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雁引春归 > 第八章 这就叫歪打正着

第八章 这就叫歪打正着

但是眼下的敌对场面,以及这剑拔弩张的氛围让他们都没有轻举妄动,也许一不小心就被对方­射­成筛子,眼下还是保持不动比较好。

恪亲王坐在马车上,手一举:“退后……”

恪亲王身边的士兵们纷纷往后撤退,他们丝毫不杯疑恪亲王能应对这样的场面。

津洲王则是脸­色­一变,但是一看车驾上的“顾雁歌和顾次庄”,又觉得信心十足,虎毒不食子,这可是恪亲王唯一的女儿。

至于那个什么慎郡王,别人不知道是假货,他还不知道吗。

“恪亲王,咱们多少年没见了?”津洲王笑着,却压不住眼底的些微躲闪。

恪亲王也不急着直入主题,于是就接了话说:“十年有余了吧,你倒是还没变,连头发都没多白几根!”

津洲王笑说:“没有你的日子,什么事都不用多­操­心,更不用担心半夜就有人把我的城池给踏平了,当然过得踏实。”

“是啊,只是我到底还是回来了,倒是有些对不住你了,这些日子可没过踏实吧。”恪亲王也是笑着回话,要是顾雁歌这会儿在这,就会明白自己越来越深厚的恶趣味是从哪里来的,遗传总是那么伟大而奇妙。

津洲王有些压不住场了,心多少有些没底,就算是有人质在手,也觉得跟被扒光了一样:“其实我不贪心,方园百里让出来,就放他们自由。”

“确实不贪心,你拿着我的女儿和侄儿做人质,就只想要这点东西,不想要点别的?”恪亲王倒是循循善诱起来了。

远处安坐的津洲王终于有些坐不住了,恪亲王太冷静,冷静得让他有种掉进陷阱里的“错觉”:“我说过我不贪心,只要津渡一方称王就足够了,你要保你的家人孩子,我也只想给我的后人一方栖身之处。”

恪亲王冷冷一哼,说:“放了他们,我保你全家一条生路。”

“生路,什么叫生路,别废话了,如果你想拖延时间,劝你别妄动,否则小心你女儿死在你面前。”津洲王从旁边的侍卫腰间抽出了刀,直直地抵在做女装打扮的魏延平脖子上。

“拿女人做挟,你就这么点手段吗。谢参军啊,家国大义高于天,你认为拿我的女儿做挟,就能得到整个天下?做梦!”说完,恪亲王又朝着津洲王旁边的车驾上喊了声:“雁儿,做为顾家的儿女,就注定有一天要牺牲,你放心,父王一定拿他来祭你,然后和你一块去找你娘,好不好。”

不知情的被感动了,也被吓着了……而知情的正在远处拿宝境看得不明状况。

津洲王的刀又深了一分,点点血花落在“顾雁歌”的衣襟上,那副晕乎的“娇弱”模样,让人都不忍心去看。

正在顾雁歌和顾次庄以为就这么结束了的时候,远远的来了一队人马,大叫着:“住手……”

顾雁歌和顾次庄一块儿看到了忱王,然后两人相视一眼,彼此都有些疑惑,这是什么个状况。顾雁歌侧着脸,有些不太相信眼前这状况,于是轻声地问了一句:“忱王怎么来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小子来这做什么,而且看看起来也不像是来帮津洲王的。他不是要跟着他老爷子襄乱吗,怎么反倒跑到这儿来串场子来了,他这是上错戏台子了吧。”顾次庄惊奇不已,又忽然想起点什么一样,看了眼顾雁歌,然后就不说话了,继续拿着宝境看远处。

被这么看了眼的顾雁歌有些不习惯,拿宝境捅了捅顾次庄说:“你刚才那样看着我做什么。”

“没什么,想起我在京城里那些美人们了,温柔乡是英雄冢啊!这样要不得……真的要不得。”顾次庄摇头晃脑的说完,然后继续观察。

啐了顾次庄一口,她就知道这人没什么好话说:“要真是这样,那忱王可就伟大了哈。”

“伟大……这叫愚蠢,为了一个女人,抛家弃族,什么都不管不顾了,这还伟大呢。雁儿,你们女人关于伟大的定位可太廉价了。那要照你这么说,魏延平也挺伟大的,当初为了一个陆红绫,把整个魏家从云端摔进了泥里。伟大了就一直伟大下去呗,伟大成他这样虎头蛇尾,算什么……”

顾雁歌撇撇嘴,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忱王不容易,阔科旗汗王很悲催。

“这不是忱王嘛,怎么有空到我们这边野小地来?”津洲王熟门熟路地招呼着,这条鱼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及时。

“放了雁儿,我替阔科旗答应和你结盟。”

忱王这话让恪亲王都有些意外,恪亲王还是顶了解这孩子的,阔科旗有异动,他透露给顾雁歌,处处维护着眼下的局面。只是恪亲王都没想到,他为了自己的女儿还能做到这份上,叹了口气,恪亲王让车夫把车拉过去:“傻孩子,你不该来这,赶紧上来。”

“不……王爷,雁儿还在那儿,您站在景朝的立场上不能放,但是我能,我什么都不求,只求她安安生生地活在这世上,这就足够了。”忱王一路奔来,心里越来越明白,哪怕是能呼吸一样的空气,都已经很好了,可如果真的死在这……他不敢想象那会怎么样。

年少时的爱情,总以为是浅薄的,可他自己都没想到,这日积月累下来早已聚成江河。

蓝天绿地,山水之间,恪亲王都觉得自己被打动了:“傻孩子,你先上来,听我跟你说完,再图谋行不行?”

“王爷,雁儿曾经跟我说过,对您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她和王妃,而是景朝的江山杜稷。那时候,我跟雁儿发过誓,这辈子把她放在所有的一切前面,哪怕是江山天下也排在她后面。”

恪亲王哑口无言,心想这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怎么一点也不像阔科旗汗王,不知道哪儿来的痴情根种。

“别冲动,你先听我说一句,就一句话行不行?”

