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石砚泛称歙砚,又是南唐一宝。歙砚因制砚石材产在黄山、天目山一带多为歙州管辖的县份而得名。其中,以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下溪涧中盛产的龙尾石最为珍贵。歙砚石质坚韧细腻,温润莹洁,发墨如油,抚之如柔肤,扣之似金声,具有不吸水、不耗墨、不蚀笔、易洗涤等优点,被喻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歙砚砚石纹理绚丽,神彩天成,主要有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银星、鱼子、刷丝等品种,以清新秀逸见长。这些名品砚材,为砚工因材施刀、巧用纹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砚工可据砚石形状、颜色、花纹的殊异,精心设计,刻意雕琢,制成布局巧妙,造型浑朴,刀法挺拔,多姿多彩的几何形(以长方形和圆形居多)、仿生形(如牛、鹅、鱼、瓜、荷叶等)、随意形等各式砚,在砚额上刻有神龙戏水、仙猴摘桃、丹凤朝阳、青蛙莲叶等图案。
从嘉称帝以后,歙州地方官向他贡献多方歙砚,并力荐砚工李少微。从嘉将歙砚置于案头,不时地赏玩品评,觉得名不虚传,随即传谕有司,封李少微为砚务官,令其继续选善材,制佳品,向禁中进献。由于歙砚砚石深藏溪底,开采困难,从嘉又下诏截流改道,方便砚工采掘,保证砚石供应,遂使歙砚制作业空前发展,名播海内。
对于文人墨客,歙砚既是研墨工具,又是书斋雅玩,千百年来深得书画方家青睐。宋人蔡襄曾以诗赞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问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在歙砚当中,又以龙尾砚最为名贵。
一代文豪苏轼对龙尾砚情有独钟,他曾以一柄祖传铜剑与人交换一方龙尾砚,后来换主反悔,将剑送回,又把砚取走。苏轼为此事作诗二首,聊以纪实,诗题分别为《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与此同时,苏轼还写下了高度赞美龙尾砚的诗篇: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
苏轼晚年,把他使用多年的一方龙尾砚赠与族人,并以《龙尾石砚寄犹子远》歌之:
皎皎穿云月,青青出水荷。
文章工点黝,忠义老研磨。
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
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
自幼酷爱歙砚的从嘉,更是得天独厚,利用帝王富有四海的特权,收藏了一座南唐独有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宝石砚山。此砚是李少微利用天然奇石,匠心独运,精制而成的。这座砚山,径长不过咫尺,前面参差错落地耸立着状如手指大小的三十六座奇峰,两侧倾斜舒缓,其势如丘陵连绵起伏,中间有一平坦处,金星金晕闪烁,自然排列成龙尾状。李少微因材设计雕刻,将平坦处琢磨成砚池,与四周峰峦相映成趣。放眼望去:群峰迭翠,山色空蒙,曲流回环,波光潋滟,既有黄山之雄奇,又具练江之俊俏,可谓巧夺天工。从嘉对这座稀世砚山嗜爱如命,特将山中景观分别命名为华盖峰、月岩、翠峦、方坛、玉笋、上洞、下洞、龙池等多处胜境。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