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琅琊惜 > 倒塌

倒塌

险象

看她笑得如此的甜蜜,想必万千宠爱独占一身,这大宋的后宫,居然是一个亡国妃子独享圣恩,自己命薄,有缘结识天子,却无缘陪伴侍奉,造化弄人啊,想当初与他相遇时才年华二八,一晃十几年啊,自己最终守得只能在佛堂念佛吃斋,尘世间的情和爱老天注定与我无缘,这一生,都是白活了……

女子起身行礼,与皇上作别。

胤叹口气,道:“那庵堂朕回头修葺一新后,再做打算,暂时,只能委屈妹妹了。”

女子淡淡一笑,行礼,转身随宫女飘飘而去。

见她走远,胤搂着我,笑道:“悄悄进来,用意何在?”

“哪敢在皇上面前别有用心啊。”轻轻别过脸,稍稍推开一点他的身体,胤最喜欢的是欲迎还拒的娇羞。

“还敢说不是,不怕犯了欺君之罪……”他的手开始上下游走。

“咯咯…。。”被扰得痒痒了,只好往里面躲去,最后倒在床上,正合了他的心意……

和赵匡胤相遇以来,记忆里就没有这个女子的印象,那她,究竟是谁?看样子,和胤的关系胜似兄妹,来寝宫,竟然可以随便出入,像这种待遇,就是妃子们,也不是谁就能做到的。她来找的皇上,还是皇上召见的她?不管是哪一方为先,目的何在?会不会背后有什么秘密,如果真有,万一对胤是不利的因素……那么,一定要先了解此人身份……心里疑惑越来越多,想来想去理不出头绪,也许,问个知情人,可以查出点端倪。

问谁合适呢?大内总管王继恩?不行,他这人面上和和气气的,好象慈善得很,但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给人感觉内心不太踏实,何况,他是皇上身边的人,口,自然是封得死死的,谁要从他口里知道点什么,没准他已经先通报给皇上了,不能让胤知道这件事,需要暗暗的进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问张永德?他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多年,俩人情同兄弟,当年柴荣在位的时候,他是赵匡胤的上司,按说,对胤的一切行踪了如指掌,也许,他知道那女人是身份,和胤的关系是什么,只是,现在他是胤身边的黑衣卫士,秘密执行很多不为人知的任务,如果这女子牵涉到其中某些秘密,以他的为人,他是不会说的,虽然知道他对王雪衣用情深刻,但效忠皇上,可以让他放弃一切,这,恐怕也是其中要做到了。

问赵光义?他从十几岁跟随兄长闯荡江湖征战南北,不说立下多少战功,但大小事经他眼发生的应该清清楚楚,如果说,胤的一切,谁是最了解的人,他是首要人选,不过,按当时的年龄,他小兄长十一岁,胤在二十来岁发生的事情,他能知道?那时他还是个小孩子啊。

……

老天,问谁呢?这天下能帮我的还有谁?

思索是件艰难的事情,特别是久居深宫后院了,很多外面发生的事情都不是自己看到的,通过旁人的描述,了解一点,时间长了,触觉开始迟钝了。

那么,谁是能帮我的人?

有了!这时候,只有他,能帮到我,并且无声无息,不会引人注意!

河北的正定,这里离开封城并不远,马车上颠簸一天下来,骨头跟散架了一般酸麻,好在,目的地终于到了,看着门口高高的匾额,上面俩个大字“高府”终于长出口气,到了!

是的,可以帮我的,只有高怀德。

自周世宗年代起,他就和赵匡胤一起浴血战斗,十几年过去了,经历了几番变化和起伏的他,相信对胤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尽管因为燕国长公主的去世让他驸马职位被削,但他对胤的忠诚一直不会因为这些而改变,如果有的话,那他就不是高怀德了!

敲门而入时,家仆早已通报了。

会客的厅堂里,高怀德正襟危坐的,迎接陌生的访客。

一身男人装扮的我,他怎么会一眼认出呢?

果然,他神­色­诚恳,做请坐的手势,道:“请问,先生光临寒舍,可是朋友所托?”

忍住笑,清清嗓子,道:“确实,在下有要事有求将军,只是---”说着,看看家丁。

高怀德明白,喝退下人。

“先生现在可直说了,不过高某有言在先,现如今高某一身轻松,涉及朝廷政事的要求,恕无能为力!”他从来都是直接爽快,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见四下无人,伸手拔去脸上的三缕胡须,见这古怪行为的高怀德眼睛瞪成圆形了!

