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球赛事不激烈,赌法又单调,自然难受欢迎,到1985年累计亏损已达7000万元。回力球场的母公司是彭国珍主持的嘉年集团,嘉年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在港澳都有资产,其中持70%的回力球企业。
香港股坛有个奇人叫詹培忠,他正在股市寻宝,专找一些经营不善、负债累累,或股价偏低的上市公司,购壳后重整,最终实现盈利。他购买了一些嘉年股票,发现子公司背了7000万债务,这对财力不雄厚的公司来说可是一笔大数字。它必然会把母公司拖垮,母公司想摔包袱,但接盘者也得接下它的债务,所以无人愿接。
詹培忠当时财力有限。在澳门,若打上赌王的招牌什么事都好办得多。于是他就去找赌王。他说:你出1100万,可得回力球场7成股权,我自己留3成。何鸿说:你怎么搞?詹氏说:你不用管。赌王说:你有没有搞错?有这么便宜的东西?
何鸿到底还是信了詹培忠的鬼才,没再细问,承诺可随时兑付巨额现金。
詹氏打着赌王的旗号先跟澳府交涉,要求批准他们的专营权转让,澳府答应了,但要缴清回力球公司所欠的税款550万。这样,詹氏手上的现钱仅剩550万了。获得专营合约,也就背上了回力球公司所欠5间银行约6000万债款。
詹氏以回力球公司的名义,一间一间银行击破。声明要么“本公司”破产,你们就一分钱也得不到;要么你们把欠款当坏账处理,我们还可付1成的现钱偿债。结果,詹培忠只花了600万(他自己也出了钱),就奇迹般地了清了6000万的债务。
回力球公司,詹培忠占3成股权,何鸿占7成。何鸿接办回力球场,步前任之后尘,也是回天无力,连年亏损。
1990年7月,何鸿停止回力球赛,将场馆改为大型豪华的回力赌场,此番“回天得力”,一举扭亏为盈,财源滚滚。
1993年,詹培忠会见《资本》杂志记者时说:“回力公司现在价值10亿余元。”
在何鸿一统博彩江山的数次行动中,收购回力公司,是何鸿最合算、最富戏剧性的一次行动。那么声势最浩大、变化起伏最大的收购,则要算收购赛马会。
台湾赌商泪洒濠江,断臂回台,是否善罢甘休了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