针对尼西亚帝国的铁三角。

1259年9月,尼西亚帝国入侵塞萨利(Thessaly),铁三角的联军迎击尼西亚军,打响“佩拉岗尼亚战役”(Battle of Pelagonia)。

这天,威廉二世、米海尔二世满心欢喜地接待尼西亚军的一名逃兵,从他嘴里可以知道翁婿俩不知道的敌情。

次日清晨,威廉二世找老丈人商议对策,可不仅米海尔二世不知所踪,就连其麾下的伊庇鲁斯士兵也一个不见。

就在威廉二世把五指Сhā进头发做冥思苦想状时,探马来报:敌方阵营里竖起伊庇鲁斯国旗。威廉二世这才反应过来,噢,老小子你背信投敌啦!

米海尔二世为什么临阵倒戈?这还要从翁婿俩接见逃兵讲起。俩人迫不及待地询问逃兵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尼西亚军有多少人马。逃兵回答说数不清。

俩人根本不信,出帐一看,差点吓成小儿麻痹后遗症。只见对面山顶树林里白糊糊一片,人头时隐时现。

郁闷的同时,俩人又问第二个最关心的问题:敌军指挥官是谁。逃兵回答道:狄奥多西•杜卡斯(Theodore Ducas)。

米海尔二世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狄奥多西•杜卡斯可是他新兄弟,米海尔二世也姓杜卡斯。逃兵又给翁婿俩提供了一条消息:狄奥多西抱怨米海尔二世不顾兄弟情义,竟然同室­操­戈。

入夜,米海尔二世越想越不妙,手足相残的罪名暂且不说,尼西亚军人马众多,这仗根本打不赢!

现在是做抉择的时候,是战是降?要死要活?良鸟应该择木而栖,否则连鸟人都可能做不成,米海尔二世不假思索地就选出正确答案。

另一个促使他叛变的原因是,他那个宝贝私生子总和威廉二世吵架。就这样,米海尔二世趁夜拉着队伍投诚到尼西亚军中。

威廉二世的脑袋顿时像是被驴踢了,嗡嗡的。他没功夫骂老丈人不仗义,急着打退堂鼓。有个将领提醒他说,尼西亚军不可能数不清,别被忽悠了。

的确,从军队制度上来说,尼西亚帝国继承科穆宁王朝的特征,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科穆宁中兴时期相比。据记载,尼西亚帝国最多可动员兵力只有两万人,此时与威廉二世对阵的只有六千左右。

其实那名逃兵是狄奥多西派去诈降的。山顶那些白糊糊的是成群的绵羊山羊,时隐时现的人头都归当地农民所有,他们是狄奥多西调来布迷魂阵的。

做完市场分析,威廉二世重拾信心,立刻下令布阵出战。狄奥多西虽然没把威廉二世忽悠走,但把自己那个糊涂兄弟忽悠叛变,瓦解了敌人势力,计谋可谓大获全胜。

两军对阵,分外眼红。威廉二世麾下的德国部队率先展开进攻,杀向尼西亚军里的德国雇佣军。恶战间,德国部队指挥官被祖国同胞劈于马下、送回老家。

见首战失利,威廉二世又派出骑兵发起冲锋。尼西亚军中的匈牙利弓箭手让蜂涌而来的阿凯亚骑兵全部变成刺猬。随后的战况一边倒,阿凯亚步兵逃走了,缺少保护的阿凯亚骑士投降了。

慌不择路的威廉二世一头扎进­干­草垛里,死活不露头。可是尼西亚士兵还是从颤抖的稻草里把他拎了出来。

威廉二世被迫放弃一些战略要塞才获释放,而阿凯亚侯国,这个西欧人在希腊建立的最强国家从此成为尼西亚帝国的附庸。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