“啊!”他惊讶的看着我。

见眼前的男人将胡须一一拔掉,是高怀德万万没有料到的,他惊讶至极!……

终于脸上舒服了,粘上些胡须,很不舒服,见他的样子,不由笑起来……

“将军,不认得本宫么?”脸上清爽了,很开心。

“啊,是娘娘!!!”他更惊讶了,但马上作礼,“微臣叩见贵妃娘娘!”

“这些俗礼咱们就免了吧,现在对着这身男装,将军不必多礼了。”

高将军仍然低头沉默,不敢抬头,我知道,他心里那件事还在那梗着,也许在他认为,再见我,对皇上是种不忠。

“将军,你放心吧,今日前来,皇上并不知晓,而是本宫有事前来求助将军……”见他尴尬,只好赶紧说点其他的让他自如些。

见我提到求助的话题,高怀德神情自然了许多,他挺直身板,疑惑道:“娘娘有事求高某?”随即他淡然一笑,摇头道:“高某如今闲居在家,不问朝中政事,只怕无能为力。”

“将军放心,本宫今日来,不为朝中政事,而是有关一件私事请教将军。”见他样子是想推却,不免有些泄气,只好直接切入主题。

“私事?高某从来不问旁人私事,娘娘恐怕找错了人。”他摆摆手,完全一副拒人千里的姿态。

见他明确表示拒绝,心里不免有些生气!于是激将道:“将军未免太过武断了,甚至都不知本宫所为何事,就俨然拒绝,若不是有关当今皇上的……”

听到“皇上”二字,他一惊,赶紧走到门口,四出观察有人在否,见四下无人,折身进来后,低声道:“娘娘能否小点声,事关皇上的话,被旁人听到,你我都要惹下大祸的。”

不是怕人知道背后议论皇上吗?好,我就利用你这点!

煎熬

“将军若是不肯帮我,那本宫只好大声喊了,若有人听见,传到皇上那里,这边独自承担就是,不麻烦将军!”用这招耍赖的方式,果然见效。

“唉,娘娘啊,为难高某了!说吧说吧,娘娘要问什么?”他叹着气,无奈的看着我。

“好,问你,早年间,皇上和一个女尼的可是什么关系?”

“早年间?从周太祖时,皇上就和高某同在军中效力,没听说有什么女尼和他有关系啊?”高怀德纳闷道。

哦?那就奇怪了,难道连高怀德也不清楚?

对了,突然想到,那时,那女子不会十八九岁就做尼姑的,也许,还没有出家呢。

“将军再想想,皇上那时,可有什么相识的女子?”

“相识的女子?那就不好说了,皇上在周太祖帐下之前,可是行走江湖好长时间,沿途会有什么奇遇,也说不准,不过,高某倒是听说过,皇上曾在行走江湖期间做过不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事,那期间发生过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娘娘为何追究此事,而不顾千里之远奔波劳顿?”高怀德诧异道。

“实不相瞒……”见他疑问,只好将前日的所听所见一一和盘托出。

“原来是为这事而来追究,娘娘对圣上的一片忠心,高某自愧不如,只是,按娘娘所说,那女子就算是皇上的旧相识,应该不会对皇上有不轨意图,相反,也是同娘娘一样,对皇上是用情之深。”他严肃道。

听他所言,也是,高怀德文武兼备,他的判断和分析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既然他这样认为,也在道理。

“娘娘请恕高某直言,倒是有些人,娘娘应提醒皇上多多小心。”略一沉吟,他坦然道。

“谁?”胤的安全是我最最关心的,为了他,哪怕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所能去保护。

“丞相赵晋和皇上胞弟赵光义!”他的话让我吃惊!赵光义我一直不喜欢,但是说到赵晋,好象没有道理。

“丞相可是对皇上忠心耿耿的人啊,想当初,跟随皇上戎马生涯多年,他在很多大事上的鼎力协助和出谋划策,是皇上至今最为信任的原因,难道他,会有不轨之心?”摇摇头,对高的提醒,我不太赞同。

“不轨倒不至于,但是赵晋的贪赃枉法皇上又知道多少,或者就算知道,是否暗自纵容不究?大宋的法律,难道能因为曾经有功就能藐视?这样的后果,是失去民心啊,难道不是较之不轨更严重的事实?……”高怀德神­色­有些激昂,他接着道:“至于皇上的胞弟,开封府府尹赵光义,据高某所知,这些年,他不惜任何手段,广泛结交天下豪俊之士,在他的幕僚中,不乏名贤大儒,更云集了一大批有各方面专长的才能之士,三教九流,僧道奇人,江湖术士,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必欲罗致于自己的羽翼之下,至于朝中大臣,约有半数都是他的心腹耳目……高某,也接到他的拜贴,只是一直未加理睬……娘娘只要细细思量,此等经营羽翼的做法,目的何在,眼下他还未到丰满之际,怕只怕将来……唉……”

