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乱世公主的迷途与归路繁华错 > 41.监政

41.监政

两天后,我狠狠心将她送去了凤仪阁---并不是真的要毁了她,我只是想惩罚。

可是,很快我就知道,这又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中秋那天,月亮分外圆。

站在靖王府熟悉的院子里,一阵风吹过,细碎纷黄的桂花扑簌簌掉落廊下,馥郁地洒了我一身。

整整一天,我都坐卧难安,大口大口地喝着闷酒,却怎么都醉不了。恍惚觉得比军中刀口舔血的三年还要难捱。

于是,我在千红盛会当天,还是来到了繁花似锦的凤仪阁,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浅斟慢酌,满嘴苦涩。

那晚的青禾,娥眉淡扫,满身素净,一曲梵音唱得从容淡定,回韵悠长。她那样安静优雅地坐在台上,好像天地都就此沉寂,偌大的世界只剩了这一个孤单的倩影。

我慌忙丢下手里的酒壶,跌跌撞撞,一路仓皇逃出。只是想惩罚她,没想到最终惩罚的却是自己。

萧别的番外(5)

再次回到凤仪阁的时候,天还没亮。满室的甜香里,她睡得极不安稳,秀气的面容­干­净苍白,睫毛上雾气缭绕,即使在梦里,两弯黛眉依然深蹙纠结。

突然有一丝心疼。

不忍心继续折腾下去,我耐着­性­子让她回宫。竟被她毫不犹豫地一口冷冷拒绝。我顿时怒不可遏,一把抓过她的手:“你宁愿呆在这里每天伺候不同的男人?”

“他们可比你高贵多了!”她侧过脸,声音极冷。

我忿忿地将手从她手腕上甩开,心里刚刚生出的温热瞬间转成一片寒凉,冰得几乎要落泪。

离开凤仪阁,回去又喝了一肚子闷酒。两日后,宫中侍卫在王府的荷塘边找到我,忙推醒了禀报,陆皇后已于中秋夜薨逝在含章殿。我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个陆皇后,我还没想好如何处置,袁采薇却已经等不了了。只是,这样一来,青禾该怎么办?急忙出宫去寻她,只是翻遍整个凤仪阁也没见到她的身影。

立即下令禁军全城搜查,依然一无所获。

几天之后我才知道,她去了淮南。这下更不用我解释了!

帝后大殡,青禾回到京城。

梓宫里,明亮的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宫砖之上,云髻轻挽,身形婀娜。十一月初的天气并不算冷,可是她却一直战栗,不能自已。

她说,她恨我。

我紧走两步,牢牢握住她的肩膀摇晃:“那就恨我吧!”心里居然出奇地高兴,爱也好,恨也罢,至少她还记得我!

上元节的宫宴照旧百官群集,热闹异常。我要巩固势力,自然少不了一番觥筹交错拉拢客套。搁下酒盏,突然发现青禾不见了,想到席间袁采薇那始终透着寒意的目光,心里陡然揪紧,不放心地赶忙一路追寻出去。

稼轩里,没有;御花园整个都翻遍了,也不见她的身影。冷汗自额上颗颗滑落。她不见了,青禾不见了。。。这个念头搅得我莫名心慌。

拐过御花园,一眼见到太液池边上淋漓的湿漉,我又惊又骇。顺着水迹一路跟过去,一直走到不远处闲置的一处宫殿。抬脚踢开门,我立刻就愣住了,顿时气愤难当。

昏暗的屏风之后,一个男人正紧紧搂了她在怀里,同样的衣衫不整,暧昧至极。见到有人进来,那个男人匆忙拿了手边的风氅将她裹住,抬眼朝我看过来。正是一年前御昭亲封的驸马。

天下人都知道,她是他的。我连气愤都没有了力气。

掏出曾经她送我的那块玉佩,攥在掌里摩挲成温热,恨恨扬起手腕,却终究狠不下心就此砸下去。

寄我良人,勿失勿忘。当时觉得很美好的句子,不过隔了几年,就幻化成无比尖刻的讽刺,直戳到人心里!

美丽新海岸的评

“一位是年逾古稀的老者,左手持念珠,右手拿钵盂,清瘦矍铄道骨仙风。另一位四十出头,大约是她的弟子。都是一身瓦灰­色­僧袍,出家人的打扮。“女施主这是去淮南?”良久,

那位年老的师傅对着我开口。

我看着她探询的眼神,心里没来由地一悸,恍惚地点点头。“回去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躲到哪里,都难逃此劫。。。”说完,转身沉默,再不看我。端砚见我脸­色­不好,走 过来扶住我,戏谑地对着那位师傅说:“想不到此处还有奇人,能够知晓天命。只是,这一路,我自会护着她一直到淮南,怎么会有事?”