忱王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上马车上去听恪亲王说话,他怕自己会被说动,因为恪亲王于他而言,同样如神一般……

上,还是不上,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卷二 自由之声 第一七四章 这孩子是捡来的吧

最终,忱王还是在恪亲王殷切的目光中上了马车,恪亲王看得直摇头,拍了拍忱王的脑袋说:“孩子,你跟你父汗,真是没半点相似的地方。”

忱王恼得很,难道上来就是跟他说这个,可面对的是恪亲王,他又恼火不起来:“恪王叔,雁儿还在他们手里呢,您怎么还有心思跟我说这个,难道雁儿也和承忆一样不是您的孩子么,你半点不忧心她的生死。”

看着那急哄哄的忱王,恪亲王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为情为爱,可以挑起战争,也可以轻易化敌为友:“那不是雁儿,你掉转头上城门楼子上看看,雁儿这儿应该正和二庄那孩子看着热闹呢。”

对于恪亲王的话,忱王有些不大相信,但又不似是作伪,略有些怀疑地问了一句:“真的?”

“我的女儿,我骗你做什么,要真是雁儿在那儿,不就是方圆百里么,给他又何妨,今天给明天再收回来,也不过是轻易之事。”恪亲王想着又拍了拍忱王的脑袋,心里琢磨还是——这孩子是捡来的吧,要不咋会长成这样……

忱王对恪亲王这举动也是半点脾气没有,挠了挠头说:“那雁儿岂不是要笑话死我了!”

“傻孩子,怎么会笑话你。倒是你们这小儿女心思,当放则放,否则反受其乱。阔科旗草原上多少像鲜花一样的女孩儿,没必要总仰头看着从天空飞过的雁子,南迁北移的,你抓不住她的心。”恪亲王说着又继续拍,对忱王竟然不恼火,而且还担心顾雁歌笑话他的反应,多少能理解上一些。

听到顾雁歌安全的消息,忱王心里大安,连带着也放松多了:“我也知道,可有些东西积水成流,起初是不以为然的,没想到日积月累下来,竟然也成了波深浪广的江河。”

“如果有一天,永夜伤害了雁儿,你会怎么做?”恪亲王莫名地就想起了他和回屹王,还有心底里不断被想起的阿容。

这三个年轻的孩子,多么像他们年轻的时候,甚至很多事情都似乎在重演。

这话让忱王狠狠地纠结了一番,死死地皱眉,然后摇头:“我不知道……”

“知道雁儿为什么选永夜吗?”

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呢,就更加纠结了,他要是知道,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不知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问题你该仔细想想,想明白了或许就放宽心了。”教育到此结束,恪亲王抬头一看远处,说:“你先回去,这里交给我,明白吗?”

忱王二话不说,立刻下了马车,翻身上马领着跟来的人回城去,把津洲王晾在一边直发愣。刚才还气势汹泌地要抢人呢,这怎么三言两语就被打发走了?

看着对面的人,恪亲王淡淡一笑,对主持这次进攻的副将说:“一战到底,如有反抗,立斩不饶,如不反抗则饶其一命。至于他们手里的人质,你就当那是假的……陈润迟,你十三岁的时候在我营前守过帐,如今我给你压阵,你给我好好守住这景朝的大好江山。”

陈润迟­鸡­血沸腾,恪亲王总是这样能调动人的情绪,顿时间陈润迟热血往脑袋上涌,大喊一声:“战……”1

士兵们一听将军喊了,立刻也举刀向天,齐齐喊着:“战……战……”

整个场面气势恢宏,津洲王那边的人几乎是不敢出声,看着对面热火朝天,津洲王开始觉得今天的谈判是个错识。对方士气高涨,这自己这边却是军心涣散。

其实这就是恪亲王要的效果,津洲王到底在他帐前谋事多年,他了解这个人了解到了骨子里。这一出戏,早就是恪亲王布置好的,就算是津洲王不往这方面想,他也会让人推着津洲王往这结局奔。

上兵伐谋,真动起刀兵来,伤的是景朝的社稷基石。

战,只在一念之间触发……

这边是气势如虹,另一边是心生退意,自然这战没什么激烈的场面,往往是交手片刻之后就投兵器束手就擒。至于津洲王眼见大势已去,却仍是奋力抵抗,他毕竟经营多年,拥戴的也不在少数。直到包围圈越来越小,亲卫们护着津洲王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来。

津洲王跨上马,不经意地回头看了恪亲王一眼,只见那人不动如山地坐着,仿佛眼前的一切早在掌握之中。此时他不得不承认,也许多年之前,就有一种名叫畏惧的种子种在了他心里,他不是没有反击的余地,却选择了保守地进攻,最终这畏惧,让自己不经意间把多年的心血付之流水。

一败图地,历史是胜利者的凯歌,是失败者的十宇架……

津洲王走之前,并没有杀死魏家叔侄,而是一路带着,不知情的士兵,自然会为他让路。

恪亲王远远看着,知道接下来就是对萧永夜的考验了。

“永夜啊,你不要让我失望,做为一个父亲,我也是自私的,希望自己的女儿得到最好的。你必需证明,你就是那个最好最合适的,否则置忱王于何地。”恪亲王必需承认,这是他故意要放走的,要不然凭着津洲王自是Сhā翅也难飞。

打扫完战场,恪亲王和大部队一块离开,津渡十六洲也暂交由陈润迟防守。

军营里今夜是彻夜不休地欢畅,这一场胜仗,或许得来容易,但热血半点不减。

恪亲王陪了一会儿之后,折返回永安城里,心里想着的还是那对小儿女:“真是儿女债,现世报,报不完啊。阿容,咱们的女儿呀,就跟你一样,是个招事儿的。你看啊,现在回屹王还在寻思着你呢,真是个招事­精­。”

这么说着,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

而在府邸里,忱王被顾次庄笑了个结实,顾雁歌倒是依旧从容,态度和从前没什么两样。顾雁歌倒是想两样,可一怕忱王多想,二也怕他尴尬:“忱王兄不是该在京里吗,怎么到永安来了?”

顾次庄很不厚道地在一边笑,忱王瞪了他一眼,他还是半点没收起来的意思:“为了英雄救美呗,没想到咱自救了,倒让他没救成。雁儿,下回有这种事儿,咱还是亲自上,反正会有人救咱。”

“谁救你,你死了也活该……”忱王一恼火,这话就愈发显得小儿女了,让顾次庄是笑得更加嚣张。

“得,我不逗你了,万一揍我,我可打不赢你。说你啊,不是正打算陪你家老头子打天下吗,怎么反而跑到这救场来了,不拍你家那老头子生剥了你?”顾次庄可清楚,这样一来,忱王很可能就被阔科旗王划出来了,以后有事儿也不会再跟他说了,至于汗位,那倒还是得看当朝天子的意思,倒是没有多大­干­系。

“你既然都知道了,还不把我抓起来?”忱王和顾次庄也算是打小的交情,知道顾次庄是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骨子里最有原则。

顾次庄瞥了他一眼说:“就你还反,反个鬼,我问你,你要江山天下做什么?就你懒得跟三变似的,还坐天下守江山呢,迟早得自己憋闷死自己!”