他的一番话,令人真正惊讶了!原来,赵光义早已暗自结党营私,耳目遍布京城了,难过,他上次来芙蓉宫,一副万事通晓的样子,此人,真正是胤身边的危险!……

一刻都不想耽误了,只想赶紧回宫,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胤,让他作好准备,或者先下手去掉麻烦!拜别高怀德,一路又是颠簸,直奔开封而去……

本想了解一下那女子的下落和目的才来河北,没想到有了另外更大的收获,深居后宫,若不是今日来到高府,高怀德所言之事,当真一无所知,而皇上,却不知道他所面临的,是悄悄发展、越来越大的危险!

开封城里,丞相府。赵晋的心脏仍旧惴惴不安!皇上,会处罚他所见到的吗?或者说,皇上,会计较他最信任的手下,犯了他最忌讳的罪状吗?按皇上的脾气,只要是犯了大宋律法,不论王公贵族,都是一个字“罚”!可是自己是开国有功之臣啊,杀了我赵晋,一向注重口碑和民心的赵匡胤,肯定会担心落下枉杀功臣、兔死狗烹的历史罪名,最最重要的一点,当今开封府日益壮大的势力,面对胞弟赵光义的所为,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迟迟不做任何举动,就是念在兄弟情深之上;自己的存在,对抑制赵光义党,是有作用的,这朝中大臣,我赵晋的亲信也不在少数,能和赵光义公开叫阵的,也只有我赵晋,杀了我治了罪,就算对那些上书谏我贪赃的官员有了交代,但是,对赵光义势力的加强,无疑又暗中起了帮助的作用,就凭这点,皇上不应该杀我治罪!……

想到此,赵晋的心里稍微好受点,对付赵光义,是眼下唯一能让皇上继续起用和信任自己的原因!虽然我非皇上血脉亲戚,但正因为如此,我没有谋反篡位之心,自古无官不贪,只是些敛财过度的事情而已,对大宋的江山,我还是忠心耿耿的,仅凭此,皇上应该留我才是!而他赵光义,却是野心勃勃,天下人都能看到,其背后有什么打算,皇上智谋过人,又何尝不知?只是宅心仁厚,唉……

赵晋竭思虑­精­的在屋里思考着对策,怎么样可以让皇上继续信任自己。仅凭自己的力量,现在有点动摇不安,特别是这金子之事闹的,皇上也许有些看法了,需要其他的臣子来帮助自己,他想到了即将成为自己亲家的枢密使李崇矩!儿女即将结亲,这当然是头等的密友,他在皇上身边适当为自己说说话,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何况,他是当今军权大握之人,他的话,皇上不可能视若无视,对,就是他!

赵晋长舒口气,心情轻松下来。

回到后宫,问侍女,皇上可曾来过,回答来过一次,见娘娘不在,也没问什么就走了。还好,胤没有发现自己偷偷出宫,换了身衣服,真想马上见到他,只是下午一般都是他休息的时间,为了龙体安康,大家都不会去吵扰。罢,也许,明天他会过来。一天时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等等……

没想到,仅仅一天之间,发生了一件事,就令皇上在赵晋和赵光义之间偏离了平衡!

留祸

平心而论,赵晋和赵光义之间的矛盾,大宋皇帝赵匡胤还是明白的。

但是,他从内心来说,倒是乐意有两股势力暗暗较劲,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要高过谁,这样的较劲,正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场面,自己这个渔翁,随时都可以下手将它们拿掉,就让他们相持不下,倒也无妨,反正最后获利的,是自己这个大宋皇帝!所以,他们的明争暗斗,所有人都清清楚楚,都知道朝中大臣分两派,即丞相一边,亲王一边。但,身为大宋皇帝的赵匡胤,从来不多加偏袒或者刻意支持某一方,而是尽量让双方在各方面保持平衡!越平衡才越有资格争斗!越争斗才越有获利的机会!……