她并不着恼,回过脸去端详了他半天,冷冷一笑:“你?你这一生怕是都要对她护持到底了。”旋即又微微摇头:“只是这一次,你,也是护不了她的。”

也许,萧别、二哥、阿史那、端砚、陈子放……,都是青禾生命中重要的人,却都是她生命中的过客,所有铭心刻骨的爱恨情仇也都是过眼烟云,只有权利和斗争会伴她终生,为了澈 儿。

作者题外话:锦瑟:亲看得真用心啊。。。谢谢支持!

水红的点评

感伤的故事,细腻的文笔

读了锦瑟的《繁华错》,第一个感觉是读上去很舒服,没有过多华辞丽藻的点缀,是一抹水到渠成的文笔叙述。像是茶馆中说书先生在用一种铺陈的方式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笔调顺畅自然,仿佛是在用狼毫细细描绘一幅秀丽的山水风情画。

青禾的爱恨纠葛在命运的浪潮起伏、挣扎,时而心软,因她善良;时而坚韧,因她在命运面前的不屈。让男子怜惜、心疼,让读者为之动容。细腻处,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生活中那些繁文缛节,还有谋划与算计,让读者不得不文中的女主命运所牵绊。

风格不同的三个男子,或深爱,或默默护佑,或爱至情恨难辩,当真一个“情”字难了,不得不这样生动的情感动容,不得不为这样的故事牵肠挂肚。

淡淡水墨似的笔调,在不经意间把我们看客带入了一个虚拟却犹如能听赏到的世界。

作者题外话:谢谢水红的点评,锦瑟无比激动加汗颜。一定会继续加油的。。。

美丽新海岸的强悍预测评

青禾是左相的女儿?

二皇兄向左扭,亲哥哥变自己孩子的大伯;端砚向右转,仰慕者变亲哥哥。

当然最颠覆的是青梅竹马恋人萧逸之变成仇人,后来的一切又说明其中有多少谜团和误会。

那阿史那岚会变成……?

唉,青禾的命运啊,真的不静好。

不过,也就是青禾,能在一切坎坷中站起来,执著向前。

左相这样的陷害情敌老皇上的子女,也够上卑鄙了,没想到害到自己的女儿。他会怎样?端砚会怎样?

想起来,那不能说的皇后陷害萧家和二皇兄之事,看起来是不具备当皇帝的能力的大皇兄得益,作掉了能力超群的二皇兄,打掉萧家,其实是为了左相?那左相,又有什么企图?但皇后明知自己和左相的女儿爱着萧逸之,还通过青禾的手去陷害,也太残酷了。

对了,一直是老皇上过分宠着青禾,没有怎么看到皇后的表现。这又是什么谜团?左相陷害了萧家,造成了国家*,皇家差点无以为继。看端砚和阿史那岚的交情,似乎左相家和阿史那岚才一直有联系,那目的就不言而明了。萧家被冤枉被陷害至灭族,最后的萧别也死了。左相的政敌灭亡了,真真好手段!

这次左相又对青禾下手,目的又是什么?他想把还能支持小皇上的长公主远嫁,其目的是为了扫除李、萧两家最后的根苗?谁知,小皇上却是萧家和左相家的血统?那左相又该如何?

……

这些迷途,也让我们的心情跟着起伏跌宕,关心着青禾的归宿。

只希望青禾错过繁华,不要错过有一个真心相爱的知心爱人。

作者题外话:好强悍的推测啊,几分对,几分错?我们后文揭晓吧!呵呵。。。谢谢美丽新海岸的长评。。。

墨­色­琉璃的点评

锦瑟最近更文有些少,闲得无聊,来猜猜剧情(我写得好辛苦,锦瑟要看啊!)

