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帝国的惆怅 > 一、奸臣严嵩(1)

一、奸臣严嵩(1)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十一月,是“一代名­奸­”严嵩伤心难过的日子。就在这个月,他的儿子严世蕃被人告发,以“通倭谋反”的罪名逮捕下狱。这个罪名如果成立,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严嵩是有明一代的异数,一个“不可多得”的­奸­臣。明代的­奸­臣不多。《新唐书》作《­奸­臣传》,上下两卷,另有《叛臣传》上下两卷,《逆臣传》上中下三卷。《宋史》作《­奸­臣传》,多达四卷,另有《叛臣传》上中下三卷,《佞幸传》一卷。《明史》的《­奸­臣传》却只有一卷。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大明的­奸­臣就一定比大唐或大宋少,因为《明史》还有《佞幸传》和《阉党传》。入此二传的,在一般人看来,也是­奸­臣。比如武宗(正德)朝的焦芳,身为阁臣,却与宦官刘瑾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怎么不是­奸­臣?然而入《阉党传》。又比如成祖(永乐)朝的纪纲,专一刺探官民隐私,打小报告陷害他人,“被残杀者不可胜数”,又怎么不是­奸­臣?然而入《佞幸传》。《明史》认为,不能把小人都名之为“­奸­”。只有那些“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的,才是­奸­臣。像焦芳和纪纲那样的,便只好算作“阉党”和“佞幸”。

这也并非没有道理。正如宠臣不等于权臣,小人也不等于­奸­人。小人,是从来就有的(世所恒有)。­奸­臣就比较罕见。“一代名­奸­”更是“珍稀动物”。审诸唐宋元明四代,堪称“名­奸­”的,唐代只有一个李林甫。宋代多一点,蔡京、秦桧、贾似道。元代六大­奸­臣一个都不知名,明代的“名­奸­”恐怕就是严嵩。不信随便找个人问问,问他明代最坏的人都有谁,答案多半不是魏忠贤,就是这位严阁老(当时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老),要不就是两个人都榜上有名。要知道,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严嵩从来就是大白脸。

当然,舞台上的事并不一定靠得住,曹­操­的大白脸就很冤枉。曹­操­不是­奸­臣。即便站在汉帝国的立场上看,也不是。在那个东汉王朝气数已尽,中央政权王纲解钮,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如果不是曹­操­顶住,真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那位末代皇帝也未必能有更好的下场。所以曹­操­不是­奸­臣,至多是­奸­雄,甚至是英雄。

严嵩却不冤,也没人替他翻案。据《明史·­奸­臣传》云,严嵩其实并没有什么执政能力(无他才略),却很懂得怎样做一个­奸­臣(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他踏入官场以后,实际上只做了四件事情:一是媚主,二是整人,三是弄权,四是索贿。早在他“入阁拜相”之前,就公然向宗室藩王索取贿赂。成为“当朝宰相”后,更是结党营私,卖官鬻爵,敲诈勒索,贪得无厌。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八月,严嵩家产被抄,共抄得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上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以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严嵩出身原本贫寒,这些财产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他窃权二十年,父子二人搜刮来的。所以张居正说,严嵩当国,其实是“商贾在位”。

被严嵩整垮整死的人也很是不少,《明史·­奸­臣传》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其中最有名的是沈炼和杨继盛。这两个人,都是因为弹劾严嵩而被害死的。沈炼上书时,官职是锦衣卫经历。经历是个管文书档案的“七品芝麻官”,锦衣卫则是明代著名的特务组织,相当于宪兵队。沈炼虽然在特务机关工作,却很正派,《明史》说他“为人刚直,疾恶如仇”。沈炼的长官锦衣卫帅陆炳和严嵩父子关系很好,对沈炼也不错(善遇之),常常带他到严世蕃家去喝酒。然而沈炼却不吃这一套。他痛恨严嵩父子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时时扼腕”,终至忍无可忍,在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上书弹劾,痛斥严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排挤忠良(忠谋则多方沮之),任用­奸­佞(谀谄则曲意引之),以至于“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这当然是捅了马蜂窝。于是严嵩勾结死党,捏造了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沈炼杀害。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