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可能变成可能,当可能变成奇迹,这样的经历是否有训示?第一年包机为王均瑶带来20万元的利润。他一口气承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由此,他的名字与曝光率极高的民航业联系起来,国外新闻媒体称此举为“中国民航扩大对外开放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中国的私营企业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做出极高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而以后的数年间,王均瑶将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开创众多中国民航业的“第一”。
这一年,灰色的基调很重,可无论如何总有感人的色彩。个体在宏大历史事件中成长蜕变,观念的冲击、转型的阵痛,不断为某些“叛逆者”抹去“叛逆”的影子。3月下旬,深圳蛇口,袁庚提出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顾客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日后,该口号中的前两句如晨钟暮鼓,冲击着当代中国经济思维观念的起伏跌宕。
当然,一场针对口号的批判不期而至。迫于压力,袁庚再三考虑,将竖于蛇口商业街的口号牌子悄悄拆除。与特区人一样,对于改革的趋势,一部分温州人同样心领神会。在袁庚提出震耳欲聋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东风电机厂副厂长郑胜涛开始要求职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与温州许多草根企业家相似,郑胜涛也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
郑胜涛背上书包迈进小学校门时,全家三代同堂的10口人,为凑足他一人的学费,每天只吃两顿饭。所以,在郑胜涛的童年中,没有太多值得追忆的故事。他唯一记忆犹新的是,小学教室里贴了一张画,画上的孩子仰起头,盯着放在手中的蒲公英。老师说:你们像蒲公英,长大以后要飞到天南地北,你们也像希望的种子,到处可以生根发芽。同学们,你们说说,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有的同学说要当工程师,有的说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人民教师,只有郑胜涛一言不发。下课后老师问他,“你长大后究竟想干什么?”郑胜涛回答:“干什么最能赚钱我就干什么。”老师哑口无言。
郑胜涛书读得认真、成绩也好。然而,一心打算“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的他遭遇到“*”。学校一片混乱,他只好放弃学业,拉板车,跑供销,阴差阳错当上举重运动员,甚至还打破了温州市的一项举重纪录。
16岁时,郑胜涛应征当兵。没有父母或亲友作靠山,即使体格和身体素质最好,他的名额还是被别人开后门占去。不得已他作为“知青”下乡劳动,后又因户口迁不回城市而成“黑户”。正因为是“黑户”,企业单位招工他没有资格,只能辗转到了造船厂、标准件厂和现在的温州龙湾区的状元油库当临时工,干最重的活,领最少的钱。几经辗转,终于,郑胜涛当上名为温州市前进电机厂的街办小厂的正式工人。几年中,他由工人相继提拔为供销员、供销科长。
1981年,郑胜涛调任温州东风电机厂。凭借敏锐的市场竞争意识,他使危机四伏、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经济改革,总是在意料之中却又每每发生出人意料的事件。
7月台风过后,温州持续高温一月有余。与此同时,个私经济存活的环境仿佛也有了好转的迹象。同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遵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从事个体经营的公民,是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对个体经济的任何歧视、乱加干涉或者采取消极态度,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都是错误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