关于青禾:锦瑟这一部讲得是一个公主的成长与蜕变,而成长的过程注定是需要一个人去坚持。所以,从父皇、母后,到清婉、大哥、萧别,每一个可以给她庇护的人一一离去。其间在爱与恨之中徘徊,在一个还未浮出水面的­阴­谋之中摸索。萧别的离去,青禾算是真正步入政坛。为了自己的孩子,曾经天真无邪的公主也许会在朝堂上成为翻云覆雨的核心人物,但无论怎样,怕是终究逃不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的宿命。而一向坚强勇敢的青禾会一直活下去,不出意外的话,《帝王燕》中的皇上应该就是李澈,青禾将是那个为未来的太平盛世打下坚实基础的人。

关于二哥:让她又爱又恨的萧别死了,而看锦瑟的前文,总觉得二哥怕是也不会留太久。这一去淮南赈灾,还有曾提到的要查清楚的事,不知二哥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可怜了这一对青梅竹马,他不是她的亲哥哥,却也难以逾越身份的鸿沟。(除非他假死,换个身份。。。)但愿锦瑟不要太狠心,就算二哥会死,也让青禾可以陪着他吧。只是没有了二哥,谁还能解她心忧?

关于子放:目前失踪的子放,看前文的暗示,应该不会死,而是躲了起来。是什么样的事让他在和亲的路上发生火灾时逃走?总觉得子放曾多年统兵,应该不会那么轻易地中了袁采薇的计。所以那逃避到底是因为他看到了青禾或是别人的什么,还是本身的问题?

关于端砚:这个端砚确实不简单。从他貌似轻浮实则稳重,到那句“我是最了解你的人”。还有在青禾有难时的及时出现,似乎比二哥的消息还灵通。对她的行为如此了如指掌,不是极爱,就是极恨。还有他和袁采薇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大概不在后文,也在番外吧。

关于归宿:青禾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名义上还是待字闺中。萧别现在是没可能了,而子放她是不爱的,再加上外面的流言,怕是也不会嫁。和亲的事也与她无关,如果真的去了突厥就没什么后文了,难道写“公主和亲大漠,两国永交友好”?但是二哥,(想起二哥就心疼啊),大概也是有缘无份。而面对故事主角基本都已出现的情况,剩下的就是。。。端砚?想到初去淮南的船上那老尼姑的话,还真是有可能。我是不认为青禾是右相和皇后的女儿,因为她还有大哥,一国之母该不会在已有一子的情况下再与当朝大臣私下过于密切。青禾大概不是跟了端砚,就是不嫁了吧。。。

关于­阴­谋:故事的前半段以萧家为主线,后半段该是顾家了。再想起那题诗的锦帕、悼文、云游的住持、静慧师太、二哥口中未查清的事。。。也许顾家是­阴­谋的始作俑者,右相或者端砚是终极boss。而要把这么长的文从头到尾理清关系,没有漏洞,锦瑟的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真是厉害。

关于《帝王燕》:后一个故事中与此有很多联系,至今也有谜团。长寿的纹箫在宫中延续着“繁华错”的记忆,知秋的新一轮“帝王燕”传奇。而叶落知秋的相像,再加上纹箫对知秋初见的惊讶,知秋与前朝的宫中人必有很大的联系,一定不只是一个宫女与副将的女儿那么简单。既然篇名“帝王燕”,也许知秋日后会与皇室有莫大的纠葛,不会仅仅是成为一个王妃而已。也许还将入主稼轩成为那里的新一位主人。

作者题外话:谢谢,锦瑟灰常感谢。。。

今晚的长评

点开繁华错开篇,或许只是一种缘分,但文章以不可抗拒之势,让人欲罢不能,却是一种魔力。

锦瑟笔下的繁华错,以一种沉郁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渴望幸福的皇家公主,那种无奈的内心世界。她看着周围冷清的一切,好似幸福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前两章就给我们设下了悬念,某晚开始好奇,是什么让她走到了这一步?

原来是年少时懵懂又刻骨的恋情。

父王驾崩、恋人逼宫,细腻柔和的笔调,将她陷入如今两难境地的缘由,交代的清晰如初,

眼前掠过当初逸之在学堂调戏小公主的温暖,可我们的小公主,一下子却被粗暴的扔在榻上,被夺走最宝贵的贞洁。

什么样的念,让他不忍心杀了小公主?

什么样的恨,让他不顾一切夺走她的一切?

何以相思复又长恨?

在爱的天平,暴力与无力,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

或许萧别心底也隐隐明白,他终将要失去青禾了。他势必要通过失去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或许他已经配不起逸之这个名字,

他所需要的是――成长,纵然这成长充满了伤害与心酸。

但是某晚从来也没有怀疑过,这样的男人,仍然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另一个女子的好丈夫,成为孩子的好父亲。

某晚始终相信,他的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

他的狠绝,只因当初爱的太纯粹。

一度以为萧别是整场逐鹿的主角,子放的出现,陡然燃起某晚的一息希望。

青禾被幽锁深宫,子放的到访,算不算是――不离不弃。

某晚以为,梦魇过后,会有蜜糖。

只是没想到,子放不是那个人。

端砚,端砚……

青禾该如何呢喃你的名字。

是流落青楼的眷顾?是每次青禾绝望时候,一如初见的温暖?

