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国崛起法国 > 1792年9月22日。

1792年9月22日。

这一天,法国国民议会一致决定废除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绝对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

1792年11月,有人在杜伊勒里宫的墙壁中,发现了一个铁制的小壁橱,里面竟然藏匿着路易十六和敌人来往的书信,这些信确定了路易十六通敌叛国的罪行。经国民公会审判,路易十六犯有叛国罪。

吉伦特派的代表想对国王进行宽大处理。但是,1月16日,当问及“法国国王路易应受怎样的判决?”时,走廊上的群众高呼处以死刑。1793年1月20日,经过一夜的讨论,国民公会以微弱优势同意处死国王,并在次日押赴断头台。

1月21日清晨,天空飘落着蒙蒙细雨。在断头台上,国王向他的臣民们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说:“我虽无辜而死,但我宽恕一切。我饶恕我的敌人,同时祈求我的鲜血将造福于法兰西,并祈祷我的鲜血可以平息上帝的愤怒。”他还想再说些什么,行刑的鼓声淹没了他的话。片刻过后,他的人头落地。刽子手抓起国王的头颅,高举示众。

人群中吼声四起:“共和万岁!自由万岁!平等万岁!”

臣民砍下一位国王的头颅!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被法国弄得目瞪口呆,各国宫廷一片大哗,各国君主害怕了,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联合到一起,“反法同盟”这个词存在了22年。

7.你们要面包,他们却掷给你人头!你们口­干­欲裂,他们却让你们去舔断头台上流下的鲜血!

1792年9月21日,第一共和国诞生,同时,法国志愿军和正规军并肩作战,在瓦米尔之战中击败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目睹这一战役的歌德对朋友说:“一个新纪元开始了,你们可以宣告见证了这段历史。”

被雅各宾派革命群众控制的国家,充满了崭新的气象。街头到处都是激昂慷慨的演说家;在公文和说话中,不再使用“先生”,而是彼此称呼“公民”;人们还编制了“共和历”以取代传统的格里高利历。

这个共和历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1793年10月5日,国民公会通过了罗姆关于建立共和元年的报告:1792年9月22日起为共和元年;一年分12个月,每月30天,另加5天或6天补充,叫“无套裤汉日”。10月24日,诗人法布尔·戴格朗丁为每个月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葡月、雾月、霜月、雪月、雨月、风月、芽月、花月、牧月、获月、热月、果月。

但是,面对革命,群众的激|情日渐走向极端,失去了控制。1793年春天开始,巴黎成了一座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氛交织的城市,激进的革命举措让法国遭逢另一种绝对的统治——群众专政。

大革命(13)

7周之内,仅在巴黎就有1376人死于非命。一年之中,法国有万人被处决,而这其中85%的人都是平民。在处死路易十六之后,雅各宾派开始用一种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上断头台。

在毕希纳的《丹东之死》里,有这样的一幕:

一天,罗伯斯庇尔身着布衣和无套裤,只带了一个警卫员,上街视察革命后的形势,迎面撞见一群人。人们马上认出了罗伯斯庇尔,并激动地围住他,七嘴八舌地说,革命中“流的几滴血还没有把人民的脸蛋染红”,“断头台工作太慢了”,吵吵嚷嚷要为了建立新的道德社会继续革命,加速杀人。罗伯斯庇尔看着人们因激|情泛红的脸说:“你们要遵守法律!”

“法律是什么?”人们问。

“法律就是人民的意志。”罗伯斯庇尔回答说。

“我们就是人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人们回答说。

是的,革命需要杀人,只是没有想到,大革命初期的功臣丹东被罗伯斯庇尔推上了断头台,而最后,罗伯斯庇尔自己也尝到了断头台的滋味。

先赴断头台的是革命元勋丹东,身为革命政府公安委员会主席的丹东,签署过不少杀人的命令。然而,革命家丹东最终被自己发起的革命和人民法庭送上了断头台。

是什么最终导致了丹东的死亡?是自由。

丹东为了自由而发动革命,又被“自由”的革命法庭斩掉脑袋。丹东之死可谓奇矣。

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他们为了自由而革命,并建立起人民专政的革命法庭,对每一个不符合人民意志的人都采取“迅速、严正、坚毅不屈的正义行动”,也就是最直接的­肉­体消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丹东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无止境的自由让他思考到自由的另一面约束,太多的鲜血让他反思这种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有一次,丹东和友人在残阳如血中沿塞纳河散步,丹###然说:“看!那么多的血!塞纳河在流血!流的血太多了!”

丹东开始对绝对化的人民民主的自由产生了怀疑, 怀疑这种自由与妓汝一样,“是世界上最无情义的东西,跟什么人都胡搞”。他隐隐约约感到,“自由神的铜像还没有铸好,炉火烧得正旺,我们谁都可能把手指烫焦的”。于是,在审判丹东的人民法庭上,丹东对旁听席上的人们指控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

他们使自由的每一个足音都变成一座坟墓,这种情况要继续到什么时候?你们要面包,他们却掷给你人头!你们口­干­欲裂,他们却让你们去舔断头台上流下的鲜血!

如果说苏格拉底之死是对雅典的“民主”的讽刺,那么丹东之死就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提出质疑。他提醒人们,不能听见“自由”就兴奋,最好先搞清楚,“自由”是什么意思。

丹东死后,罗伯斯庇尔通过一项法律,它要求革命法庭只在死刑和宣判无罪间作出选择。法律和秩序其实已然不复存在。由此,对断头台的厌恶开始在人们心中滋长,即使那些热衷于“断头台”狂欢的人也觉得项上头颅朝不保夕,人们渐渐远离罗伯斯庇尔。

1794年7月26日,革命历法的热月8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要求再次彻底清洗国民公会的代表,以铲除共和国之敌。而此时,国民公会的代表几乎被断头台斩尽杀绝。次日,国民公会反戈一击,他们意识到,这是为自己的生死投票,他们决定逮捕罗伯斯庇尔。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