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主寒、痛、气滞、肝风和血瘀。
黄|色主脾虚、主湿。
什么是面诊
看五官,观气色 辨脏腑之病
白色主虚、主寒。
黑色主肾虚、水饮、寒证和瘀血。
除了面部颜色的诊断之外,对面部光泽也要同时考虑。凡色泽明润,为脏腑精气未衰;凡色泽枯槁、晦暗,为脏腑精气大衰等。
而面部颜色的望诊要注意动态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人体的症状和体征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而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四季气候的变化、生活条件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等等会使人面色肤色有很大差异。这是正常情况,我们称之为常色,要与病色相区别。
病色从临床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面色晦暗不泽,是正气大衰,精气将竭之象。
二、面色过于鲜露,色浮少泽,或与病情不符。
三、某色独显,病情加重。
四、面色太过或不及,与其本色、环境不相应。
临床运用面诊观察病人时,要善于结合当时的外界环境特点和病人的个体差异,灵活掌握诊断标准,以常测变,正确判断各种症状。
所谓五味,则《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综上所论,肝、心、脾、肺、肾各有外应的器官;五脏健康,则五官亦能各司其职,目辨色、口唇纳食、舌辨味、鼻闻味,而耳听音;其中又多因应五行原理,皆以五来意涵众多的意思,将五脏、五官与气味、志向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基本结合,表列对照如下,临症运用时多方参照此表列内容,更能掌握察颜观色的要领。
◇欢◇迎◇访◇问◇◇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