他看似轻浮,实则隐忍,看似沉默,实则包容。

他以一道劈进来的雷光,给在末路中绝望的青禾,打开了另一个通道。

他知道青禾还在挣扎,还在犹豫,还在迷茫这条路会通向何方。

他在等,等自己终能赢得青禾破碎的心,圆满交付于他!

摩挲着屏幕上一字一句,斐然笔迹下,昭然作者胸中藏丘壑,曲折多彩的,铸就繁华错的恩怨情仇。

有亲或许会提醒,二哥呢,晚,你是不是忘记了二哥。

怎么会?

那个令人心疼的男子,伴着青禾初长成,应该是他生命力最灿亮的繁华梦。

只是身份是什么,不是世人的眼光,是青禾,那是他一生最薄凉的过错。

他,不该是她的二哥啊!

在青禾眼里,他是哥哥!这是他最大的悲剧。

他可以背叛一切,蔑视世俗,可是,却无法直视青禾。

惜之,惜之……

青禾,你可听到过二哥,凉月如水下的微微叹息。

某晚想,在青禾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各式各样的人。

他们有的温柔细腻,让人舒畅,他们有的为情执着,让人心生佩服,当然也会有爱恨一体,让我们想逃避的。

这是一场逃离,也是一场救赎。在于和迷途的博弈,在于和自我感情的斗争。

青禾,不哭……

这是一场归于平静生活之前的盛世繁华的错梦!

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是你宏大人生舞台的背景,他们也许只是过客,终将有人会执子之手,与之携手。

所以,你要等!

作者题外话:今晚的评写得很­精­彩,将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刻画的得清晰分明,语言也是缠绵而婉转。锦瑟灰常感激。。。

关于子放与端砚身份的猜测

“她提出了一个要求,此去突厥,只求以西北军御林军统领陈子放、上阳公主为送亲使,亲自送她出塞。”

袁采薇一直喜欢端砚,为什么要子放送亲,一定因为子放就是端砚。这两个人一个是她心爱的人,另一个是她痛恨的人。她要毁了青禾,还要让端砚看到,她毁了他心爱的女人。

再者,端砚出现救青禾时,穿的是战靴,肯定是来得及换衣服,没来及换鞋子。而且,端砚出现后,子放就消失了。

只是,端砚什么时候开始扮演子放的呢?我觉得这应该还是两个人的,要不一个左相一个右相的孩子不可能打小就是一个。而且子放从小好武,关于他的生平,虽然简练,也一直有描述。可是端砚呢,打小青禾就没在学堂见过他,一直经商,武功很高。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再看看一直对青禾很深情的子放,很可能是换了一个身份出现在青禾身边。不过呢,子放一直戎马生涯,哪里来的时间在淮南做生意,又和二哥熟识呢。莫不是小时候是有一个端砚,一个子放。长大后,真的子放因为什么over了,端砚扮演了他。哎,,,有点想不明白呢

作者题外话:谢谢亲这样仔细的研究,嘻嘻。。。

招福的点评

其实青禾又何其无辜,只因生在皇家,只因是上阳长公主,便要领着冲龄稚儿担下泱泱天朝。那把龙椅于觊觎它的人是无尚珍宝,于无意于它的人只是责任和束缚。

再来看看这三个男人,在萧别、在淮南王身上,青禾受的伤还不够深么,还不够痛么,青禾与二哥不是生生离散了么?

如果结合澈儿瞒下的那些信,青禾对二哥的痴情和执着也是无可 后非的,爱情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

至于诱?阿史那岚一事,不可否认这是端砚对青禾哀莫大于心死之举,这期间青禾轻易就抛下了与端砚多年的情谊,轻易就否定了对端砚多年的信 任,确实让人伤心甚至心寒,但为君者立于高位不可轻信于人,这不也是你们逼得么?左相临终不也庆幸青禾不再纯良么?

另一方面,端砚布下棋局之时应当考虑到了青禾可能会能的 反应吧,只是青禾的作法令他太过心寒,令他更加孤注一掷。

作者题外话:谢谢亲!这些,也是锦瑟要说的话哦!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