弘琨一听提起了他的名字,而且听着不像什么好话,就有些不乐意了,朝顾次庄抡了个小拳头,结结实实地打在顾次庄下巴上。脸上的表情透着愤怒,那小表情似乎是在说:“让你说我坏话,打你……”

顾次庄也始租着弘琨,一巴掌又盖了上去:“你这小子反了天了,还敢打舅舅,小心我打你屁~股。”

弘琨可不搭理他,小手继续一挥,显示出他也是有原则的,谁说他坏话谁就是坏人,坏人嘛——该打:“舅舅,坏……爹爹,打”

恪亲王在外头不由得笑:“来,外公看看,谁敢欺负我的小外孙子,外公揍他。”

弘琨一见恪亲王,眉开眼笑伸手要抱:“外公,外公……”

这小嘴甜得,让恪亲王笑得满脸花:“来,外公抱,别理你那舅舅,小心让他给带坏了。”

忱王其实也挺手痒,那孩子可爱透了,看着就揪人心。弘璋是个碰不得的,也就弘琨可以玩玩。恪亲王一瞧忱王那双恨不得泛绿光的眼晴,笑着朝忱王示意:“来,让你这草原上来的舅舅也抱一抱。”

弘琨反正是谁都成,其实他更乐意自己走路,可谁让他这么多舅舅,舅妈却少得可怜呢,只好暂时的以身“伺狼”,满足一下这些未婚舅舅们的父爱泛滥了。

抱着弘琨,忱王想起上一次抱的时候,还是小小的一个毛娃娃,现在都能说会笑了,只见弘琨小眉毛一皱,还是叫了句:“舅舅……”

忱王应了一声,心软绵绵的:“三回……”

弘琨不免翻了个白眼,扭头看着正在恪亲王怀里撒欢的弘璋,叫了声:“哥,叫你……”

于是忱王同志,在弘琨心里彻底没啥好形象了,竟然抱着他叫他哥哥的名字。

弘琨在心里决定,以后,他也要有格调,不能谁来都给抱,从今以后,他要——拒抱!

卷二 自由之声 第一七五章 萧叔叔啊,你被算计了

萧永夜在黄沙阵里,绕了谢君崇几个月,终­干­借计把谢君崇和数千­精­兵带进了响沙河,谢君崇这一去不返,津北的战事彻底摆平。

看着阵阵黄沙,萧永夜有种终于得出生天的感觉,这一场战役不可谓不难,但更难的是心里疲累。时常想起顾雁歌来的时候,在漫漫黄沙里,有种特别空旷的寂寞。

正拟了信儿去津东大营的时候,津东大营的战报也到了。正奇怪为什么在这时候突然通了信的时候,展开信儿一看:“津洲王兵败,在逃,严加布署。”

“来人,去传罗将军。”

罗安本来正在打点行装,准备踏上回津东的行程,没想到萧永夜这就来传他来了。换了衣服匆匆忙忙地进大帐,就看见萧永夜拿着信在那儿沉思:“末将拜见副帅。”

“罗安来了,起来说话。”萧永夜眉头结成了山,心头犯愁。随着信令后附了一张纸条儿,是恪亲王的亲笔,上面写的是顾雁歌在津东,津东安全无恙,一切不必担忧。

萧永夜倒是对津东安心得很,只是一想起顾雁歌离自己这么近,心头就乱蹦:“你看看,津东来信了。”

罗安揉了揉眉头,本来见萧永夜回了大营,只当是战事就此结束了,没想到这可好,又不用回去了。还得打游击,四处去找津洲王:“副帅,那咱们这回是以逸待劳,还是趁胜追击?”

“谢君崇的消息还没传津洲候那,他会走这条路往津北来,你先带一队人马去长天关守着。一切见机行事,你安排下去吧。”

恪亲王很恶劣的没有把魏有德叔侄两的事情告诉萧永夜,不但没说,反而还让人一路跟着看萧永夜是什么样个反应。恪亲王这个人,正经起来的时候显得庄严肃穆,可一旦起了孩童一样的玩心,便也能做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来。

因此当罗安在长天关,看见津洲王后头还带着“顾雁歌和顾次庄”两人时,眼珠子都快掉了下去。他是参加过萧永夜婚礼的,自然认得顾雁歌,原本的埋伏在瞄见了车上的人后,就立号令下去不要轻举妄动。

“这可怎么是好,大公主和敏郡王都在津洲王手里,一个是朝廷里最得脸的宗室子弟,一个是咱们主帅、副帅的心尖子。副帅知道了,还不知道得怎么担心呢。你赶紧回去报给副帅知道,请示副帅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

当萧永夜接到消息时,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扶住书案强稳住身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在哪里,可安全?”

“回副帅,大……大公主身上,似有血迹。”

“胡修恩,点兵随我去长天关。”

也顾不得外面正在下大雨,骑上马率先冲出去,只带了身边的亲兵跟随,回头又看着站在门口的胡修恩说:“这里一切交由你来负责,天明再拔营,累日征战,让他们睡个囫囵觉吧。”

胡修恩应了一声,还是先去点了二百­精­兵跟在萧永夜后面,并吩咐道:“看好副帅,莫让副帅冲动。副帅和大公主、敏郡王都不得有失,你们万万小心。”

却说萧永夜冒雨夜奔,一路向长天关去,道是“天关无坦途”,一路奔来,整队人马已经分外疲累。萧永夜回头看了一眼,多有不忍:“停止前进,在此扎营。”

扎好营后,士兵们再去战萧永夜,却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士兵们心里一惊,这才明白萧永夜是独自一人前去长天关了。

亲卫们众口一辞:“副帅有令,安营在此,天明雨歇后再启程。”

士兵们也多有忠心护主的,却是军令如山,不得违背。

而萧永夜在此时,已近了长天关,正好夜里巡视的士兵见了,连忙拜倒:“拜见副帅。”

“起……起身吧,罗安在哪?”萧永夜本来心里就担着心,加上连夜的雨一淋,春来一阵寒一阵暖,更兼心绪不宁,难免会沾染上些小疾。

军中的医官正要切脉,萧永夜却一手挥开了:“我自行运功走一周天就行了,你下去把罗安叫过来。”

话才落下,罗安就从外头撩了帘子进来了,见萧永夜脸­色­苍白不由得有些惊心,这位副帅从来就是铁打一样的人,今天竟然也成了这副模样:“罗安拜见副帅。”

“起吧,大公主和敏郡王怎么落到津洲王手里了,为什么津东没有传消息过来?”萧永夜虽然担心,可这时候却忽然疑惑起来,为什么恪亲王不告诉他实情,难道是担心他受不了吗?又或者,担心他为了顾雁歌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把整个景朝的大业都放置一边?

