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俄国在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所蒙受的耻辱仍记忆 犹新。尽管日本人多次挑衅,他们仍然"泰然自若,不动声色",表现了"顽强的克制和极 大的耐心"。斯大林最担心的危险是日本人会侵犯蒙古,这个人民共和国当时起着缓冲国的 作用,而且实际上是苏联的保护国。如果日本人这样做,战争就无法避免了。当时日苏关系 非常紧张,两国都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苏联匆忙调兵遣将,并制订计划在远东发展工业 以加强国防。斯大林继续严守中立,拒绝同英国和美国合作反对日本,甚至不参加国联的一 个调查满洲局势的委员会。他决不做任何有可能"被用作发动战争的借口的事"。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战争的阴云在欧洲上空集结。希特勒一再表示敌视苏维埃政权 ,并宣布他对乌克兰和苏联其他领土的要求。他的侵略扩张政策令人不安。在希特勒但任总 理的最初几年,斯大林没有公开评论德国,他希望德国人恪守原来的边界和条约。但他密切 地注视着能表明希特勒真实意图的迹象。当时斯大林首先关心的是苏联边界的安全。德国人 通过北波罗的海挺进的线路是毫无障碍的;由于波兰已经屈从,从中路进入苏联的线路也打 开了。苏联政府于1934年夏季分别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签订的条约,在一 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南边界的安全。但斯大林明白,波兰人对俄国的几百年的宿怨使波兰成了 他的最危险的邻国。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1934年9月,苏联参加了国联。莫洛托夫在1935年1月28日第七次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了"同国联合作的权宜之计",说苏联政府不会轻易地过高估计这种 组织的重要性。他接着谴责了德国的种族理论,引用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中针对苏 联的"领土征服政策"。他虽然对苏联军队的强大力量充满信心,但德国的扩军步伐有高度 发达的重工业作后盾,远远超过了苏联的发展速度,因此对局势的发展十分担心。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不得不采取非常灵活的外交政策,即坚持争取集体安全,同时不仅 在道义上支持已成为侵略牺牲品的爱好和平的国家,而且给它们以实际援助。苏联国防人民 委员部根据联共中央的指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1937年7月,日本大举侵犯中国以 后,苏联政府给中国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苏联的装备。在这笔贷款项目下,苏 联仅在1938年到1939年就向中国运送飞机777架,坦克82辆,载重汽车1550辆,大炮和榴 弹炮1225门,机枪9525挺,步枪5万支,还有大批飞机炸弹、炮弹、子弹,以及其他军用物 资。苏联空军的志愿飞行员在中国英勇地同日本侵略者作战,其中一些人在中国牺牲,并且 安葬在中国土地上见《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争取和平的斗争》一书和《伏罗 希洛夫传》中文本第193页。。
在那些年代里,苏联给予西班牙人民以巨大援助,帮助他们英勇反击佛朗哥叛乱分子及其后 台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当时,西方各大国,尤其是英、法统治阶级,既害怕西班牙民 主力量的胜利,又害怕严厉的制裁将触怒法西斯强盗而引火烧身,乃以表面"公正"的态度 ,策动欧洲27个国家于1936年9月签订了不干涉协定。接着又在伦敦成立"不干涉西班牙事 务委员会"。名义上对作战双方实施军火禁运,事实上只是使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得不到武 器供应,而叛军却能自由地从德国和意大利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中包括从英、法等国转 卖的武器和物资。西班牙民主进步力量和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在此情况下,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声援和支持西班牙人民,苏联政府对西班牙人民也给予了包 括飞机、坦克和粮食等的物质支援。仅在1936-1937年,苏联就向西班牙共和派提供军用飞 机800多架,坦克362辆,装甲车120辆,大炮1550多门,机关枪1500挺,步枪50万支,大批 子弹、炮弹和其他军用装备、药品和食品。应共和政府的请求派往西班牙的苏联军事顾问把 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精力都献给了委托给他们的事业。许多苏联志愿军加入了共和派军队。他 们作 战英勇。其中有飞行员772名,坦克手351名,炮手100名,水兵77名,其他军事专家339名, 翻译人员204名。他们忠于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奋不顾身地同法西斯分子战斗。对他们的 功绩,西班牙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欧洲和亚洲法西斯军事威胁的增长,迫使苏联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来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经济和 国防实力。苏联的经济成就是完成这项任务的物质基础。1937年,苏联政府的军事预算拨款 由原定40亿卢布增加到175亿卢布,以保证更多地生产军用产品。结果,军队得到了更多的 新武器和军事装备。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说,所有这一切都做得非常及时,因为不久日 本法西斯的进犯就开始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