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爱弥儿 > 第五节

第五节

没有用处的重复话。小孩子看见你用另外的辞来重复同样的事情,也就会学到讲无

聊的话。如果你说这种多余的话是作家的一种艺术手法,以表达狐狸是有意用这些话来

大大地夸乌鸦一番,这种解释可以对我说,然而对我的学生说,就是很不适宜的。

“不要撒谎,要是你的歌喉”“不要撒谎!”这么说,你有时候是撒过谎了的吗?

如果你告诉孩子说,只因狐狸撒了谎,所以它才叫乌鸦“不要撒谎,”孩子听了以后将

作何感想呢?

“配得上你的羽毛,”

“配得上!”这是什么意思?叫孩子把声音和羽毛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加以

比较,你看他怎么能理解你的意思。

“就让你做这林中的百鸟的凤凰。”

“凤凰!”什么叫“凤凰?”我们在这里突如其来地又谈起虚妄的古物,差不多好

象讲神话了。

“林中的百鸟!”多么形象的话啊!阿谀奉承的人用雅致的辞把他的话说得很高尚,

以便更易于诱惑别人。一个小孩子懂不懂这种妙处呢?他是不是知道,他能不能知道什

么是高尚的说法,什么是鄙俗的说法呢?

“听到这些话,乌鸦乐得忘乎所以,”

必须要亲身经历过十分激动的情绪之后,才能体会这个成语表达的状况。

“于是,为了显示他美妙的歌声,”

不要忘记,为了要懂得这一行诗和整个的寓言,孩子就要听一听乌鸦的声音究竟是

美在哪里。

“把嘴一张开,­奶­酪就掉到地上。”

这一行诗写得真好,单单从诗韵的和谐上就可以想象那种情景。我看见了一只怪嘴

张得大大的,我听见了­奶­酪从树枝中掉到地上的声音;不过,这种优美的地方对孩子来

说是莫名其妙的。

“狐狸抓着­奶­酪,说,我的好先生,”

瞧,好心竟变成愚蠢。当然,你马上会教育孩子的。

“你要知道,所有阿谀奉承的人”

笼笼统统的说法,我们是不懂的。

“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

一个十岁的孩子是根本不懂得这一行诗的。

“花一块­奶­酪学这个教训,真是值得。”

说得很清楚,意思也很好。然而也可能有少数的儿童要把一个教训和一块­奶­酪拿来

比较,因而就宁可要­奶­酪而不要教训的。因此,应该使他们明白这样说法不过是一种笑

话。孩子们哪里懂这种妙处!

“乌鸦又羞又气,”

又说重复话了;这一次就无法辩解了。

“发誓--可惜晚了--从今不再上这种当。”“发誓!”哪里有那样傻的老师敢向孩

子们讲发誓是怎么一回事情?

------------------

收集整理

下一页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