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在风中
在心底
飘渺之声
隔世离空
言语这把锁链
沉默将它斩断
千里之外
谁将它挂念
一
一首歌
被淡忘
被珍藏
当它回响
时光倒流
音乐这串露珠
从那头滴落这头
浸润之中
谁和着节拍叹息
一
一个梦
是否圆
是否缺
花开花落
伤感依然
理想这扇天窗
里外都是风景
夕阳之后
谁为我打开天窗
一
这首诗写于去年除夕夜,为梁婕而写,虽然写得不像《我该如何遗忘你》那么让他涕泪横流,但他仍未甘心,幻想着梁婕在哪天能看见。
一年前的他在成都,深受柴家别墅女主人柴墨、其子欧帝的信任,吃穿住行均由柴家提供,还有六七千的工资,过着优越的生活,春节期间就他一个人守着那幢别墅,用着欧帝的电脑,享受着从未有过的自由自在,仿佛成了那幢别墅的守夜人。那时的他从不与人谈及自己的感情,像个清心寡欲的人,一旦写起文字来就离不了感情,像多情的女人。那时的他正偷偷学炒股,一心想着哪天炒股炒发了,让一叠钞票变成铺天盖地的钞票,并开着自己的宝马车去迎接梁婕,用火热的心和强悍的实力把她争取回来,让她完全离开那个男人的怀抱,无忧无虑地跟着他,来到他为她搭建的漂亮城堡,过着幸福的生活,养育他们的一大堆孩子……那时,他还猜测,梁婕也许在成都,离开了利音城,成都是她最有可能去的地方。但他无从找她,也不愿再去寻找,害怕千辛万苦寻找得到的却是婚礼那天一样的可怜结局。他只有梦想着自己强大,强大到她无法拒绝。
但是,读到这首诗的依然不是梁婕,而是席悦。这首诗本来首发在门户网站上,席悦则在诗后留言,邀请他把博客从门户网搬到繁城美文网。他本无心把日志搬来搬去,只为回报席悦的关注,还是去了她的网站。网站首页有篇编辑招募书,其中需要招募散文类兼职编辑,他就下载了表格申请了没有工资的义务编辑,唯一的目的就是多一个工作经验为以后应聘增加点砝码。表格并没强求报上真实姓名,他就报上了网名;要求报上职业,他就填上了“家教”;要求填上每天固定的上网时间,他就把欧帝在校的时间段填上,因为这个时段他才有机会去网吧。管理兼职编辑的副总编雨雁在欢迎他加入编辑群时,还曾问过他:“家教也算职业?你是大学生还是教师?”牧蓝难以解释,仍是答道“家教”。他知道,这份在别人看来不算是职业的职业,他差不多是放下了所有尊严才获得。
这篇唯一的诗歌日志之后,牧蓝为梁婕又写过好几篇,但写完又嫌不满意就删除了,这首诗看似成了最后为她写的一篇。弹指间又是一年流逝了,他的心从两年之碎片化为了三年之齑粉,曾经的爱渐行渐远,他想抓也抓不住。这一年又那么漫长,事情此起彼伏让他应接不暇,他先后经历了股市大跌、股票被套、欧帝小升初选拔、爷爷住院、股票割肉出局,被柴墨误会辞退、幺叔追到成都、来上海找栗鸣、初当操盘手、认识席悦、遇到林丽等等事情,接二连三地折腾之后,他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他仍然想着梁婕,希望奇迹眷顾,让她用某种方式出现,比如在日志后面留言,或者给他一条短信,或者回复他往日的某封电子邮件。他不会再像从前不顾后果地去找她、逼她,他们成不了恋人和夫妻,但他希望还能成为朋友,不求安慰谈心,不求相伴终老,但求在这样的节日里有机会相互道声平安。他试图再为她写上一篇,祭奠般地纪念那段失败的爱恋,但灵感已经枯萎,ji情已经飘散,不知从何写起。三年来为她而写的日志以及邮件石沉大海,三年没有共同经历和话语点燃爱的柴禾,三年的等待让他失去了再写的自信。三年了,婕没有再与他共舞、共抗争、共甘苦,曾经的激昂文字饿死掉了。
他想把所有日志删除,不愿再被网站管理员在后台看见,却犹豫了:曾经的爱,曾经的泪,曾经的思绪因为这些文字历历在目,就是老去的那一天也能回味,就是失去了记忆也有它们记载,这些是他最有质感的生命和青春,如果删除,那段青春真的会随他老去,淡出记忆,最终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仿佛从未存在。他把光标停在“删除”的位置下不了手:让幸存下来的这几篇文字藏在这里也好,至少它们还活着,只要它们活着,那段青春就永在。
牧蓝关闭了网站,把一首又一首忧伤的网络情歌放得震耳欲聋,让伤感歌词代替自己倾吐心声,把他连同如影随行的孤独热闹地埋葬。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