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博彩业衰退
澳门的四大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金融保险业、地产建筑业。旅游博彩业长期是支柱之支柱,但由于工业在七八十年代获得迅猛发展,到1984年出口加工业的产值已占区内生产总值的37%,远超过旅游博彩业的20%(上缴税收仍占各业之首)。但由于澳门的现代工业产业级数较低,受劳务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到1989年下降至区内总产值的27%,而同期旅游博彩业的总收入则占总值的28%,恢复其首席经济支柱的地位,并一直保持至今。
1992年澳门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3527美元,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中位水平。1997年旅游博彩业收入占全澳生产总值的42%,在全澳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澳门的繁荣靠什么?相当的程度上靠的是以博彩业为特色的旅游业。对此,澳门旅游博彩业盟主、澳门旅游娱乐公司总裁何鸿,更是把博彩业提高到至尊的地位。
1993年9月他接受香港《资本》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坦白地对你讲,我50年来在澳门侍奉了12位督宪(笔者注:严格说自1961年起他才有“侍奉”之殊荣),几乎每一个‘阿督’一上任,就会叫我到督宪府,对我说:‘喂,老何,想想办法,我们不能过分依赖赌饷,我们要多元化,设法多做工程,在旅游业上想办法。’但连现在的一位(指韦奇立)在内,尚未有一个成功。澳门人少、地少,只有10万劳工,很难有大发展。旅游业也达顶点,目前,每隔15分钟就从香港有一班船开往澳门,往时每年有50万人到澳门,现在已增至700多万,我已尽力,顶多只能这样。有什么新意给人看?很闷的呢!最后还是要进赌场,怎能不靠赌饷?甚至国内的领导(指中国领导人)也曾经问我:‘新政府有什么新办法?’我说:‘对不起,领导,恐怕亦是要这样。’你要养澳门人,政府每年便需要支出60亿。若不是赌饷,去哪里找60亿?”
何鸿说的是事实,过去和现在的澳门政府严重依赖赌税。
所以何鸿以权威的口气说:“任你怎样想办法,都是惟有多开两张台。”
赌王所说的“台”,当然是赌台了。
据估计,约8成以上的游客是奔赌而来,约1成多是真正的商务旅行者。这8成多游客中,一部分是赌徒,一部分是对赌城好奇的游客。显然,游客来到赌城,必然会光顾赌场,既然进了赌场,再怎样也会玩一玩赌资极微的老虎机。
60年代中期起,澳门的博彩业初见成效,游客逐年增多。1965年游客数为125万人次,1973年突破200万大关,1979年突破300万,1982年突破400万大关,1987年破500万大关,1991年突破600万,1992年再破大关过700万,1996年破纪录地突破800万人次。而澳门同年的人口约40万,游客是居民的20倍。
源源不断的游客,为澳门赌场带来滚滚财源。1992年政府的博彩税为34亿港元,约占澳门直接税的一半(直接税约占澳门总税收的9/10)。赌税全部来自娱乐公司及其所控的马会和狗会,其中2亿来自赛马赛狗,其余32亿全部来自8间赌场。按30%的博彩税率,澳门赌业的税前利润约120亿港元;按10%的利润率计,总投注额为1200亿港元。
1995年博彩税创历史新高为52.5亿元。赌业的税前利润高达170亿元!
“否极泰来”,那么也会“盛极衰至”——如果没有注入新的活力,鼎盛时的下一步,将会跨入衰退,而不是更加辉煌。
正是从1993年后,澳门的旅游博彩业出现30多年未遇的大徘徊。1995年游客数为770万人次,比1993年的785万还少了15万人次。虽然1996年游客数创下历史新高800万人次,但博彩收益却没有增加,反比上一年度下降了9%。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