他会这么做吗?萧永夜这么自问,这天下他守护了三十余年,是他的事业,是他的人生,是比他生命还重要的责任。

可萧永夜也断不会让自己有机会,做出那种能让他发出“得了天下失了卿”这般感叹的事来。只是世间事,难两全,要“天下”还是要“卿”……这不难回答,只是这天下的责任背了这么些年,已成习惯,又如何舍得下。

而顾雁歌呢,他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只在此时终于明白那句“若生不独生,若死不独死”,是怎么样一种无奈,又是怎么样一种大失大得的气魄。

罗安看着萧永夜陷入沉思,等了会儿才回话:“回副帅,怕是元帅不忍让您忧心,津洲王的人马后面,还坠着条尾巴,派去打探的人回复说,是津南侧翼的人。路途上正好截了他们一道,暂时因种种原由,暂时不便和我们明里相会。至于大公主的事,他们也不甚清楚,只有请副帅将来见了元帅才能问出因由。”

思量了片刻,萧永夜心里就有了主意:“来人,递帖子给津洲王,有酒酬故人,清风崖相见。”

“副帅?”罗安非常不认同萧永夜这个主意,津洲王在他看来已经丧心病狂了,而且萧永夜还把谢君崇给埋黄沙里了,津洲王哪来的好脸­色­给他,这不就是去送死的吗?

“你且安心,依我所知,津洲王不会应约。”

“那……您还去递帖子。”罗安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萧永夜挑了挑打花,“辟叭”一声轻响之后,烛火被风吹得晃了晃,光摇影移之下,一片摇曳生姿。

在忽明忽暗之中,萧永夜却忽然笑了:“你去办吧,自有我的道理。”

罗安也就不多说了,第二天清早就让人送帖子去给津洲王。津洲王接了帖子一看,心里就泛起了寒意,侧头看着旁边的帐里,忽然一声长叹:“萧永夜这是在明着要人啊,他婆娘在咱们手上,他竟还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来要,倒底是有几分的。”

帖子上说得言辞恳切,而且,隐隐有只要交出人质,必保全军上下身家­性­命安危无恙。

“主子,咱们去还是不去?”

“不去,既然咱们手里有牌,就得先好好晾着他。从顾青川那里没要来的东西,在萧永夜身上也找补不回来。但他眼下不是还领着托孤之臣的身份吗,他手里掌着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东西,咱们就是要半个天下,他婆娘在咱们手里,他应该会答应。”津洲王当然知道顾雁歌对萧永夜重要,这时只恨没抓着两个孩子,要不然哪还有他们说话的份。

不过这几天他心里也有些疑惑,这“顾雁歌和顾次庄”怎么就那么老实,一声不哼,就算山路险,连夜奔逃也不显娇弱之态。但津洲王不及多想,毕竟人是相似的,而且追来的人里还有“萤”的人,隔几天就给喂药,能不老实嘛。

“那我回时,该怎么答?”

“开弓没有回头箭,往大了开吧,反正是不会答应的。”津洲王何尝不明白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只是让他束手就擒,他自己过不去心里这道坎。一日为军人,便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有投降于人。

津洲王的副将这时候却动了心思,津洲王是没有回头的路了,可他们还有。听说恪亲王那边对投降的将士,一律从宽处理,上了表书替他们求救。他们当然不知道阔科旗那边的事,更不知道这是安抚军惊扰手段。

“你去,跟萧永夜谈,只要保我们­性­命周全,大公主和敏郡王必得安然。至于王上……暂且瞒着。”这些时日奔袭,所有的人都看明白了,再往下走,只能是死路一条。或许趁现在,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津东恪亲王手书的信,放到了萧永夜的案头,就是这封信,让他开始纠结……

只见上面写着:“津洲王所挟人质,非雁儿与二庄,勿放过津洲王,此一放无疑放虎归山。儿女情长,江山稷重,当断时不能乱。”

如果恪亲王只写前头的,萧永夜半点不会怀疑,立马就会点好兵,准备把津洲王永远留在长天关,可是恪亲王憋着计地故意写的后一句,让萧永夜分外琢磨了一番。

琢磨了很久,才琢磨出另一个意思来,那就是要放弃救回人质,不管是真是假……

萧永夜按着信纸在案上,低头自问了一句:“放弃么?”

卷二 自由之声 第一七六章 运气这玩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是时,帐外风雨声响成一片,敲打得帐里闷声作响。烛光偶尔被风吹得明明灭灭,倒让人无由得生出一些烦乱来。

眼见着就快要天亮了,萧永夜是一夜无眠,小将来换了几次烛,见萧永夜不睡也是劝了又劝,可萧永夜现在是心事重重的,哪里有半分睡意。

等到罗安洗漱完了,再到大帐里来时,才发现萧永夜双眼里全是血丝:“副帅,元帅不是说人质并非大公主和敏郡王吗,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其实罗安也并不是看不出来,只是恪亲王的话,他们总是拥戴的,而且这么说了,就有这么说的道理。对于恪亲王,他们这些人,总是容易无条件地信任与支持。

“报,副帅,津洲王大营来书。”

看完书信,萧永夜就轻松下来,罗安见状问道:“副帅,写了什么?”

