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莹说:“嗯,旖旎的田园风光。。。。。。我喜欢呢。”
后学看起来一点也不在意这运河中的米船,也许他是放心聂浩然和东海八阵吧。石莹暗自寻思着。
后学接着居然讲起了良渚文化的历史来了,石莹听着是津津有味,船行进的速度简直是停滞不前了,她也喜欢地听着后学讲着:
“良渚,一个江南水乡的缩影。这里是“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耕稻故里,水乡世界。”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有人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石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有大量三角形石犁农具,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真是够能白糊的了。”石莹心里在嘀咕,不过,她还是很乐意后学在说话,更何况这是第一次听到的知识,尽管她在这经过了那么多次,但居然对此是一无所知,以前也没有听后学说起这些事,后学为何对这些感兴趣呢?后学的心中还有多少秘密?想到这,石莹悄悄地向后学瞄去,眼睛忽闪忽闪。。。。。。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