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乾与坤的逆转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0)

诸葛亮以自己的杰出才能治理蜀汉政权,在内政、外交和军事方面同时达到了他所生活时代的最高峰,这仅仅是后世赞颂他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诸葛亮的高尚形象不管是对于居于皇位的最高统治者而言,还是对于处于朝廷权力机构中的各级官僚,甚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丰碑。诸葛亮在成都蜀汉政权中的地位跟曹­操­在许昌东汉政权中的地位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都有专断政事的权力,都有胜过当时皇帝数倍的才能。曹­操­早年也曾发誓平定天下后能在墓碑上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之愿已足,但到后来自食其言,当了汉王朝的太上皇魏王,他的儿子曹丕又顺水推舟把汉王朝的花架子给端掉了,自建魏国政权。这是后世崇尚正统的知识分子无论如何不能原谅曹­操­的地方。而诸葛亮自受刘备的白帝城托孤后,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从未有把自己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想法,这种忠心是历代封建王朝维护政治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所以后世帝王们对诸葛亮无不敬奉有加。而对于积极进取、有志于天下的知识分子来讲,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具“三分天下”的战略眼光,事无巨细,悉览恭亲的实践态度,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都成为树立在他们面前的永远丰碑,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想以诸葛亮为榜样,成为一代具有圣贤风范的士大夫。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诸葛亮清直廉正,克己奉公,是一代良相的卓著代表。有了这三个群体的齐声赞颂,诸葛亮作为中华民族“忠义、智慧、无私、儒雅、节­操­、尽瘁”的群体效法形象,永驻中华历史舞台也就从此定弦,成为千古佳音。

其实,诸葛亮也仅是有血有­肉­的自然人而已。在对待权力、功业、人­性­的问题上,以儒家圣贤标准来衡量,诸葛亮也有诸多不足。诸葛亮与蜀汉集团另一权臣关羽的关系显然不像后世流传的那样和谐。刘备带黄忠等人入川,关羽、诸葛亮等人镇守荆州,在处理对东吴的政策上两人明显不一致,让关羽单独守荆州是刘备都不敢做的事。后来诸葛亮带张飞、赵云入蜀,而把关羽留在了荆州,恐怕是防备日后关羽与其争权的重要措施。后来,关羽兴兵伐魏,在襄阳一带与魏军大战近半年,此时成都的刘备应该趁从曹军手里夺取汉中之威,从汉中兵发长安,实践当初诸葛亮《隆中对》一路自荆州出宛、洛,一路自益州向长安的战略规划。而刘备、诸葛亮等人对关羽在襄阳近乎震天动地的大战几乎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没有出兵长安的迹象,甚至连从成都调兵支援关羽作战的意图都没有,以诸葛亮的­精­明­干­练、聪明睿智,不至于看不出曹­操­、孙权都在虎视荆州,关羽两面受敌的危险吧?关羽大战襄阳时,成都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虽说曹­操­的威胁仍然存在,但要想打到成都消灭刘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这种可能。而此时成都落入刘备手中已经五年多,刘备蜀汉政权的内部极为稳定,根本就不存在有内外威胁不能从成都出兵增援关羽的可能。诸葛亮出于何种意图没有督促刘备出兵,史书没有记载,但从*的现实来看,诸葛亮潜意识里让关羽北伐失败,以免日后受其掣肘倒是十分合理的原因之一。刘备*东吴,没有带重要谋臣诸葛亮随行,也许能从这里找到原因。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