“求保他们周全,他们会把人质送归。”萧永夜琢磨着这倒是不难,现在正是用兵之际,这些人有心回头,自然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难受重用罢了。

这一下自然就松快了起来,萧永夜和罗安商量着做了些布置,这才安心地去睡了会儿。

而津东大营这边,已是一片欢腾,顾雁歌可半点欢腾不起来,萧永夜还不见回来,可恪亲王又说津北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只等着凯旋归来。

时间进入六月,永安城里莫名地有人高热致死,群医束手无策,最后连军中的医官都去看过了,却脸­色­沉重地回来告诉恪亲王:“是疫症。”

“没旱没涝没天灾人祸,怎么会传出疫症来了?”恪亲王能带兵打仗,可不代表他对疫症也同样有计策可施。他只能安排军队,守好永安城,不让进出,并且派出士兵安抚百姓的情绪。做为一个国家的管理层,他能做的已经尽善尽美了。

可很多事他做不到,比如疫症来得太急,药物配备不齐,整个城里一时上下风风雨雨。顾雁歌开始还没在意,她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想着萧永夜的事,哪里有工夫出门。恪亲王也只是吩咐了侍卫和丫头、婆子,最近不要让顾雁歌出门,吃食上也分外加着小心。

等顾雁歌发现不对劲,是因为净竹这丫头不舒服,说是一阵寒一阵热,而且全身发抖,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红的。她一听就有些不太安心,一看正是滋生蚊虫的时候,莫不是疟疾。

蹲到院子里找了会儿,找了株青蒿,扯了几根枝子递给扶疏:“把这个捣成汁,让净竹喝半碗,然后用些去买。”

她毕竟是学流行病学的,在这方面倒算是强项了,也好在她对中成药还有些研究,要不然这时候也同样是没头苍蝇。

思索了一番,叫来了杨嬷嬷和成嬷嬷:“嬷嬷,您赶紧吩咐下去赶制些纱帐,府里上上下下都赶紧挂起来,出门在外的也穿严实些,各处也都要点上驱蚊香。三回和三变屋里,赶紧去挂上纱帐,一定要细细看着,不能让蚊虫叮咬了。”

“是,主子。不过这么做可有效果?”杨嬷嬷到底有些疑惑,倒不是不相信顾雁歌,实在是这姑娘往常都娇生惯养,是个受保护的,猛然间让她相信,这主子也懂得怎么周顾人了,实在有些不适应。

“有的有的,嬷嬷,您就信了我吧,这些日子府里的驱蚊香不要停,日日夜夜都点着。这疫症怕是要来了,这是蚊虫叮咬引起的,千万不能疏忽了去。”顾雁歌可是忘了,这疟疾原由,是1897年一个英国人找到的,虽然这景朝是个没记载的,但肯定是被她提前了不少。

杨嬷嬷和成嬷嬷笑了笑,也不管有没有用,主子都吩咐了,这无关痛痒的挂个纱帐,点个驱蚊香也不费什么事,于是应了声就下去办了。

这会儿顾雁歌可就开始庆幸了,萧永夜那边,她持别叮嘱过,也给带了香包和药草泡茶,总是有些预防作用的。

等顾雁歌的吩咐下达了,顾次庄就溜了过来,满头大汗地问顾雁歌要茶喝:“雁妹妹,你可不知道,外头的疫症好是吓人,昨儿还鲜活的人,今天就莫名其妙的没来。今天军中又有几个人染了病,你父王和几个将军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主意。上午发了信去京城,延请宫里的御医过来,只是山高路远,等御医到了只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顾雁歌听了连忙拈着刚才落在桌上的青蒿,在顾次庄面前晃了晃:“哥哥,你可认得这个?”

“认得,野菜嘛,永安城外大片大片的,春上天的时候灶上做了吃过,还挺上口的。”顾次庄拿着闻了闻,倒是还认得出来,不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认得就好,这个生捣用纱布滤出汁来,一日三次,每次小半碗,以三日为一组,三日不缓解就加三日。如果有缓解就换柴胡汤。”柴胡汤在这里算是验方,倒不用她多说了,只是青蒿治疟疾,没有半分先例可依。

顾雁歌也是记得一味青蒿素,就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而且当初做过成药分析,在疾控中心听一位老中医说过,在没有条件提取青蒿素的情况下,青蒿生捣成汁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每次服大约一百毫升加减,药效可和青蒿素相提并论。

她那时候还笑着反问过一句:“那为什么要提取,直接服青蒿汁不就得了。”

老中医直摇头答:“未必有多少人愿意吃这苦头,而且速度没有青蒿素快,毕竟一个是注­射­到静脉里,一个是等肠胃吸收,肠胃吸收会有一部分被排出体外,直接导致青蒿素的血浓度不够,功效就大打折扣。”

现在她可真感激自己当时那多嘴一问,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这会顾次庄跟她当时一样满脸疑感,指着青蒿说:“雁妹妹.别玩了,我可是在说正经事。你拿棵野菜忽悠我算什么事。”

这时扶疏过来了,顾雁歌想起来,刚才让她去给净竹喂青蒿汁了,于是看着顾次庄说:“我不忽悠你,刚才净竹也说发了热,就是你们说的疫症,半个时辰前,我让她服了青蒿汁。现在你不如去看看她是不是感觉好些了,如果症状减轻了,哥哥不妨照我说的试试,总比你们在那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好吧。”

顾次庄这下答应了,反正也是没办法可想了,去看看也不过片刻的工夫。

穿过后头的园子里,到了丫头们平时安置的地方,因着扶疏和净竹都是有籍有谍的女官,所以住的地方也自是不同些。顾雁歌领着顾次庄进去,顾雁歌进去问,顾次庄就在帘子外等着。

“净竹,你可好些了?”

净竹服了药约半个多时辰,感觉身上好些了,稍稍发了点汗,也有点胃口了:“回主子,奴婢已经好些了,刚才喝了半盅米汤,发了点汗,身上爽快些了。”

“嗯,那你再服几剂,好些了就换柴胡汤喝。”顾雁歌又安抚了几句,这才转身出去,看着顾次庄挑了挑眉说:“哥哥,这下可相信我了。”

“你等着,我去叫大大来看看,咱们看了都作不得数。”

顾次庄手脚倒是快,没一会就把大夫找来了,还是军中的医官。医官切了许久的脉才放下,回身就朝顾次庄一拱手:“回敏郡王,不知道这位姑娘吃了什么,脉象竟越来越和缓了,还有轻微的发汗迹象。”

顾次庄这时候才相信,刚才他还真没当成正事来看,只当是陪顾雁歌验证一下这方法不可靠,没想到还真有效果。于是拿出刚才顾雁歌给他的青蒿递给医官,说:“就吃了这个,生捣成汁服用……这个,真的有用?”

