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决心从军,他要用帝国的剑为帝国犁收复沦陷的土地,他要用敌人的白骨来祭奠自己死难的同胞。
岳母深明大义,毅然在儿子的背上刻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告诉儿子不要以老母为念,应该勇敢地投身民族战场。岳飞正是带着这四个字,走向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时代,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岳飞时代的。
从军之后的岳飞寄生于康王赵构的大元帅府,隶属武翼大夫刘浩手下。
此后,赵构登基,改元建炎,再接着赵构决定难逃江淮。岳飞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愣是被人糟蹋成这幅模样?为什么君王要放弃大好河山?一定是手下有奸臣。
初生牛犊不怕虎,岳飞毅然越职上书议论国政,是为《南京上皇帝书》。在上书中岳飞指出:
①:现在我们有英明的皇帝领导,应该赶紧杀到金人的老巢,干掉金人,收复失地。
②:汪伯彦、黄潜善也太不像话了,整天就想着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那还要不要收复失地了?
③: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回到开封,召集天下有识之士,由皇帝亲帅大军,杀到金人巢|茓,迎回二帝。
这里提到的两个人,正是刚刚帮助赵构当上皇帝的两位宰相。若干年后,在《宋史》中,这两位宰相都被列进了奸臣的行列。不过在当时,他们还算宽大,没有灭掉岳飞,只是下令把这个年轻人遣送回老家。
岳飞很郁闷,他转了一圈,来到了当时的抗金前线,遇到了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早就听说过岳飞,也有人称岳飞为“天下奇才”,不过张所还是决定要亲自考验下岳飞,以免遇到个水货。
张所:听说你是跟宗泽老将军混的,而且勇冠三军,你觉得你一个人在战场上能干掉几个敌人?
岳飞:那种见了敌人就提刀往上冲的家伙是匹夫之勇,打仗这种高难度动作,一个人是不顶用的,最好的是先想好对策阴人,然后一群人一拥而上扁死敌人,所以当统帅的人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打,而要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阴人(也称计谋)。
张所:妈呀,你根本不是小兵……(公殆非行伍中人也)
这次谈话之后,张所相当欣赏岳飞,让他以中军统领的名义,隶属王彦领导,渡河抗金。
这位王彦兄很有可能是建炎初年最了不起的将领。此人素有名将之称,并且也确有名将之实。王彦出身世家大族,本应该走科举之路的,可惜他就是喜欢骑马射箭,而且打死不读书,没办法家里人只好听之任之,此后它还跟名将种师道到西夏战场上溜达了一圈,也立下几次战功。
金国围攻首都汴京之际,王彦慨然弃家从戎,奔赴战场。河北招讨使张所“异其才”,就是惊异于他的才华,委任他为都统制,担任当时的前敌总指挥。他出手不凡,率领岳飞等十一员将领和七千士兵,屡破大敌,威震当时。致使金兵把他们当成了宋军主力部队,调动数万大军前来对决。当时,金兵重金悬赏要王彦的脑袋,搞得他很难受,连晚上睡觉都要一夜换好几个地方。他的部下们了解了这种情形后,相率在脸颊刺上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表示愿意不留退路地追随他,决无异心。这就是当时极其有名的八字军的来历。
没有多久,中原地区各义军首领纷纷归附,一时间,八字军达十余万人众,绵延数百里,“皆受王彦约束”。为此,王彦成为金兵的心头大患。金军专门召开军事会议,准备集大兵攻打王彦的营垒。结果,一位剽悍的金兵首领居然跪在地上哭泣着说:“王都统的营垒坚如铁石,实在是不太好办。”
遗憾的是,岳飞与这位王彦对不上眼,二人发生冲突。而且一气之下,岳飞拂袖而去。按照大宋军法,凡部属擅自离开主将,均以逃兵论处,罪当斩首。岳飞不可能不知道这条军律。但是宁愿顶着如此重大的罪名离去,很有可能是这两个人同性相斥、实在是互不相容的结果。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