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温州样本 > 1981:光明行(4)

1981:光明行(4)

《规定》如同一支空气清新剂,荡涤了个体户合法身份周围的污浊空气——“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日后,在政策不断左右摇摆中生存并发展的个体户们,不断刺激着中国,直至促成温州的民营企业力量的苏醒,并使其最终以非公经济的身份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邱光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浮出水面的。

在温州,邱光和也算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父亲早年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养家的重任由母亲和大他四岁的姐姐承担。尽管家境贫寒,但父母坚持要求他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高中毕业,面对挣扎在贫困边缘的家庭,心中内疚的邱光和最终放弃高考,报名参军。他希望通过军营的磨练闯出一条人生新路,为家庭做些什么。四年后,他退伍回乡,成了人民公社半脱产­干­部,负责过宣传、民兵、共青团工作,又受公社委派担任社队企业的厂长和书记。可是,40元的月工资根本无法改变家庭的困境。

一次在国内跑供销时,邱光和偶然发现:温州本地最紧缺、需求量最大的彩电、电扇等商品,外地多滞销;当地供大于求的鞋和旅行席等,外地多紧俏。于是,1981年,邱光和和两个朋友创建了瓯海娄桥家电公司。但三人决策意见常发生冲突,邱光和­干­脆借钱买下朋友手上的股份。

邱光和做家电生意极其注重口碑,一件小事即可说明全部。

一位教师购买彩电,讨价还价。邱光和告诉她:一台彩电利润已不到50元,不要再还价。教师接受了价格,顺便说了一句“我们夫妻都是教师,经济困难,价格低一点也好一点”。邱光和听后,只收了彩电的成本价,还负责送货上门。不久教师称彩电无法看到图像。邱光和派人上门维修,发现显像管被烧坏。为此,邱光和写报告给厂方,要求解决。厂方查明是使用不当引起,拒不赔偿。邱光和做厂方工作,希望按成本价560元提供显像管,自己负责安排人免费维修。可家庭拮据,那名教师付不起560元。邱光和觉得教师教书育人很辛苦,帮忙垫付了这笔钱。

事后,教师夫­妇­写了一封感谢信投递到市消协表扬邱光和。感谢信无意间给邱光和做了最好的广告宣传,他很快成为温州城内口碑最好的彩电销售商。从这时开始,邱光和陆续在温州开设了80多家销售网点,资产达到千万余元……

这一年,这个国家还是先进与落后共存,未来与传统争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不断呈现,当了五年文艺兵的李涛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抉择。此后,他将自导自演一部百感交集的人生悲喜剧,折­射­温州三十年的时代变迁。

在温州民营经济开创时期的那些杰出人物中,李涛在许多方面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从小体弱多病,刚出生时居然不会出声,在保温箱放置八小时后,才被医生“拍”出声音。三岁患上麻疹,强行针无效,医生发出死亡通知书。在用毯子和草席包裹送往太平间的途中,保姆感觉到一丝动静,将李涛从死亡线上救回。

另外,与温州大多创业者出身草根不同,李涛生于军人家庭,母亲一家解放前曾为上海民族资本家。他出生时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拥有与同龄人差不多的命运,“长在饥荒时期,上学在*岁月”。用一句既感伤又难忘的话总结,李涛

他们是“被毁掉的一代”。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