医官拿着青蒿闻了闻,点头说:“下官先拿着去试试,若真是青蒿有用,倒真是易取易得,城外到处都是,也不用担心来不及调运了。”

这边永安城里和津东大营都行了疫症,津北当然不能幸免,不过让萧永夜和罗安他们觉得奇特的是,这回他们全军上下近万人,竟只有很少的士兵有轻微的症状,过几天竟就自行消了去,完全没有往年的来势汹汹。

反倒是津洲王那边,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已经显出一片衰败气象了。

偶有一天,萧永夜喝着药草茶,这才恍然间记起,顾雁歌叮嘱他一定要坚持用的这不甜不苦的茶,就算是后来药材没跟上,也由医官们四下采集,一直坚持了下来。

这样也好,歪打正着,津洲王已是不战自败了,哪还用他做什么。恪亲王在津东大营知道了这消息,也只能说是上天在帮萧永夜了。

“我本来想借机考验一番,没想到考验还没完,就这么结束了。”不过恪亲王对萧永夜的应对也算满意,一个是听话就掉头,一个是就算有一丝疑问,也毫不手软。

两人相比较,也没有什么高下,恪亲王只能长叹一声说:“永夜这孩子,真是好运气。”

是啊,运气,忱王啊,也就是少了这么点点运气而已!但是运气这玩艺儿,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只能说萧永夜守得住,坚持得到,而忱王么……转向太快,等不到这运气来!

卷二 自由之声 第一七七章 不是我不帮你,是天不帮你

疫症来的猛的时候,顾雁歌一边忧心着孩子,一边还要担心满城的人,倒不是她那么博爱,只是想起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传来传去,这蚊虫总是防不胜防的,最好的办法还是让疫症赶快停止蔓延。

却说另一边津洲王部下策反,把“顾雁歌和顾次庄”送回了津北大营,津洲王见大势已去,竟然趁乱抹了脖子。

一生戎马,没死在敌人手里,却丧命在自己剑下,萧永夜想了想只是摇头,人活到这份上,真是不值得。

大军拔营回津东的时候,正是六月十九,永安城乃至整个津东大营,疟疾横行,处处哀鸿遍野,一路行来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报,副帅,永安城里也同样行着疫症,末将前去传信,元帅令我们就地扎营,不要再前行,免得进入重症区,反倒出不来了。”传令的小将刚才去送信,连城门都没有进,只是从守城的士兵嘴里得知永安城里的情况,光是听着就有种人间地狱的感觉,实际情况怕是要更严重一些。

“有这么严重……”萧永夜骑在马上,看向永安城的方向,双眉敛成了山峰,此刻他想起的是,顾雁歌和一双孩子都在永安城里:“传令,就地安营。罗安……这里交给你,我得赶往永安城。”

罗安也不阻拦,路上没有人再给魏家叔侄下药,事情很快就明白了,这两个果然不是顾雁歌和顾次庄。回过神来,萧永夜闹了个一头雾水,直到和曲清风相会了,才明白自己还被恪亲王给摆了一道。

明白过来后,只有苦笑,他怎么就忘了恪亲王还有这么不正经的时候,只怪自己信得大深,而恪亲王对他又了如指掌,这才被设计了。

快马加鞭进了永安城,城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守城的士兵还劝了他几句不要进城,可他怎么能放任妻儿在城里受疫症威胁,而自己安心在城外呢。

策马直奔元帅邸,门外站着的侍卫像门神一样,老远一见是萧永夜连忙高呼:“拜见副帅。”

机灵的门房连忙叫了人去给顾雁歌传信儿,恪亲王却是不在府里的,有丫头领了萧永夜去顾雁歌院子里。

萧永夜一路快步走着,顾不上在后面气喘吁吁的丫头,只想着快些见到顾雁歌和两个孩子。忽然间萧永夜停下了脚步,看着正在门廊处笑着的顾雁歌,只觉得心里的不安和疲累顿时间全消去。

“雁儿,我回来了。”

被紧紧拥住,顾雁歌着迷一般闻着萧永夜身上的气息,有草叶的气息,有汗味儿,更多的是风沙的气味。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的,竟有种泪流满面的冲动:“我知道,我知道……”

看着怀里一句一句说着“我知道”的人儿,思念在一瞬间决堤了,双手愈发的用劲,恨不得把顾雁歌揉进他的骨血里,再也不分开:“雁儿,疫症这么严重,你怎么还待在这里?”

“你不知道现在永安城是许进不许出了吗,前儿御医一来,就下令封了城。父王都传了令信叫你别来,你怎么还跑进来了。”说到这儿她就有些担忧,还不知道这疫症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青蒿倒是见效了,只是效果比较慢。加上不断又有健康的人被感染,整个形势显得很严峻。

“我怎么能待得住,你和三变、三回都在城里,与其我一个人在城外­干­着急,还不如进城来陪你们。再说,津洲王那边也行了疫症,我领着全军上下却是安然无恙地过来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倒是你和孩子让我放心不下,要是不亲眼见到,心里总跟揣着兔子似的。”他一边说着一边拥着顾雁歌往里头走,两个孩子正在院子里学着步,一个个走得倒是很安稳。

萧永夜见了那心就跟冰见了阳光似的,瞬间就化成温软的水了。看着那两团小小的东西,在院子里的草地上慢慢地走来走去,时不时地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萧永夜只觉得整个胸口都盛满了阳光。

弘璋和弘琨这两鬼机灵,倒也没忘了萧永夜,尤其是弘璋这个有眼力见的墙头草,怎么会把自家当家的爹爹给忘了。只见弘璋慢慢悠悠地走过来,几次伸手,似乎是要萧永夜过去扶,萧永夜笑笑摇头,伸了手示意弘璋自己过来。

弘璋扁了扁小嘴儿,倒也没哼哼,摇摇晃晃地一步一步走过来,圆滚滚地跟个小球似地扑到了萧永夜怀里,灿灿亮亮地叫了声:“爹……想想……”

说完还犹自觉得不够,还奉上了一个响亮的、带着口水的“啃咬”。

弘琨这边也走了过来,在萧永夜腿边扯了扯他的袍子,萧永夜就蹲了下来:“三变,来一块儿抱。”

“不要……”弘琨最近是拒抱上瘾了,看人吃瘪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这孩子看着正经,其实这恶趣味啊,跟恪亲王是一脉相承的。平时正经,那是因为憋着坏呢。

可弘琨晃了晃脑袋,似乎觉得爹和别人总是不一样的,娘还不一样呢,于是还是老实地伸出手,亲亲昵昵地叫着:“爹……爹……”