从正常的官场职位来论,皇帝下面就是丞相。而开封府尹,无论怎么算,也只是个知州而已,只不过做知州的人身份特殊,这个知州就意义非凡了,皇帝的亲弟弟,谁能比得过,丞相的官位再高,也是外人,关起门来一家亲的,还不是皇上血脉相连的赵氏家族,所以,尽管开封府府尹从官阶上来说,远远不如丞相位高权重,但只要,赵匡胤不在京城时,赵光义就帮着哥哥做了皇帝该做的所有决定。这是世人和其他臣子们无话可说的,这份信任,谁敢质疑?……

赵匡胤知道这些年,弟弟背着自己­干­了些什么,那些门罗众人的事情,早有密探将行踪底细汇报上来,他始终不想认为,那是一个危险!!!自己的亲弟弟,只是喜欢江湖结交,只是豪情所致,跟其他,也许扯不上关系,如果在这上面计较,倒显得自己疑心较重,影响兄弟之间感情,当初,母后病榻前,不是亲自许诺要好好照顾赵氏家族所有的人吗,不是发誓坚决不做兄弟之间相互残杀的事情吗……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他的敏感和理智告诉自己,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股不测之风在慢慢刮起……

赵晋身为一朝之相,是自己最为信任的臣子,大宋到今天,他的确功不可没!可是为何谦虚谨慎不能一生保持?眼下稍微太平盛世,就开始放弃清廉,贪欲敛财,真是令人失望!……

赵匡胤叹口气,缓缓踱到讲武殿外面,看着威严高大的皇座,心里充满了感慨!……

这时,太监总管王继恩过来禀报,“皇上,开封府府尹赵光义有急事求见!”

“哦,宣!”赵匡胤心里纳闷,按说,赵光义应该在城里巡视才是,现在急匆匆来求见,所为何事?难道有事发生?……

赵光义急匆匆过来,行过见面礼后,表情严肃的低声道:“皇兄是否知道一件事?此事事关重大,光义前来,即为此事。”

“噢,何事紧张,难道是城中出什么乱子了?”赵匡胤眉头皱了起来。

“皇兄有所不知,丞相赵大人和枢密使李崇矩马上就结为儿女亲家了!”赵光义凑近轻声道。

“哈哈,就为这事?那朕就送份贺礼不就是了,有什么紧急的……”赵匡胤大笑起来,还以为有什么紧急事情了,结亲家,是喜事。

赵光义严肃的面容并未因为皇兄的开怀大笑轻松起来,相反他的嘴抿得更紧了!

“皇兄只看到表面,并未看到内幕啊!”他也皱起眉。

大宋轮到赵匡胤抿紧嘴角了,他问:“结亲,有何内幕?”

赵光义叹口气,似乎在考虑说或不说,赵匡胤并不着急,他倒是想听听一门亲事会有什么内幕。

“皇兄,小弟不知该不该说,朝中都知,丞相与小弟之间,总有不和,此事若非事关重大,光义也不该冒昧前来禀报,只是,这其间的厉害关系,事关大宋江山,身为大宋江山赵氏血脉,怎能不将个中情况向皇兄禀明?只怕说了,又惹下背后……”他顿住,故意不说了。

赵匡胤知他是故意卖关子,不禁微微一笑,道:“你且说,无人说你什么。”

“皇兄,虽然赵大人与小弟向来不和,但是身为臣子,光义希望井水不犯河水,受皇上恩禄,为皇上分忧,其他的人的议论,不能分离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听到这,赵匡胤点点头,心想,光义看重兄弟感情,到底是一胞连带的兄弟,怎么说,也是血浓于水啊。

“可是赵大人就不一样了,先不说他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尊众臣之首,于己于人至少要有些分寸作个榜样才是,先不说他收受他人进贡财礼和买官进爵的贿赂有多少,光是这几年敛下的不义之财富可与国库相比,皇兄若是将他以贪脏枉法的理由法办了,国库不是大大充实一番了吗?这都罢了,只是他的贪心使然,可是和枢密使的结亲,可以将手中的权利扩大到将来皇兄都无法掌握的地步!自古军政分开,天下太平,如果赵大人和李大人结为亲家,那就真是做到了军政一家了!这其中的厉害,皇兄怎能不计较?……”

赵光义的话真的让赵匡胤大吃一惊!当然!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希望掌握政权最大的丞相跟军权在握的大臣勾结一起!

