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袋的水勇说:“这个时候你想到我是兄弟了?昨天三打哈为什么下手那样狠毒?你可是痛打落水狗啊!”
“此一时,彼一时。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改了就是好人!我掩护你,回去后分摊!”
“那行,我四你二。”
“对半吧!”
“那坚决不行,这是原则!”
没袋的湘勇只好作罢。
但是这两名湘勇谁也没有活着离开现场。
太平军见湘勇水勇上当了,营垒中猛地飞出几十个火罐,火罐朝贪焚的湘勇飞过来,炸得捡钱的湘勇一个个鬼哭狼嚎。在满岸是银子的诱惑中,他们才发现这世界没有白捡的钱,性命是第一位的。有了命才有钱,可惜没有被炸到,还有后面跟来的水勇依然要钱不要命的捡着银子。
已督战至岸边的彭玉麟见到这样的情况,大喝:“捡钱者斩!”
立即,彭玉麟就抽刀斩了一个捡钱的水勇。
为了怕湘勇捡拾金银财宝而影响作战,彭玉麟下令:“烧!”
“又是烧?你除了烧还会别的吗?”
一名湘勇看不过去,嘟囔了一句。
彭玉麟反手就是一巴掌:“这是你问的吗?混账东西!没大没小的家伙,找死啊!”
湘勇捂着红肿的脸执行命令去了。
一群湘勇将洋油洒在岸上堆积如山的货物上,然后,纵一把火。
他们一面执行一面暗地在心里骂彭玉麟:“这些当官的,自己贪饱了,我们捡点芝麻都不行?”
“他,贪官还不算,就是有点呆。他从头到尾就知道烧。不准捡就不准捡,打完了仗再说嘛,你又何必烧呢?”
“这又不是烧他屋里。”
“把我们想得都那么坏?立一条命令,捡者斩,不就得了。”
此时货物已经起火,火势冲天。
彭玉麟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为什么要用“烧”来约束水勇呢?水勇的贪婪,从衡阳建军时就已见端倪。本来在水上讨生活的鱼龙混杂,又有几个好鸟?这一点彭玉麟心中有数。譬如说,这帮来自三湘四水的乌合之众,他们常常豪赌,赌输了怎么办?即开船沿江巡寻,见有灯火处,知疑为民间赌博场所,便合而围之,捉赌讹索,“得数千或千万乃肯释放”。或者,以查拿私盐、查拿小钱为由,搜索船民及江岸边人家,讹到钱才肯释放。民船拉纤,不许从水师的炮船桅杆上盖过,违者,即重罚之。
有人举报,举报又如何?哨官以棍打举报人。凡此种种弊端,不一而论,更不用说在战场上看到满地金银,能不动心?故彭玉麟提出:统统烧掉!捡钱者斩!
此仗,太平军水师受到重创,溺毙者千余人。
“烧”字在湘潭之战中处处体现。
首先是太平军计划用火“烧”。《潭城纪事》中记载道:初二日,塔齐布本欲令兵勇暂歇一日,没料水路贼匪先夜四更时烧放大船数只,顺流而下,小船载油灯随之,总欲惊烧我军。是日辰时,褚汝航令兵勇将所放火船撑聚一处,听其自烧,另防焚烧之贼船。
可见,是太平军的“烧”启发了湘勇的“烧”。
第一次参加焚烧太平军辎重船的有以下几名官员:广东外委罗管全、哨官张宏邦、欧联彪、吕胜等。罗管全抓了一名太平军头目。湘勇水师连续攻击,自辰时至午,击沉太平军船只八十多艘,毙敌二十余人。
欧本昌、戴飞雄、周辉祖等又分途出击,烧死一名太平军官。登岸追获太平军战马一匹,杀得眼红,复登船抢掠,在船上夺得太平军前十一军师部帅旗一面(黄色),及红缎风帽、黄绫帽、太平军的名册等。
褚汝航亲放大炮,朝船上岸上一顿乱轰,又炸死十多名太平军兵卒。湘勇水师的长龙船、快蟹、舢板船争先过江,轰击太平军的辎重船。从午时至申时,又烧太平军二百余艘船只,毙敌三百余人,生擒太平军头目二名,夺船三十艘,缴获大米二百石、火药四百斤、大小铅弹九桶,衣帽器械无数。
彭玉麟、杨载福指挥急战,从辰时到酉时,又烧辎重船三百多艘,毙敌五百人,擒获五十三人。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