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赛纳河上的桥与荣军院
巴黎给我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赛纳河了。
看巴黎的地图,塞纳河就像一道彩虹,拐了一个弧形大弯,从市中心蜿蜒流过。塞纳河全长777公里,流经巴黎市区13公里,河上横亘着36座年轮各异的桥,桥与桥之间距离仅数百米。这些桥几乎每一座都有动人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桥的建造风格以及用材各异,它们或古典、华丽、凝重,或现代、简约、轻灵。在人们的眼里,巴黎塞纳河上的桥已经不是连接左岸和右岸的交通枢纽,而是历史给后人留下的件件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记载、传承着厚重的巴黎历史,沉淀、揭示了巴黎特有的人文精神。
导演手记:脚下是历史的回响(4)
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塞纳河上最壮观也是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桥。大桥于1896年10月7日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六任总统弗朗索瓦·菲利·福尔奠基,它是由沙皇尼古拉二世作为法俄亲善的礼物而捐赠给法国的,这座桥的名称得自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
大桥为全金属结构,全长109米,宽40米,于1900年落成。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亚历山大三世桥无疑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珍品。大桥两端入口处有4座高达17米的桥塔,每座桥塔顶端都塑有分别象征科学、艺术、工业与商业的金色骏马雕像。桥面上有32座四周环绕着神态各异的小天使的雕塑灯架。另外,桥身还装饰着水生动植物图案与一组花环图案,雕饰的精致和华丽以及整个桥显示出的雍容气派,远非其他的桥梁所能企及。
亚历山大三世桥将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与巴黎荣军院广场连结起来。从香榭丽舍大街步行过了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的荣军院。
法国的荣军院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荣军院由路易十四下令修建,1676年建成。荣军院建筑最高处达110米,包括教堂和一些几层楼的大院,用来安置战争中有功的残老官兵,类似养老院。北边的一院三层楼房后来改为军事博物馆(Muséede1'Armée),大门前放置着好几门古代大炮。如今,它因拿破仑墓而出名。而拿破仑棺木和拿破仑时代藏品正是我们想要拍摄的主要内容。
据说,临终的拿破仑在遗嘱中曾写道:“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事隔19年后,1840年12月15日,法国国王路易·菲力蒲满足了拿破仑的遗愿,把拿破仑的遗骨从孤岛运回巴黎,并在庄严、隆重的悼念仪式中,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拿破仑墓安置在墓堂地|茓中央,四周有12根石柱,分别饰以浮雕,12根挺拔的立柱前, 分别耸立着一个神采飞扬的胜利女神全身塑像,这是著名雕刻大师普拉迪埃的精心杰作,象征着拿破仑一生最为得意的12次战役。
工作人员介绍说,拿破仑的遗骸被安放在六层棺椁之中,从里向外,第一层是白铁棺,第二层是桃花心木,第三、四层均为铅制棺,第五层是乌檀木,第六层是橡木棺。
最后,还有一层外棺,用从俄罗斯运来的红斑岩凿成,表现曲线凹入,多少有点像拿破仑生前常戴的船形军帽。墓室上层建成环形楼台,人们站在上面可以向下瞻仰他的棺椁。
整个墓室简朴、庄重、威严、肃穆。凝望着这些线条分明,色彩沉厚的雕刻艺术,一股怀古之情油然而升。
滑铁卢之战,对于拿破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几乎把所有赌注统统押在那里。但无情甚至残酷的事实是:在声势浩大的多国联军面前,法军死伤万人,被俘8000人。其余大多丢盔卸甲、四处逃散……从此,这个世界公认的传奇人物的政治生涯、军事生涯完结了;这个威震欧洲、名扬全球的统帅一下变成了阶下囚,被流放到与世隔绝、远离祖国本土的圣赫勒拿岛上。整整6个年头、2000多个日日夜夜啊,这颗陨落的明星,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坚韧的精神,继续生活着,拚挣着。他明确表示:“我不会自杀。我认为这是一种卑怯行为。战胜厄运,才是高尚和勇敢的。”
导演手记:脚下是历史的回响(5)
据说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听到拿破仑的死讯后,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首题为《拿破仑》的长诗:“……世人会长久地、长久地,留下你的血写的记忆,你为光辉的声名笼罩着,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呵,多么壮丽的墓场!在你的骨灰安息的瓮上,人民的憎恨也随着熄了,而你将闪着不朽的光芒……”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