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的刘备
唐朝的时候,有人盗掘刘备的惠陵。盗墓人挖着挖着突然眼前一片明亮,原来是有两个人在下棋。身旁还站着十几个侍卫。盗墓人吓得浑身颤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只见其中一个下棋人说:“你要喝酒吗?”说着就给了盗墓人一杯酒,自己也陪他喝了一杯。盗墓人这下可来了精神,竟然索要玉腰带。这个下棋人居然也就答应了。给了他几条玉带,让他快点离开。盗墓人爬出洞后,发现那些玉带来源是一条条的大蛇,而他自己挖的盗洞则已平复如出了。
死尸的指甲还在长
据记载,卞壶被杀于晋成帝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328年。坟墓被盗是在晋安帝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其间相隔85年。“面尸如生”还是很好理解的。但“爪生达背”,就很离奇,甚至有点可怕了:就是说尸体在入葬之后,指甲居然还能不断得生长,都长到后背了。
能预言盗自己墓的奇人
刘秉恕是元朝著名谋士刘秉忠的弟弟。明朝嘉靖年间,他的墓被人盗开了,盗墓的人逃跑了,官府无法捉拿。后来差役在墓中发现了一段谶语:“发冢者,李淮也。”于是以此为线索,终于捉住了盗墓贼。这都是因为刘秉恕精通算术,在生前已经推算出盗自己墓的人是谁了。
死而生,生而又死
明朝有个叫沈纯甫的人住在在湖州,此地有一座墓被盗了。碑文上写着“梁昭明太子妃,沈约女也。”离奇的是。沈氏女还能说话,对盗墓的人说:“我已经修炼圆满了,请你不要伤害我。”盗墓人不听,砍断了沈氏女的一根手指,血一缕缕得流了出来,沈氏女因此而亡。
通常盗墓产业链的整个体系是:由下苦和腿子从墓中盗出文物,他们由于技术含量不同而领取几百至几千元不等的辛苦钱;雇佣他们并为整个盗掘出资的人叫做支锅;掌眼,是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人,扮演特殊角色,他们通常会寻找古墓或懂得鉴定文物,有的支锅雇佣,有些掌眼同时拥有雄厚的资金,会依据自己的鉴定眼里买下整个墓葬盗出的文物;支锅手中的文物通常会进入二级文物市场,价格不会太高;掌眼往往可以把手中的文物直接推向北京等三级文物市场,价格常会飚升数十倍,二级市场的文物有的直接被买主偷运出境,有的则流向三级文物市场;三级市场的文物有的直接被个人藏家或转卖,有的通过香港流向境外;在境外商人的多次倒手之后,文物将最终到达大古董商手中,到达这一级的文物基本已被洗去全部危险信号,堂而皇之地被炒作,拍卖,最终被顶级藏家收藏,文物成交价格是最初的万倍以上,至此文物极难被追回,盗墓者也将永远逍遥法外。
《盗墓笔记》土夫子四字诀
土夫子即就是盗墓贼。最早“土夫子”本来是对长沙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因为在当时长沙城里,多烧煤炭,而煤炭里面又要拌入黄泥巴,以此耐烧延时,故而对黄泥巴的需求极大。于是就诞生了拖着板车以卖黄泥巴为生的一种职业――土夫子。
黄泥中的上品——“糯米泥”是长沙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放棺时挖出,后又填入坑中的土)。为此,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最初偶然挖到了一些唐宋墓葬中的随葬品,卖给古董商,换几个小钱。但偶尔有一些古器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土夫子们见有利可图,于是开始知识化、专业化,干脆以盗古墓为生,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著名的“望”、“闻”、“问”、“切”四字诀。
“望” 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
“闻” 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
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想试探一个老盗墓贼,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
“问” 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切” 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