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帝国的遗憾 > 2杭州惊变

2杭州惊变

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以及御营司都统制王渊,是高宗建炎年间著名的铁三角。汪伯彦和黄潜善主政,王渊主兵,配合十分默契。

其实赵构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的底细,就比如说宰相汪伯彦和黄潜善,要说经邦济世,要说解救国家,这两个家伙其实心中实无一策。但是赵构还是任用他们,而且一直很信任,原因只源于赵构需要自己的心腹,能够让他放心掌握的心腹,能够让他的政策得到不折不扣执行的心腹。

这两个废物,也并没有让赵构失望。在打压李纲、宗泽为首的主战派,对金主和,难逃江南、放弃中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这两个家伙将坏事做尽、做绝,成功的贯彻了赵构的意愿。

扬州事变发生之后,这两个家伙受到了朝廷内外的一致责难,朝廷中的官员能骂就骂,能咬就咬,反正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不死就是不松口。其中最绝的上书当属台鉴官的首脑御史中丞张徽,张徽上书弹劾汪伯彦和黄潜善大罪二十,这家伙不愧是骂架的专业人士,骂起人来不带一脏字,却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骂上了。是你做的,不是你做的,到最后都是你做的;你承认是你做的,就是你做的,你不承认是你做的,还是你做的。汪伯彦和黄潜善看了,连死的心都有了。

赵构没法,好歹要有个人出来顶雷吧。最后,赵构甩甩手,你们滚吧!

汪伯彦和黄潜善去职之后,朝野中任相呼声最高的当属李纲,情况跟建炎元年的时候很相似,赵构可是领教了李纲的厉害,如果他再当宰相,估计还没准备好,就拿刀冲上去和金人互砍了,最后赵构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绝对不能用李纲,虽然朝廷中很多人力挺李纲,赵构死活就是不同意。

赵构很纳闷,为什么李纲这家伙这么有人缘?难道李纲长的帅,我看也不咋样啊。最后赵构没办法,只好亲自出马解释不用李纲的原因。

赵构郑重其事的声明,本人与李纲同志绝对没有私仇,不用李纲为相只是本人十分了解这老头的底细而已。接着赵构说了一句话,一句决定李纲此生政治生命的话。他说:“士大夫间有言李纲可用者,朕以其人虽忠义,但志大才疏,用之必亡人之国,故不复用”,意思是说,李纲这小老头虽然很忠心,但是有志无才,上了也是白搭,搞不好,还会祸国殃民,用他为相,还是算了吧!

最后,光荣入选的是朱胜非。

任命朱胜非为相,是赵构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之一。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严重变乱中,一个决定赵构生命的变乱中,正是朱胜非力挽狂澜、解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从赵构的一生的行事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赵构的眼光是很毒辣,很有知人之明的。朱胜非任相,仅仅只是开始。

在朱胜非任相的同时,赵构又任命王渊为同签书枢密院院事,仍兼任御营司都统制。

同签书枢密院院事在枢密院中官品最低,但是仍属于执政级别,在崇文抑武的帝国政治传统中,这是比较罕见的。王渊在扬州事变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却破格提拔,为什么?

这里有两个缘故,一与王渊本身的能力和实力有关。王渊是当时帝国武将集团硕果仅存的“名将”,他讨平过少数民族的造反,*过农民起义,还跟马上民族契丹人­干­过架,实力摆在那儿,一点都不假,技术含量很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王渊是武将集团中首批向赵构宣誓效忠的武将。

第二个原因说起来比较奇怪(指在宋代),因为这与一群宦官有关。在宋代历史上,宦官的权力并不大,一直被士大夫为首的文官集团死死压制,没有能力反抗,更不敢为非作歹。实际上,宋代的宦官们的职业­操­守都还不错,忠君爱国的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到了宋徽宗时代就完全逆转了,宋徽宗的宠臣“六贼”之中,有两个就是太监。

到了南宋初,文官集团四分五裂,赵构的皇权尊严也不被天下人认可。所以赵构没办法,只好找些不入流的角­色­帮他做事,而最受赵构信任的就是以康履、曾择等人为首的太监集团。

在扬州事变中,王渊利用职权之便帮了众宦官们一把,最后引起了公愤。兄弟有事,怎么说都要拉一把。于是,康履、曾择等人不断的赵构面前吹风,把赵构吹昏了,终于下了这样的一个怪命令。

事实和历史证明,赵构犯了一个大错,这是一个致命的决策。

这个致命的任命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发酵、发臭最后引起一场严重的内乱。

据历史学家们的研究,这场发生在杭州的变乱,有以下几个原因促成。

一:去年王渊在平定陈通叛乱时,背信弃义地杀害了已经投降的145名士兵(为人将者最忌讳杀降)。杀降后,王渊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把杭州城内能搜刮的钱财都搜刮了一遍,杭州市民因此对王渊恨之入骨。

二:在扬州时,王渊身为渡江舟船的总指挥,首先不考虑紧急情况,而是率先利用职权之便调拨船只搬运搜刮而来的钱财,这些钱财大都是王渊自己和太监们的。结果金军入侵的时候,造成了扬州城内十万军民的死亡。如今王渊因为巴结太监集团而无功受赏,引起了其他将领(指苗傅和刘正彦)的不满。

三:康履、曾择等内侍,在洗脚的时候总是叫诸将立于他们左右,任意的欺负。而且还经常骑马在军营重地,见人就掐。

四:在逃难途中,王渊与宦官们居然“以­射­鸭为乐”,到达扬州后又强抢民居,横征暴敛。三军将士对这群太监恨之入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