“嗯,乖儿子,想爹了吧,这段时间乖不乖。我看看,都长高了,怎么三变好像长得更快些。”萧永夜看着掂了掂,似乎弘琨的个头高些,份量也重些。

顾雁歌在一边捂着嘴直乐,说:“三变吃了睡,睡了吃,懒得跟小猪似的,怎么能不长得快。倒是三回,吃得不如三变多,也不爱睡,又好乱走动,吃的那点东西全动弹掉了,怎么会长得过三变呢。”

弘璋和弘琨也算是人小脾气大,一个被娘点名说像小猪,另一个又说长不过弟弟,当然兄弟两都心有不甘,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拧开脑袋,都是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不做……小猪。”弘琨如此回道。

“快快长,要高!”弘璋这么应答。

萧永夜看着眼前这场面,心情好得不得了,脸上的笑也越来越灿烂:“好好好,都快快长,将来跟着爹习武读书,骑马打仗,做一等一的大将军。”

不说骑马还好,最近弘璋对此极为着迷,虽然不让骑,每回都是被带着过过瘾,也高兴得忘乎所以。一说起骑马,弘璋就开始鼓捣着爬到萧永夜肩上去了,萧永夜也由着他,甚至手扶着他爬到肩上去了。

弘璋双手紧紧圈着萧永夜的额头,嘴里发出“驾,驾,马乖乖,跑跑……”之类的词,弄得萧永夜是哭笑不得,敢情这是把他当马了。不过给儿子当马,他还挺乐意的。

弘琨则是不屑地看着,似乎在说:“你折腾吧你,小心乐极生悲。”

顾雁歌看了笑得不行,一边笑一边心生感慨,这家果真是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温馨踏实。

这边自是温馨的场面上演着,而忱王那边是小闷酒喝着,顾次庄劝了劝没用,也跟着一块喝了起来。

忱王说:“那天恪亲王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雁儿会选萧永夜,我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到现在也没答案。二庄,你向来机灵,帮我想想,这究竟为什么?”

“是你笨,就冲你现在还没想明白,就说明你丫足够笨的。”顾次庄倒是算明白点,都说旁观者清嘛。

“我笨,你就不笨了,你要不笨,说给我听听。”忱王极度郁闷,其实从前他还真没想到顾雁歌对他有这么重要,这生死一劫,真让他明白了不少。可现在明白顶个什么用,晚得黄花菜都发霉了。

顾次庄倒了杯酒进嘴里,然后很畅快地仰天吼了一声,这才又看着忱王回道:“说你笨你还不承认,是你自己没把握住机会,你和萧永夜连个先来后到都没有,同样的青梅竹马,同样的两小无情,同样的在小时候有过约定,你就落选了,让萧永夜赢了。想知道原因啊……”

忱王瞪了顾次庄一眼,这个时候了还拿架子,抬腿踹了他一脚:“赶紧说!”

“你从前自己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非她不可,这态度不清不楚的,你让雁儿怎么放得下心。别说雁儿,随便哪个女人都放心不下吧。你总自诩说是天上的鹰,可雁儿要的是座踏踏实实可以靠的山,你这抓不住摸不着的,换谁都不可能愿意拿一辈子跟你耗。女人嘛,要得就是个踏实!”顾次庄摇头晃脑,对于自己的事情他闹不清楚,可对于别人的事,那是无不知晓啊!

忱王还真被顾次庄这番话给触动了,长叹一声说:“我从前还只当是兄妹之情,我也不知道她有这么重要,我要早知道能让雁儿从我眼前溜走嘛!”

“凡事没有早知道三个字,更没有后悔药,按伯父的话来说——孩子,不是我不帮你,是天不帮你。”

顾次庄丢下这句话扬长而去,把忱王留在原地反思。

正在反思着的当口上,一只信鸽飞了过来,是阔科旗汗王来字条儿了。

忱王取了字条,摊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京城将陷,儿子,后悔了吧!现在回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卷二 自由之声 第一七八章 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

忱王看着字条翻来覆去,终于扔在了桌上,长叹一声。

这天下要来也没味道,要真有一天自己高高在上的坐着,看着顾雁歌和萧永夜两人每天你恩我爱的过着,他怕自己会把这两人生生拆了。真到这份上,还不知道怎么个招人恨法儿呢。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这场疫症,他这父汗啊就是什么都不明白,如果这疫症真的发散开来,阔科旗灭族也不过是顷刻间的事。人祸险于天灾,天灾恶于人祸,这两者谁轻谁重,各人心里自有计较,忱王当然更重天灾。

“雁儿,这事我想得不错吧。”这会儿萧永夜正和顾雁歌说起疫症的事,他肯定他带的近万兵马,之所以能免于疫症,完全是因为顾雁歌事先有准备。

其实她也没想到真有效果,只是防患于未然,喝了也只是买个心里平安:“现在也不能肯定,毕竟连青蒿的效果都还没显出来,现在只能再等等。”

难道还有什么是她没记起来的,那老中医说青蒿有效,而且和青蒿注­射­液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为什么到她这就行不通了?

要说到注­射­用的器材,这个时代也不是没办法做出来,只是那青蒿素却实在是做不出来,那在现代是完全的工业化生产,她只在实验室里用现代化的仪器提取过,这时代怕是怎么也提取不出来的。

“主子,爷……”净竹倒是好了,也不知道怎么的,在外头就行不通。

这会儿也不知道净竹怎么的,竟然急得脸都白了:“主子,爷,小世子怕是梁了疫症了,身上忽冷忽热,主子和爷赶紧去看看吧……”

原本还很淡定的两个人立刻站了起来,朝弘璋和弘琨的住处跑去:“怎么会这样,不是说这些日子要多加注意吗,怎么还会传染了。”

疟疾在幼儿身上发作,更是凶险,顾雁歌现在恨不得身边就有注­射­用的器具和青蒿素,几针下去,孩子就又生龙活虎了。

到了房里一看,太医已经到了,正在诊治着。顾雁歌对疟疾也是了然于胸的,细细地察看之后,原本的那点侥幸也荡然无存。

太医这时候也诊断完毕了,回身一拜说:“回大公主,恒王,小世子确是染了疫症了。这用药……青蒿汁怕是不合适,小世子还太小,咽不下去。不如先用柴胡汤缓解症状,容后再看效果如何?”

