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佥宪过奖。”
  五拜之后,刘庆一身狼狈,灰溜溜离开。
  纵然咬牙,也不敢再置一词,唯恐被杨瓒坑害。
  三人走远,中军大帐忽传一阵大笑。
  杨瓒转过头,目光扫过,险些晃花眼。
  不得不感叹,文官看脸,武官养眼,着实是美好。
  大笑之后,张总戎重现愁容。
  杨瓒先是不解,待看过敕令内容,不由得眉间蹙紧。
  许别部内附。
  休战停兵。
  以护卫送别部额勒进京。
  仅这三条,足以让浴血拼杀的边军心冷。
  京城内
  朱厚照坐在乾清宫,想起日前早朝,文武以先帝施压,怒火难抑。
  猛然起身,挥袖扫过奏疏,抓住桌沿,竟将整张御案掀翻。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面对群臣,退一步不是有商有量,海阔天空,而是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该当如何?
  朱厚照的选择很简单,直接犯熊。
  子曰:父没三年,观其行,无改于父之道。
  圣人学说,宋儒注释,一个“孝”字压下,朱厚照避无可避,银牙咬碎,也只能妥协。
  弘治八年起,朝廷对草原的态度便是“优抚”。
  凡部落内附,无论怀揣什么心思,一概接纳。
  去年十二月,鞑靼叩边,兵犯蓟州。
  京卫边军打了胜仗,朱厚照接到战报,兴奋得整夜睡不着,在内殿蹦高。动静太大,差点被皇后拎着领子,一把丢上矮榻。
  翌日早朝,少年天子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计划,再来一场御前献俘。趁新年祭祀之时,报知先帝,告慰祖宗。
  哪承想,没等开口,就被群臣泼了一瓢冷水。
  先帝之策,在于优抚。
  兵祸不祥。
  今贼虏幡然悔悟,得饶人处且饶人,彰显仁道。
  如改先帝之策,善与不善,尽皆不孝!
  奉天殿中,文武滔滔不绝。
  朱厚照嘴唇发抖,手脚冰凉,脑袋嗡嗡作响。
  群臣终于找回弘治年间的风光,头顶圣人牌匾,手举宋儒经典,旁征博引,字字有据。少年天子怒发冲冠,双眼冒火,硬是没有办法反驳。
  怎么说?
  先帝之策不对,对草原鞑靼理当拳打脚踢,打死一个算一个?
  如果真这么说,奉天殿中怕会立即撞柱几个。
  三位阁老眼观鼻鼻观心,似两不相帮。
  这种沉默的态度,其实已在向天子表明,他们更倾向朝臣,希望继续弘治朝所行之道。
  究其根本,弘治帝下旨优抚,提议施行都需经内阁。今上登位不到两年,就要大刀阔斧进行更改,别说刘健谢迁,李东阳都有些皱眉。
  三人所想,非是完全压制天子,而是国库存银,府库存粮,以及边军战力。
  依递至文渊阁的奏疏,此战虽胜,也是惨胜。
  鞑靼四千骑兵叩边,耗去蓟州全部兵力,还要加上四千京卫,以及营州两屯。如狼烟不息,再起战事,万全、大同、太原、宁夏等边镇都将告急。
  天子承续大统,政未见兴,战事频起,实非祥兆。
  明知会惹来天子恼怒,三人仍达成一致,这一次,不能再任由陛下“胡闹”。
  连续数日,坐在龙椅上,朱厚照气得七窍生烟。几乎是抖着手,在圣旨上盖印。
  退朝之后,砸毁半个西暖阁,仍不解气。
  坐在御阶上,手托下巴,呼呼喘着粗气。
  正在瞪眼憋闷,想捋袖揎拳,到暖阁前挥几个胳膊,丘聚弯腰进殿,送上东厂的条子。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