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所披露出的耿耿忠心,激越斗志,把诸葛亮烘托成为既符合圣贤训导,又能体现士大夫风节的中华古今第一完人。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以后,各路军阀割据称雄,在江淮之间的军阀袁术与荆襄之间的军阀刘表为夺地盘,常有攻战。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诸葛氏是当地的士族之一,诸葛丰在汉桓帝时出任过掌管中央北军的司隶校尉,诸葛家族有习文练武的传统。诸葛丰的后代诸葛珪曾出任过泰山郡丞,诸葛珪早死,留下了儿子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署理袁术治下的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积累了一些钱财,有余力养活诸葛亮兄弟三人,就把他们带到了南方。诸葛亮兄弟与叔叔诸葛玄的儿子诸葛绪一起颂读《诗经》、《周礼》、《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学业大进。几年后,朝廷另派朱皓任豫章太守,诸葛玄不愿交出印信离职,想借刘表的势力保住自己的豫章太守一职,请求刘表派兵进驻豫章,刘表见有如此良机,遣兵相助。袁术得知后,令部将刘繇相助朱皓进击豫章,诸葛玄不敌,退走豫章西城。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6年),西城被朱皓打破,诸葛玄被杀,诸葛玄庇护下的亲族纷纷外逃。诸葛瑾逃到江东孙策治下的吴郡,诸葛绪北逃回老家琅邪,诸葛亮与三弟诸葛均则逃到刘表治下的南阳邓州(今湖北襄阳)隆中,结草庐自居。在隆中静修的几年间,诸葛亮一边勤学诗书,观察天下大势,一边结交志趣相投的青年豪杰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等人,砥砺心得,并与当地著名士人水镜先生司马徽结为忘年交。诸葛亮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在草庐前后耕种一片田地,以便能自给自足。在耕种陇亩时,诸葛亮时常高唱《梁父吟》,以畅达心中高远志向。诸葛亮还常常把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代的名相管仲、名将乐毅,诸葛亮的邻居们觉得这后生有点自吹自擂,不以为然。只有崔州平、徐庶、孟公威等人觉得诸葛亮所言不虚,他确实有这样的大才。孟公威看到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想北归故乡投奔曹操,他还劝诸葛亮也离开隆中北返,诸葛亮觉得天下如此之大,发挥才能的地方很多,劝孟公威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乱世枭雄刘备是汉王朝的宗亲,为*黄巾军起义,刘备在家乡涿郡(今河北涿鹿)起兵,在关羽、张飞、赵云、糜竺、孙乾等人的帮助下,逐渐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到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刘备投奔的主子有十数人,这些主子都认为刘备才德过人,心大难制,不敢委刘备以重任,为此刘备始终没有获得自己的地盘,不具备争雄天下的实力。官渡之战后,投奔袁绍的刘备见袁绍色茬胆弱,不是统一天下之才,又脱离袁绍投奔到同宗荆州刺史刘表的手下,想在刘表手下做一番事业。刘表是个附庸风雅的人,聚集做学问的文人还可以,根本就没有争雄天下的打算。不过处于军阀混战的末世,刘表对练兵打仗也不是没有几分心得,所以刘表与江东孙坚,孙策、孙权,与淮南袁术等人相争,也未有多大失利,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牢牢掌握着荆襄治下六郡,拥有极丰富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曹操击败在淮南称帝的袁术,新近又在官渡击败独占河北四州的袁绍,这让刘表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刘表早就听说刘备的才能,见刘备带数千人马来投奔自己,极为高兴,亲出襄阳城迎接刘备。刘备到荆州后,刘表想委以重任,不料刘表的妻弟蔡瑁心忌刘备,害怕刘备在荆州得势后威胁自己,建议让刘备驻屯新野小县,既可借助刘备的力量对抗曹操,也可赢得收容贤士的美誉。刘表知道刘备才高于己,若寄以大郡,怕日后力量壮大,难以制约,同意蔡瑁的意见,将刘备安置到了治下新野小县。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