萧永夜久行军中,对行医用药略了解一些,知道这时候最好是听太医的先办着,再想其他办法:“那就劳烦太医了,我着人跟你去拿药。”

柴胡汤的效果远不如青蒿,不过这时候,先吊着缓解一下也是好的。最好还是用青蒿素注­射­液,顾雁歌踱来踱去的想,究竟在现在的条件下,怎么能弄出注­射­用具来。

原本还只是胡乱想想,现在真是要提到议程上来了。

“净竹,去拿纸笔来。”

行不行的,她先画出来,青蒿素提取不出来,倒可以试试蒸馏法,也可以保有青蒿的药­性­。

萧永夜见她这时候还要拿纸笔,还以为要写什么东西,没想到却画了两个奇怪的东西,连大小尺寸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下萧永夜也傻眼了。

“永夜,这城里有没有什么能工巧匠,要最出­色­的。最好是擅做金银、陶瓷的。”用陶瓷做,坏在看不清楚剂量,但这时候看不清剂量,比没东西用要好,先分派好剂量也就是了。

“针要空心?”萧永夜想了想也不多问,既然顾雁歌要,他就派出人去找人去做。

图纸是扔出去了,可想也想得到,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两人只好守在弘琨身边,看着他小小的脸纠结成一团。一会儿满身是汗,一会儿又瑟瑟发抖,心里一阵一阵地揪着生疼。

到底是能工巧匠多,也是她没想到这世上有专门好钻研的匠人,就好挑战这做不到的活儿。不过七天而已,就把几件样品送到了顾雁歌手里。

拿着那注­射­器,顾雁歌倒是有点哭笑不得:“整这些花纹在上面做什么,倒弄得跟艺术品似的,千百年后,人们要从土里挖出来了,还不知道怎么猜测用途呢。”

“雁妹妹,你拿它做什么,玩儿?这时候你还有心思玩呢。”这些事还都是顾次庄在跟进,他主要是觉得这玩艺肯定能派上大用场,所以才一直等着看是个什么东西被整出来。

“哥哥,你别走,你留在这里用晚饭,过后我就让你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顾雁歌这会儿有心思开玩笑了,也是弘琨身体结实,少量的青蒿汁和柴胡汤服下去,已经见好了。虽然这东西来得晚了些,可要真是有用,也算是对这个时代做出了贡献来。

等晚上工匠把青蒿注­射­液提取出来,倒没让顾次庄做小白鼠,先给后院里的几只兔子注­射­了,半个时辰后没见什么反应,这才让顾次庄找了个染了疫症的人来。

其实青蒿提取液有用没用,她还不太清楚,毕竟这东西不是青蒿素,有多少有效成份,她也不是特别有把握,只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太医,劳烦你看着他,如果一两个时辰能缓和一些,就说明有效果。那就三个时辰后再用一次,如果明天白天病症能有明显减轻,就说明这方法可行。”顾雁歌这会儿倒觉得自己像是在现代,曾经在实验室里做过的那些事,想想真是像梦境一样。

太医对顾雁歌的举动有些不大理解,当然所有人都不理解,不过反正人家是大公主,就在这看看也不碍什么事。再加上后头萧永夜和顾次庄虎视眈眈,太医当然是半个不字都不会吐出来。再说,万一要是有效,那可真是帮了天大的忙了。

完事后顾次庄就回府去了,萧永夜和顾雁歌一块往内堂走,他侧脸看着顾雁歌,那脸上神采飞扬的,似乎是自己见也没见过的自信和活力:“雁儿,这些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怎么透着稀奇?”

呃,她刚才真是太兴奋了,没想到这茬儿,幸好这时候和自己所知的历史不一样,也不存在什么蝴蝶效应:“一本夷人的书上看来的,我其实也不知道有效没效,眼下的疫症群医无策,我也只是试着看看。要是没效也只证明这方法没用,那要是有效果的话,不光是可以治好永安城眼下的疫症,对以后大夫们救死扶伤,也多了条途径。”

萧永夜对于顾雁歌,那是笃信不疑的,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就不再稀奇什么:“雁儿说得是,如果真像你说的这么快见效,以后沙场厮杀,将士们的­性­命又多了一重保障。”

顾雁歌真有些相顾无言的味道,这人怎么什么都能联系到战场上去:“是是是,咱们别说这事了,看孩子去。”

这一夜,顾雁歌莫明其妙地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梦到了她的女儿,看起来长大了好多,倒是像比她现在还要大。这两个空间的时间怎么是不同等的呢,真让人匪夷所思。她梦见“自己”过得好,女儿也过得很好,“自己”似乎又有了个孩子,是个聪明灵秀的男孩儿。

真的是很幸福的生活啊……

做了一夜的梦,再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微微趴起来看了眼睡在身边,似乎持别踏实安稳的萧永夜,笑了笑说:“永夜,折腾这么大一圈子,难道就是为了到你身边,和你相守一辈子,生下咱们的孩子,然后守一个白首同老的誓言吗?”

“人难道真的有前世今生吧,永夜,这真的很奇妙。我已经很久不曾想起这些事了,昨天梦到好多东西,也不知道梦还是真,我也分不清楚了。”穿越时空遇上你,这听着浪漫极了,真正­操­作起来,却也是甘苦都有,并不是一味的欢喜。

“永夜,下辈子,不要再做什么大将军了,你做个农大,我做个寒门女。咱们都不识字,只耕田积布,提水浇园,然后相看两相厌,好像也挺美好的。”唠叨着唠叨着,看到萧永夜睁开眼了,于是顾雁歌笑道:“醒了,我正在想你要听多久呢。怎么样,要不要和我许个来生的约定?”

“雁儿,你也越来越狡猾了,特意说这些话给我听做什么。就算没有今天这一番,我也是死心踏的,恨不得生生世世。雁儿,你在担心什么?”萧永夜倒是一语中地,顾雁歌眼里淡淡的不安,他看得清清楚楚。

担心什么,担心自己这一刻在这里,下一刻不知道在哪里,担心有一天醒过来,发现自己在一片车流如织、灯红酒绿里。没有萧永夜,没有弘璋和弘琨,却偏偏还知道这一切发生过:“没什么,这几天看了这么多生离死别,有点难受。”

“傻雁儿,有我在呢!”

是啊,有他在呢,长出一口气,想起一句词来,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眨眼就是相守一生了。

对了,药有没有效果呢,昨天告诉大医注­射­方法了,不知道后头有没有生效……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