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多说,“英雄”的身边总缺少不了“美人”。
贾庆国把一只沉甸甸的鳄鱼皮包递给我,里面装满了15沓面值100元的“四人头”——足足15万人民币。
贾庆国要载我和谷静雯去“长安城国际大酒店”吃西餐,我小心翼翼地上车,怕沾满油渍的衣服会弄脏他的F430。
我站在贾庆国面前,仿佛当年在“樟大头监狱”里调错了位置,我成了那个蜷在墙角、瑟瑟发抖的文弱书生 “贾庆国”。而贾庆国却成了会踢“李三脚”、威风八面的“冷千雄”。
吃完饭,贾庆国递给我一张名片,他现在的身份是“其江市奥特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并且刚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注册了海外分公司,他的公司具体经营什么生意,我没有问他,不过能开得起“法拉利F430”的成功人士,不可能“贩猪卖狗”。
我答应两年内连本带利还给他的借款,可是当我写好了欠条,走出门口,他却上了法拉利。
“红魔F430”在“哦!…哦!…哦!…”的大排量呐喊声中,象喷气式飞机一样绝尘而去……
后来我发了财,想把这笔款还给他,他每次总是在电话里“吱吱唔唔”说:“不...不用还了……!”。
再后来,听说他去了澳洲,从此渺无音讯。
虽然15万对他来说,算不上是一笔财富,但是欠别人的东西老在我心里惦记着。如果说,在我的生命中,安里惠是“第一个”,我欠的“感情”而无法还的人,那么贾庆国就是“第二个”,我欠的“金钱”却无法还的人。
长安城的“加工业”生机勃勃,电子、五金、塑胶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东莞是一个多元化的工业重地,各个行业都发展得炉火纯青,东莞辖区内的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工业。厚街镇的鞋业、家具;虎门镇的时装;长安城的塑胶、五金、电子;大岭山镇的家私、大朗镇的毛织;茶山镇的服装;石龙镇的电子……这些工业小镇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座落在长安城岗贝工业区的“步步升”电子企业,属于民营企业,厂房占地面积15千亩,“步步升”所生产的VCD、电话机、复读机在全国销量第一,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电子帝国”。
自从九十年代之后,国人已经懂得利用“明星效应”来推广“品牌战略”,最典型的要数由“首富变成首负”的大英雄“历巨人”。此人在八十年代初,靠开发电脑桌上软件而名扬天下,一时成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范”。可惜后来他看见房地产的“爷们”赚得不亦乐乎,ρi股便坐不安稳,把电脑扔进垃圾桶,去投资房地产,没想到遭遇“滑铁卢”,输得“屁滚尿流”,被债主逼得躲在厕所里几天不敢出来,其实“历巨人”要是坚持不懈地发展“电脑软件”,说不定今天,他也可以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历巨人”虽然一败涂地,却没有垂头丧气,几年后又想出了新花样,推广保健品——“脑没筋”。找了个“大东家”做后盾,用几毫升蒸溜水、渗点白糖、调入几滴维生素,声称:“花了重金从美国购回的配方”,能治百病。”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狂轰滥炸”,让国人心中窝火,却还要买“脑没筋”去送礼。
“历巨人”从此“咸鱼返生”,连滚带爬上了“富豪榜”。
只可惜这种靠“虚假广告”和“低廉产品”来“疯狂掠夺”民间财富,并不受世人尊重。
世间本无名牌,只是吹虚多了,便成了名牌。
靠“VCD”发家致富的“段王爷”,以电子产品名扬天下,他原先只是“阿多VCD”的厂长,后来自立门户,成立“步步升”VCD品牌,首先请了“武功盖世”的“李连英”作代言,后来又请了好莱坞的“魔鬼终结者”“吃瓦辛格”作宣传,从此,“银两”象马蜂一样铺天盖地飞来。其实这些所谓的“武功皇帝”和“未来战士”,要是跟中国的散打冠军“柳海龙”过招,不出三招,“李连英”和“吃瓦辛格”都会被“柳大侠”打得满地找假牙。
商业传媒“吹虚炒作”,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任何“大粪”都可以吹成“钻石”。
可是“大明星”的结局并没有“股票”的命运那么悲惨,大不了“年老色衰”,还可以“老大嫁作商人妇”,或者告老还乡“卖红薯”,如果以自己的名字为“红薯”命名,生意肯定火爆。
“段王爷”是个真正的汉子,在赚取第一桶金后,并没有忘记发展“民族企业”。利用超前的经营理念,给“步步升”所有的管理阶层配股,让忠心效力“步步升”的勇士们都有了“主人翁”的创业干劲。
有人总是劝“段王爷”快点“上市融资”,可是段王爷总是说:“NO!”,他不想靠股市蒙钱。而是“腑首甘为儒子牛”,继续打造他的“电子帝国”。将来的“中国式索尼”也许出自他的企业。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除了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还要对社会有责任感。
二十一世纪的“网络富豪”横空出世。“互联网”的出现,属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把握先机,创造更多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进入空前繁荣。
中国的网络公司,只有“阿里巴巴”的马大哥,为中国的中小企业点了一盏“明灯”。而那些靠网络游戏赚取“银两”的老大,算不上英雄。全国各地雨后春笋的“网吧”,就象清朝的“鸦片连锁店”,让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在“网游世界”里迷失了方向,甚至无法自拔,最终弱智或者犯罪。
“商业网游公司”就象*十年代的香港大导演,只在乎票房记录,拍出来的商业大片过度美化“黑社会”,渲扬“暴力美学”,让后来的“强哥”在光天化日之下,向大富豪一次性敲诈了十几亿,竟然面不改色。国内的小混混|乳臭未干,也学着“山鸡”挥着西瓜刀到处收取保护费。
东莞在二十多年的经济大潮中,治安比较稳定,给许许多多的企业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不象广州、深圳,由于监管不力,个别“刑释人员”还混入治安队伍。“黑恶势力”到处收取保护费,横行霸市、胡作非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