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摧毁日本后方兵站和生产设施,打击日本空军士气。
8月13日,陈纳德在与中方协商后,又向史迪威递交了一份更为积极而具体的计划。他对实施这个计划十分自信,认为无论在哪里,没有一架美国飞机能像志愿航空队那样“击毁8架至10架敌机,同时又破坏这么多敌人行动的”。他请求史迪威立即将该计划电告五角大楼。
刚刚经历了缅甸战役惨败的史迪威对陈纳德的计划反应冷淡。他正在拟订重占缅甸的计划,并将这一行动看作是美国在中国战区的首要目标,尽管他也希望扩大美国驻华空军,但目的在于有效地协助缅甸作战。9月初,史迪威以自己参谋班子制订的空战计划来回答陈纳德的建议。这个计划规定驻华空军特遣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从印度到昆明的驼峰空运线,在保证完成这个任务的情况下,才可袭击敌机、航运线和其他目标。
显然,陈纳德和史迪威在如何使用美国驻华空军部队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陈纳德不愿做一个单纯执行防御任务的配角,而要做一个叱咤风云的主角,在中国上空大显身手,由此希望美国驻华空军能成为中国战场的主要抗敌力量,担负独立的作战任务。而史迪威则视美国空军为其地面作战的辅助力量,认为美国空军要担负独立的作战任务,至少应在缅甸战役结束以后。此外,史迪威也不愿让美国空军孤军奋战,而让中国坐享其成。他没有忘记美国政府派他来华的任务是利用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拖住日军,而不是代替中国打仗。这一分歧成为陈纳德与史迪威日后发生尖锐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久,陈纳德得到了一个向华盛顿最高当局阐述自己空战计划的良机。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访问中国。威尔基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在1940年的总统大选中败给罗斯福,但这一次他是作为罗斯福的特使来华访问的。从其政治地位看,他是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问中国以来到中国的级别最高的美国人。10月6日,陈纳德在重庆参加了孔祥熙为威尔基举行的招待会,但是在这种场合,陈纳德还没有机会与威尔基进行详细交谈。然而,陈纳德的声誉使威尔基很希望能参观一下他的驻华空军特遣队,并与陈纳德单独交谈。他打电话到陈纳德的司令部,陈纳德回答这必须得到史迪威的许可。史迪威当然不能拒绝总统特使的请求。
威尔基和陈纳德在白市驿驻华空军特遣队的司令部里单独谈了两个小时。陈纳德抓了这个机会,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空中战略。威尔基本人是一个出众的演说家,但他也被陈纳德对空战计划的阐述吸引住了。最后,他要求陈纳德把自己的打算写成一封信,由他去交给罗斯福总统。陈纳德当然乐意,于是和他的参谋长库柏忙了一个通宵,完成了这封信。这封洋洋数千言的信件全面、完整地阐述了他的空中战略,被著名的美国作家塔其曼称为是“有关战争的特别文件之一”。由于内容重要,全文照录如下:
总统暨美军统帅特使威尔基先生:
你对我说过,你不但是总统兼美军统帅的政治代表,同时也兼负军事方面的使命。因为你曾命令我把中国境内抗日军事行动的开展情形向你作一直接的报告,所以我将一切分列报告如下:
六、第14航空队的司令官(4)
一、在中国境内是可以击败日本的。
二、我们能以规模这样小的空军把日本打败,在别的战区会被认为是可笑的,然而在中国却是可能的。
三、我若有全权来指挥空军的话,对于击败日本有绝对把握。我相信假如我这样做的话,千万名美国陆军与海军士兵都能保存性命,而美国所付出的代价相对来说将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四、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有根据的,并非虚构。我的自信基于以下的一切事实:自从1923年开始我就觉得日本对美国有开战的可能;在军队服役时,我曾利用最宝贵的时光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担任中国空军的非官方顾问已有5年之久,也就是以中国空军顾问的名义,与日军作战已有5年之久;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最初我是指挥美国志愿航空队,后来是指挥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在与日本作战中从未打过败仗。我们这支小小的空军拥有的战斗机数量从未超过50架,对抗的却是整个日本空军。在我指挥下击毁日机300架,另外还可能击落了300架,我确信一共加起来总数是600架,我们自己只损失了12名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和4名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飞行员。驻华空军的轰炸机实力只有中型轰炸机8架,而我利用了这8架轰炸机曾出征25次,分别轰炸日军的仓库、军队、船只等,而我们未曾损失过1架飞机,未曾损失过1名飞行员。
五、当我初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空军聘用意大利人做顾问,但在美国未参战以前我已成功地把这些意大利人请走了,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轴心国开战的。我自信得到蒋委员长和所有中国高级官员的充分信任,因为:1.我是一个常胜将军;2.我从未向中国人说过半句谎话,同时我不随意许诺,我只答应为他们做我能力所及的事情。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