他不吭声了!低头沉思着,想着光义的话,但他并不混淆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光义的用心……当然也有真正因为结亲产生的其他目的,或者后果!……对于赵晋和赵光义之间,是该有个取舍了……他需要仔细的考虑!……

赵光义伸着脖子,在一边静静观察着皇兄,心里也瞬间想到很多很多……

赵匡胤踱来踱去,脚上鞋后的绳子松开了,拖在地上,他并未感觉到,仍在思索……

赵光义注意到了,蹲下身,伸手示意皇兄停住脚步,然后不紧不慢将赵匡胤脚上的绳子轻轻系好……

赵匡胤看着低下身子为自己系鞋绳的弟弟,一股亲情带来的疼爱涌上心头,他想起小时后带着弟弟在外面玩耍的种种,想起弟弟从成|人懂事起就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生死与共,想起母亲临死前的托付,想起身为兄长却无端怀疑一些可能一生都不会发生的事情……等等,看到眼前身材高大,英武成熟的弟弟,想到当年那个瘦小嬴弱,跟自己后面闯荡的男孩,心里一时感慨无数……他眼睛有点湿润了……

因为赵光义一个小小的举动!大宋皇帝赵匡胤作出了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决定!可惜,只有历史才能说明,他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此刻,谁的话,都不能改变他的心意!

他决定,为了防止外族人员野心膨胀,削弱丞相势力,势在必行!

可惜,我并不知道,其间发生的一切。

倒塌

见到胤,已是次日傍晚时分,胤心情愉快来到芙蓉宫,等待已久了,他来了,当然是极尽手段的让他舒服,这是花蕊能做到的,也是上官蜜能做到的。

胤不在乎面前的女子名字是谁的,花蕊也好,王雪衣也罢,在他心里,始终明白,上官蜜是真正让他喜欢的女子,叫什么名字,身体是什么样子,都不是最终让他在意的,上官蜜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和上官蜜拥有的奇特思想,才是真正吸引他的地方!他喜欢挑战新鲜的,好奇的,刺激的,与众不同的事物,名门闺秀王雪衣,亡国妃子花蕊夫人,都像面具一样是上官蜜的另一个面孔,他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人能够转换身份和躯体,灵魂却不变!其中肯定有许多难言的秘密,但是,既然她不解释,他也不想追问,保持心里这分好奇,令他倍感新奇,他甚至不想提到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她几年如一日般容颜不老,自己已经开始两鬓染霜,可她,仍是当初那个年方双十时的模样,还有,很多关于他的事情,她似乎有未卜先知的灵感……这世上没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没有什么神仙预测,除非是……他暗自笑了下,是不可思议的笑了……如果是妖,自己也认了,谁让这个妖偏偏打动了自己的心扉?谁让这个妖完全占据了自己的感情,如果是妖,不要揭开真面目罢,这样美好而神秘的相处,才是最刺激的……

胤摸摸伏在自己怀里女子的长发,笑了起来,眼睛眯着,想起很多久远前的事……

时机到了,必须跟他说明赵光义的危险­性­!他此刻的心情一定很好……

“皇上,臣妾有事要禀告,不知说还是不说。”知道胤不喜欢人家说话掐头去尾,采用这种方法,激得他一探究竟的心理。

“说吧,若是告诉朕,爱妃是天上下凡的仙女,那就不必说了,朕早就知道了,哈哈哈……”他的手轻轻抚摩着我的肩。

趴在胤宽厚结实的胸前,想了想,这是永远可以信任的怀抱,哪怕犯下天大的错误,都不会改变……于是细声道:“是有关皇叔的事情……”正欲往下说时,胤一挺身坐起来,一把抱住怀里的身体,将温热的­唇­压过来,激吻潮水般汹涌而来……只要是他不希望嘴­唇­发挥说话的功能,就会用吻的来制止……此刻,他并不想听我说下去,关于赵光义……

可是,怎么能不说呢,那些迫在眉睫的危险就像一把对准胸口的利剑,怎么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

“胤,”听到这声只属于我们之间的呼唤,他停下,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要出现了,很少这样称呼他,不是因为皇帝和妻子之间遵守的上下关系,而是,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叫过这个亲昵的称呼了,这世上,敢这样叫他的女子,只有王雪衣。

他乌黑的眼眸望着我,疑问渐渐加深,表情严肃起来,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但我知道,他在乎的是我要说出的话,他在等待。

“蜜儿,”他轻轻揽过我的身体,让两具身体靠得更加紧密,仿佛又回到当年还是武将和逃婚身份的时代,下巴抵住我的额,梦呓般道:“朕的蜜儿……”

眼眶几乎湿润,摸摸自己的脸,滑白细­嫩­的肌肤,依旧年轻美丽;再摸摸他的脸,粗糙,但是温暖,柔软,此刻紧贴着,眼泪汇流在一起……两颗经历数年折磨的心,却因为一句旧时的称呼,唏嘘不已……

“胤,蜜儿的生命都是你救的,今天冒死说一句话,希望哥哥不要怪罪,”见他没有任何不快,便接着道,“能不能把开封府府尹调去别的地方做官?”

赵匡胤的眼睛闭上,慢慢道:“朕明白你的心思,多虑了!”他加重语气在“多虑了”三个字上,意思是不要说了,想把赵光义支开,现在是不可能的。

把高怀德说的都告诉他,于是坐直身子,继续道:“皇上难道不知他现在拼命的丰满自己的羽翼,意在何为么?还有,”我停下了话头,说不下去了……

能告诉他,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吗?能告诉他,赵光义就是下一个宋朝的皇帝吗?或者能告诉他,他的寿命只有五十岁,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死于非命!!!……

能说出来吗?这一切?……

不能说,否则,我是谁,如何得知,怎么解释,真要乱套了,还有,泄露天机,不知道又会带来什么巨大的灾难!最恐怖的是,这灾难不知道会在谁的身上出现,现在和我至亲至爱的,只有他了……

如果注定花蕊要陪赵匡胤走完人生,那么,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去保护他吧!

赵匡胤奇怪的看着面前表情变幻的花蕊,心想:“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没说?”花蕊的表情瞬间的变化……是他无法理解的,更无法得知……

蜜儿总是会有神秘奇怪的想法!

“不要信任他!!!”面对胤探究的神情,只能这样说。

可惜,这句话太苍白无力了,大宋皇帝赵匡胤笑了,­妇­人之见,就算你是一片忠心护朕,可是,朝廷,政事,也不是你想那么简单,信任不信任,他又能怎么样,朕的江山是自己打出来的,谁也不能在朕的眼皮下面欺骗朕,赵晋是,光义也是,当然,光义是朕的亲胞弟,不能与旁人同等而论……

公元972年的一天早晨,丞相赵晋照例来到长春殿等待皇帝的召见,商议朝事,突然发现他的老朋友,即亲家李崇矩在原来的地方等候着皇上了。奇怪,是生病了,还是其他原因不能上朝?就在赵晋纳闷的时候,另一些大臣的议论才真正让他恍然惊醒!李崇矩被调离了枢密使职位!他是首辅大臣,竟然是从旁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怎么能不令人惊奇?莫非,皇上是有意回避自己,将李崇矩调离?为何要回避自己?皇上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庇佑的关系,为免说情,直接回避了,这是赵匡胤的行事风格,避开矛尖,圆滑的处理,他不想闹到大家面子上不好看,特别是自己,如果早知到有此变动,身为亲家,肯定是竭尽全力的劝阻皇上再三考虑,显然,皇上不想给自己机会说情!

赵晋心一凉,马上明白了,李崇矩被调离正是因为他们俩之间的关系犯了当今皇上的忌讳!军政一家!在赵氏王朝里,身为领军人物的皇上多次表示过,绝对不会再出现以往历史上出现的局面,乱,往往因为权力集中一处而出现!……

赵晋身上开始流冷汗了,但愿皇上不会延伸想到其他……

开封府里,赵光义等门下众客却在举杯欢庆,欢庆什么,没有人去问,大家感觉主人的心情是愉快,必定有令人愉快的事情发生了,至于是什么,谁也不想问,不能问。

从此开始,李崇矩连连降级,从当初的枢密使降到了左卫大将军!

赵晋彻底晕了,更要命的是,李降职的罪名是收受贿赂,理由简单,充分。而这,正是自己担心的,那十坛金子的事情,又像魔鬼一样浮上赵晋的心头,令他日夜寝食难安,算不准哪天皇上一发怒,将贪赃枉法的帽子直接戴他头上了!……

如果说赵晋还存在着一丝侥幸的话,那就是,他希望皇上明白,自己至少还能牵住赵光义的一点野心,当今的朝廷,能跟赵光义抗衡的,只有他---德高望重的赵晋了!虽然朝廷这期间对他的人脉网络进行了无情的削减,可是论起功劳奉献,赵晋是唯一能够盖过赵光义的人!

朝廷的事情,赵匡胤从来不在后宫说,后宫不许议政,是他定下的规矩!

可是,关于官员们之间的变化调整,总是有消息传出,那些个侍女太监们闲着无事,也会跟着议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